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工作事蹟材料參考5篇

事蹟材料中所陳述的事實應當是可以查證的,不應當含糊其辭或者模稜兩可,事蹟材料的內容應該反映成就的創新、獨特性以及對特定領域的突出貢獻,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工作事蹟材料參考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工作事蹟材料參考5篇

工作事蹟材料篇1

2016年4月10日,由市委指派,劉豔軍來到省定貧困村龍門縣東村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4年來,他不忘初心,記住使命,紮根瑤鄉,甘於獻身,唱響了新時代消除貧困和振興鄉村的雄渾樂章,給村民們帶來了消除貧困的成果。目前,上東村勞動力貧困家庭年人均收入突破1萬元的村集體收入從扶貧前每年約2.7萬元增加到39萬元,從貧困村到小康村,從後進村到後進村,從產業空心村到網紅打卡地的變化。

用真相贏得民心,激發消除貧困的內在力量。

上東村,八山一水一分田,山清水秀,風景宜人,是龍門縣青田瑤族鄉最大的少數民族村,這裡的貧困在省裡掛號:全村生病、殘疾、智力貧困現象突出,集體經濟弱、交通堵塞、公共基礎設施不足、大眾生產生活困難……

得知被派往東村時,劉豔軍興奮焦急。市委要求將上東村建成省級扶貧示範村,向全市乃至全省表率。這意味著上東村扶貧工作不僅要做好,還要做好新的、優秀的工作。作為軍轉幹部,他深感重任肩膀,心裡暗暗地給自己立了軍令狀:不拔貧窮的帽子決不接受士兵!

要想脫貧,先改變自己。從機構到鄉村,只有紮根,才能把兩心變成一心。白天訪問貧困家庭瞭解情況,晚上熬夜整理扶貧資料,到了上東村,劉豔軍忙於工作。

第一次來的時候,有些村民給這個從機關下來的扶貧幹部打了個問號,推測劉豔軍是否來鍍金。但劉豔軍決心以真心戰勝民心,凝聚消除貧困的攻勢。從星期一到星期五,吃、住、工作都是村裡的工作模式,很快就融入了上東村。他積極深入村民家,噓寒問暖家,瞭解村民家庭成員和收入狀況、貧困原因等,正確識別建卡貧困家庭47戶172人(其中有勞動力貧困家庭35戶153人,無勞動力5戶12人,五保戶7戶7人)經常深入田地,與村民尋找財富的良策,與貧困家庭一起工作。四年來,劉豔軍通過自己的社會關係為上東村貧困大眾籌措扶貧慈善金和物資共計一百多萬元,幫助大眾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最令村民感動的是,在2020年抵抗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劉豔軍一直與村黨員幹部奮鬥在防疫現場,為人民群眾的安全和健康擔當守護者。

劉豔軍的辛勤工作和真相深深感動了上東村村民。現在村民們的等、靠、要思想消失了,富奔康的內生力進一步激發了。

尋求良策實際招募,鋪設產業興村新路徑。

治貧困要治根。產業扶貧是消除貧困根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提高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大眾就地就業的長期計劃。

上東村是龍門縣的水源保護地,被列為禁養區和禁採區,註定很難走工業化發展道路。如何打好產業扶貧卡,最大限度地將現有資源轉化為現實財富?劉豔軍認為,產業扶貧只有根據土地條件、對症療法,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長期穩定的扶貧。

在實際調查和論證的基礎上,劉豔軍和村兩委班尋求構想,提出構想,尋找產業興村的突破口。他立足於該村溫泉、百竹園、古樹林等自然生態資源和瑤族特色文化優勢,加快推進以溫泉為重點的少數民族特色生態旅遊產業和多種產業相結合的農村產業發展新路徑。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目前該村發展的主要產業有鄉村生態旅遊、光伏發電、生態種養、廣告租賃、竹製品加工等。此外,劉豔軍為上東村贏得韶新高速出入口,為今後大型溫泉專案落地奠定了交通優勢。村民們說他為上東人民做了現代、工作千秋的好事。

劉豔軍通過建立財富領導人才庫,請相關技術和業務專家培訓財富領導人,培養技術、通電商、會管理財富領導人,建立專業合作社3人。四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援下,他和村兩委班子、村民們通過開闢切實可行、合理有效的產業發展新途徑,幫助上東村和貧困家庭形成造血功能,走上長期穩定的脫貧致富之路。

