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集錦8篇 《蘇菲的世界》:啟迪靈魂的奇妙之旅

《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的一部哲學小說,講述少女蘇菲接受神祕導師阿爾伯特的哲學啟示,探尋人類存在的意義。這部小說深受讀者喜愛,並被譯成數十種語言。下面是一些讀者們對《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集錦8篇 《蘇菲的世界》:啟迪靈魂的奇妙之旅

第1篇

在這次名著閱讀中,我選擇了《蘇菲的世界》作為自己的閱讀書籍,由於讀書的時候不斷在思考許多問題,花了不少的時間才完成閱讀,且僅僅是淺讀、粗讀了該書。但卻給我的心靈留下震撼,不禁讚歎“蘇菲的世界”真是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它就像一部喚醒了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讚歎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與好奇。《蘇菲的世界》是一本頗有趣味的哲學發展史,它以小說的形式將原本深奧、枯燥的哲學歷史表達給人們,使各個年紀、各個層次的人都能閱讀懂它,接受它。它就是這樣一本可以教會人最簡單最平凡同時又是最深刻的生活哲學的一本經典之作。

?蘇菲的世界》由一張“你是誰”“世界從哪裡來”的紙條開始,十四歲的少女蘇菲看見鏡子裡的自己瘋狂地眨眼,她走進了哲學的世界,也帶領讀者進入了一個充滿哲學智慧的世界。蘇菲帶著許多疑惑,用著自己少女好奇的天性,步步深入各種謎團,揭開層層謎團的過程,就像一次奇妙的探險旅程,我們跟隨她的經歷,從雅典到希臘到古羅馬到黑暗的中世紀再到文藝復興,從蘇格拉底到柏拉圖到笛卡爾再到薩特,有思想激盪的雅典城市廣場,有達芬奇的繪畫、有莎士比亞的戲劇,也有古登堡的印刷機。時空穿梭交替,思考不斷深入,看盡社會滄桑變幻,留下許多心靈的震撼。

一、這世界就像魔術師從她的帽子里拉出的一隻白兔

所有的生物都出生於這隻兔子的細毛頂端,他們剛開始對於這場令人不可置信的戲法感到驚奇。然而當他們年紀越長,也就越深入兔子的毛皮並且待了下來。他們在那覺得非常安適,因此不願再冒險爬回脆弱的兔毛頂端。唯有哲學家才會踏上此一危險的旅程,邁向語言與存在所能達到的頂峰。如果把地球比做一隻用於變魔術的兔子的話,我們普通人就是居住在兔子絨毛深處的細胞。我們出生於細毛頂上,也就是孩童時期的我們對這場魔術十分好奇,而隨著我們慢慢長大了,對世界的'一切漸漸習以為常,就去了毛皮深處,並喜歡上了皮毛深處閒適的生活,不再過冒險的生活了。而哲學家就像是從不停下探險腳步的探險者,他們無懼於崎嶇的路程,帶著尋求“真”的本質一路前進、探索,往往他們也是人類中最先到達文明的人,最先開創文明的人。

二、哲學家終其一生都像個孩子一般敏感

遺憾的是,當我們成長時,不僅習慣了有地心引力這回事,同時也很快地習慣了世上的一切,我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似乎失去了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也正因此,我們喪失了某種極為重要的能力(這也是哲學家們想要使人們恢復的能力)。因為在我們內心的某處,有某個聲音告訴我們:生命是一直很龐大的、神祕的存在。

笛卡爾說過“cogito,ergo sum(我思故我在)。”掩卷思索,我們不應該吝嗇每日用於思考、反省自己的時間,應該經常抽出時間好好的去思索這個世界了,不要總是覺得凡事都理所當然,也不要用種種藉口理由去逃避思考哲學性的問題。這個世界什麼東西的產生都有它的根源,都有他的道理,我們要抱著好奇的心去探索,去發掘,而不要讓日常生活的瑣事禁錮住我們對世界好奇的心,慢慢成為一個麻木不仁的人。古希臘哲學家認為:哲學之所以產生是因為人有好奇心的緣故。所以我們更應該做一個保有好奇心的人,做一個孩子般敏感的人。這樣我們將會得到生活的回報,在哲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影子。

古希臘哲學家普洛泰戈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這裡說的人指的是人的感覺。什麼事物,都要以人的感覺為標準。一個事物對你來說就是它呈現在你的感官面前的樣子,對我來說,它就是呈現在我的感官面前的樣子。一陣風吹來,你覺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覺得熱,它就是熱的。而與風本身冷熱無關。同樣地,一個人的行為是好的還是壞的,也是以人的感覺為標準。你覺得好,它就是好的;我覺得壞,它就是壞的。行為本身好壞無關。所以說一件事情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完全要看他與人類需求有何關係。