抓住黨建促進和諧,描繪美麗鄉村的新畫卷。

送錢送貨,不如建個好支部。四年來,劉豔軍指導省、市、縣加強黨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實施方案,強調基層組織建設,以標準化、規範化的美麗黨建設體系引領上東村黨建設,建設不去的扶貧團隊。

針對上東村黨支部在外務工流動的黨員多、經常教育困難組織的特點,村黨支部建立了上東村黨員之家的微信群,在小組中及時發表了村黨支部的工作動態、時政教育內容、黨的理論知識等,為在外黨員建立了學習教育的便利平臺。與此同時,該村黨支部重視發展培養黨員,近3年發展3名30多歲的大學生預備黨員和2名30多歲的入黨積極分子,嚴格執行三會一課、民主評議、民主管理黨員等相關制度,重視制度管理黨務村務,致力於解決班級執行力、戰鬥力不強、組織生活不規範等問題。

四年來,通過抓住基層黨組織建設,進一步發揮了上東村黨支部的戰鬥要塞作用和黨員隊伍的先驅模範作用。黨建促進和諧,現在上東村各社會事務呈現出繁榮景象。該村也相繼榮獲省文明村惠州市法制建設示範點惠州市先進基層組織等稱號。劉豔軍堅信,在黨建的帶領下,上東村的黨員幹部一定能成為未來描繪美麗鄉村新畫卷的主力軍。

現在的上東村,產業繁榮,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管理有效,生活富裕,村民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富裕奔走的力量更充分。

上東村的蝶變有目共睹,而劉豔軍所付出的努力更是讓當地村民們感動。2021年4月,因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方面表現突出,劉豔軍獲評為廣東省鄉村振興先進個人,被省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通報表揚。

工作事蹟材料篇2

世上本沒有英雄,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的凡人,沒有勳章,也是英雄。

突如其來的疫情,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普通人高貴的靈魂。在興和縣疫情防控一線上有這樣一群普通而又平凡的志願者,有的是孩子的父親、有的是孩子的母親、有的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還有的是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堅守初心,勇擔責任,無私奉獻,踐行使命!

賈志華,女,漢族,28歲,2018年1月份到興和縣扶貧開發辦公室工作,從事財務會計業務,該同志嚴於律己,認真履行會計職責,認真學習業務知識,苦練業務基本功,工作任勞任怨,在新型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賈志華同志不怕辛苦,積極主動作為,勇於擔當履職;主動請纓,發揚當代青年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艱難危險的精神,舍小家顧大家;在疫情防控戰場上始終帶頭站在最前列、衝在志願者行列的第一線;她先後在興和縣新城區明星三期、萬林小區、扶貧小區開展體溫檢測、出入登記以及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工作,截止目前,服務時間240小時,體溫檢測人員5000多人,配合包聯單位工作人員檢查車輛2000餘輛。她說:新時代的青年,應該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將保護人民生命健康的使命放在心上,將遏制疫情蔓延擴散的責任擔在肩上,用實際行動扛起抗疫使命擔當,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高度讚譽和充分肯定。

2月10日上午,因在小區門口的志願者人員的調整,現需要調整人員到萬林小區值守卡點,她主動請纓:我家雖然離的遠,但我可以早早起來,沒有帳篷也沒有關係,多穿一點就好了,我還年輕,微微的笑著說......在場的其他服務工作都不約而同的對她豎起來大拇指。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她用勇敢傳遞了社會正能量,用實際行動展現了當代青年的責任和擔當,踏實質樸的她希望自己能成為勇敢者中的一份子,為興和縣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她是當之無愧的青年榜樣。

面對繼續蔓延的疫情,他們這些新時代的志願者們,不管條件怎樣的艱苦,不管面臨多麼大的困難和危險,始終堅守陣地,疫情不被控制絕不回頭。在一線陣地上迎風飄揚的那一面面鮮紅的黨旗,那舞動的鐵錘鐮刀,正閃爍著金色的光芒,迎接著新一輪春暖花開!

感謝這場疫情戰役中的最美逆行者們謝謝你們英勇無畏的奮戰!你們的存在是這場疫情時節裡最美的溫暖。

工作事蹟材料篇3

作為當代大學生,為了國家的安全、人民的安寧,我們自願請戰聽從命令、服從指揮!

一場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像蔽日的霧霾塵封了我們的心,但在祖國的這片熱土上,養育出一個個有熱情、有擔當的“逆行者”,他們讓青春在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中接受“洗禮”,用志願精神來詮釋當代青年的初心與使命,他們就是最美大學生!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年輕的大學生們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詮釋著當代大學生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張智博就是其中一員,在這場戰役中彰顯了新時代大學生應有的責任擔當。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受父母的影響,他積極向社群申請,甘當志願者,主動為社群居民守護“防疫門”。在疫情肆虐之際,他所居住的小區進行封閉式管理,小區共有400多戶,1400多人,志願者和小區門衛肩負著為出入居民測量體溫、查驗證件、幫忙購物等繁重的工作,每天24小時,輪流值班,非常辛苦。特別是對年邁業主,二話不說,直接幫忙將其蔬菜等物品送到樓道里。街坊鄰居都紛紛稱讚他熱情、心細,腿腳勤,真是大家的好幫手。由於小區安保人員普遍年長,他們在登記人員資訊、提供服務時,有時候會力不從心。有了他們這些年輕志願者的加入,為他們減輕了負擔,提高了工作效率。他們提醒進出小區的居民保持有效安全距離,避免人員聚集。當時天氣很冷,有時拿筆、拿測溫器的手都凍得發麻,但他不叫苦不叫累,依舊一絲不苟地進行登記、測溫。有時晚飯顧不上吃,餓著肚子,但他也沒有一絲怨言。大部分居民都十分配合防疫工作,對於存在僥倖心理、嫌麻煩的個別居民,張智博和同伴耐心、反覆地為其講解和宣傳,嚴格按照流程開展工作,志願者們的心是熱的。大家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處使,共同為居民服務。

“大量醫護人員、黨員幹部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有的甚至還獻出了生命。作為一名當代在學生,我雖然不能在第一線為群眾服務,但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這樣我心裡也就踏實了。”張智博這樣說。社群黨總支書記說:“孩子自願找到我們報名,主動當志願者,前幾天刮那麼大的風,孩子還是堅持早上8點鐘就到崗位,除了中午吃飯時間,每個點都在這個位置,表現得特別好。這活又苦又累,當時我還真擔心他堅持不了這麼久,想著幹幾天就不願幹了,這我們都能理解。可沒有想到他竟然這麼執著,還一直堅持到底了,這我們都沒有想到,真不賴!”。張智博和他的家人各自奮戰在不同崗位,通過手機、微信等方式聯絡,互相鼓勁、加油。

工作事蹟材料篇4

xx老師是黃島區珠山國小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從事班主任工作20餘年,曾獲得“山東省遠端研修優秀學員”“珠山國小優秀教師”“黃島區珠山國小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黃島區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他一直用無私真愛,努力踐行著一名班主任的神聖職責。以孜孜不倦、誨人不厭的教風度過每一天,用愛心和恆心培育了一批批優秀隊員。他注重創新,積極建立自主管理型的特色班級,注重培養隊員自主發展、個性發展的能力,所帶班級煥發著自強不息、積極向上的團隊精神和強大的凝聚力。

一、樹正氣,重習慣,全員管理

為了培養良好的隊風,趙老師提出“班級是我家,經營靠大家”的.觀念,讓隊員一起參與到班級的建設當中,教育每位隊員同甘共苦,增強隊員們的集體榮譽感,形成團結協作、拼搏進取的團隊精神。

他和學生一起制定了《班級公約》等一系列制度。讓隊員自我監督,及時發現班級存在的問題及自身的不足。班級採取“固定崗全員上崗、輪流崗分批管理”的方法。“固定崗”55位隊員全員上崗,發揚無私奉獻精神,培養主人翁的責任感。“輪流崗”讓全班隊員輪流擔任隊委,體驗不同的隊委角色,逐步實現了隊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孩子在班級得到全面發展,感受到自豪,真正成為班級的主人。

二、廣拓班隊活動空間,讓隊員們充分展示自我

活動是班隊工作的靈魂。趙老師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班隊活動,讓隊員發揮自己的潛能,培養隊員勤奮、堅強、樂觀、自立、自律等優秀品質,增強集體榮譽感。

1.開展《弟子規》的誦讀比賽活動。

2.隊幹部策劃召開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讓隊員學會感恩,回報社會。

3.組織隊員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讓孩子們自由飛翔。

三、關愛學生,讓陽光照進每一個心靈

趙老師善於遵循孩子的年齡、個性特徵和成長規律,走入孩子的內心世界,瞭解孩子的喜怒哀樂和內在需求,做孩子們值得信賴的良師益友,讓每一個孩子健康、快樂、和諧的成長。

趙老師班上有一名單親學生,情緒容易波動,喜歡獨處,不願與同學交往。趙老師經常利用課餘時間和該生談心,讓他表達出自己的心聲;給該生提供學習用品,生活上提供幫助;多次和家長溝通,提供家教經驗。經過努力,該生逐步融入到班集體這個大家庭,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在學習和生活中開始變的開朗、樂觀起來,後來表現越來越棒,還競選上了體育委員,在學校舉行的田徑運動會上為班級爭得了榮譽。

四、學貴有恆,催綻桃李芬芳

教育是無止境的,一名優秀的班主任更需要不斷的“充電”,不斷更新工作的知識和方法策略。趙老師如飢似渴的研讀有關班級工作的理論著作,以謙遜的心態向優秀班主任們學習,把學到的嶄新的教育理念應用到實踐中,班隊工作做得遊刃有餘。

趙老師堅持每天讀書看報,愛好撰寫教育隨筆,所撰寫的論文曾多次獲得國家、省、市一等獎。在他的感染和指導下,學生在國家、省、市讀書、徵文大賽中屢次獲獎,有一部分隊員成為“小作家”“小演講家”,為以後更好的學習、運用語文奠定了堅實、深厚的功底,成為了他們人生一筆寶貴的財富。

五、家校溝通,形成教育合力

為了讓家長更多的瞭解學校,趙老師經常用班級飛信、603班家校交流互動群等交流的形式,與家長坦誠交流和溝通,主動幫助家長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學性和藝術性,在與家長密切聯絡的同時很好地推進了班級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六、一份耕耘,一份收穫

在珠山國小這個溫馨的大家庭裡,趙老師最大限度地釋放自己的熱量,為這個集體增光添彩。所在班級多次被評為校、區級先進班集體(班級),受到校領導、同事和家長的一致好評,班級工作先進經驗多次在全校介紹和推廣。

熱愛班級工作,追逐夢想,無私奉獻——這就是趙老師樸實而永恆的人生信條。而今,趙老師並沒有停止自己的腳步,還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奮勇爭先。我們堅信,在未來路上,他必將帶著夢想努力拼搏,怒放一個又一個屬於他自己和班隊的最美時刻。

工作事蹟材料篇5

今年42歲的張志田,是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放射科醫生,宣恩縣李家河鎮老司城村人。

1月19日,他帶著10歲的兒子從杭州回到家鄉與親人團聚。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原本計劃1月27日返回杭州的張志田取消了行程。

1月29日晚,張志田主動向宣恩縣衛生健康局“請戰”,願意參與李家河衛生院疫情防控救治工作。1月30日早上,張志田走進衛生院,成為該院一名“編外醫生”。

張志田從醫20餘年,主要從事放射科臨床醫學研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張志田發揮自己優勢,參與衛生院影像學報告診斷。

李家河衛生院進出口只有一個大門,醫護人員和患者通道通用,張志田與衛生院商量改造,按照傳染病樓兩通道、三分割槽的標準,隔離出醫護人員通道、患者通道,分開清潔區、汙染區和半汙染物區。同時,針對通道還改造兩個小門出入住院樓,該院在衛生院大門,也專門用隔離帶分開為進、出口。

該衛生院醫用物資緊張,張志田便多渠道聯絡,為衛生院籌集捐助醫用防護物資。“又捐物資,又捐技術,真的很感動。”李家河衛生院院長段萬能表示。

家住來鳳縣大河鎮大壩社群的楊錚,2020年從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後在外地一企業上班。學習臨床醫學專業的楊錚看到監測點人手不夠,主動申請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服務。他每天工作12個小時,排查過往車輛,為車上人員檢測體溫,同時利用在學校學到的專業知識,指導執勤人員規範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