再看,著名物理學家洛侖茲在電子高速運動的實驗中,他發現當電子的速度可與光速相比擬的情況下,他建立了一種新的時空變換方式,稱為洛侖茲變換。愛因斯坦借鑑了洛侖茲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狹義相對論。根據相對論,時空不再是絕對的,而是與觀測者和被觀測者密切相關的。也就是根本就無所謂客觀的長度到底是多長,只有人觀測到的尺寸是多長。也無所謂客觀的時間是多長,只有觀測到的時間是多長。因此,現代科學給出的結論也是:人是萬物的尺度。只要人自身的運動狀態改變了,那麼整個時空就必然隨之改變。當然,對於我們的平常生活而言,絕對時空觀就足夠用了。但是在哲學領域中,就必須突出思考的深度與廣度。如果哲學只把自己侷限於日常生活中的瑣事,那麼就連自然科學也比不上了,又何以自稱為哲學呢?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耐人尋味,值得多讀幾次的書。在這樣一部作品中,我們看到了文明進化的歷程,看到了社會發展的滄桑,留下的更多的是心靈的震撼。領悟到哲學不是一般人能夠學到的,但也許我們可以學習如何以用哲學的方式思考,以此體驗哲學的美妙。迴歸理性的世界,豐滿我們的靈魂的羽翼,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比別人更富有意義!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集錦8篇 《蘇菲的世界》:啟迪靈魂的奇妙之旅 第2張

第2篇

閱讀前幾章,以為本書的主角就是蘇菲和她的哲學老師艾伯特,而越往下,越覺得詭異,到蘇菲十五歲生日的那場哲學宴會上,我才漸漸意識到,本書真正的主角是席德和她的少校父親,而蘇菲和艾伯特只是本書作者筆下的人物席德之父少校筆下塑造的人物,少校創造出這兩個人以及他們的經歷,寫成一本書,作為給女兒席德的生日禮物。而奇怪的是,在少校的筆下,蘇菲和艾伯特也漸漸感受到了這個創造者的存在,知道了自己的命運都掌握在他手中,於是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脫離了少校的控制,獲得了成功。這種被創造者逃離被安排的命運的構思,讓我感覺很微妙,甚至感到思維有些被小小的扭曲了。

知名作家南方朔是這樣評價本書的:“《蘇菲的世界》的小說部分,蘇菲的主體自覺過程頗像偵探故事加上現代版的愛麗絲夢遊仙境,哲學加偵探,加幻想,再加上宇宙觀,它讓人心胸開闊,這不正是哲學愛智最古典的定義嗎?”它喚醒了我對世界的好奇心和對人生終極意義的思考!

這是一本關於哲學的書,帶領我們走過了幾千年來的哲學的發展史。從最初的自然派哲學家,到理性主義,到古典派哲學家,到繁榮蓬勃的希臘文化,印歐文化、閃族文化,黑暗的中世紀時期文化,再到豁然開朗的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期,以及現代的笛卡爾,經驗主義,浪漫主義,唯物主義,存在主義……豐富的內容帶我們走過滄桑,讓我們得到一種哲學的洗禮與昇華。畢竟,從古至今如此多的哲人有著如此多的理論,而隨著歷史的發展他們對於世界、生命本質的認識也在不斷地進步與創新著。而受過現代教育的我們看著哲學的發展歷程,看著古代哲學家們一些關於世界的荒謬的'解釋,或者看著一些哲學家們的全新的認識世界的角度,看著這些突如其來、迎面湧來的思想,自己原有的一些觀念的確是受到了很大的衝擊,自己也對這個世界開始了一些全新的思考。

在我的理解裡,哲學就是關心、探索我們這個世界。這其實是我們每個活在這世上的人都應該去思考的。而我們逐漸建立自己的人生觀、生命觀的過程,也可以是看做對於哲學的思考。比如在書的開頭作者就提出了兩個哲學性的問題: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這類問題也反映了哲學家們的任務,也就是去思考、去探索關於生命、世界等本質的問題的答案。從古至今,已經有許許多多的哲學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然而還沒有出現能夠說服全人類的一種理論,因此也需要無數的後繼者給出自己的答案。而相反於觀念裡的高深莫測,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去研究哲學。也許我們並不能人人都成為哲學家,但是我們都可以成為哲學的思考者,去尋找自己的生存的意義。

其實每一位、每一種在各個時代叱詫風雲的哲學思想和哲學家都是由“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世上是否有上帝和靈魂?”等等看似無法解答的問題展開的。如何解答這些問題呢?,書中提供了一些線索:“只需用自己的常識”“要站在兔毛的頂端”“用兒童的眼光來探究世界,也就是不要被世事所麻痺,仔細地觀察周邊的世界,有勇氣發表自己的思想。那我們如何不能結合自己在書中所學與生活中所見所聞來創造 “自己的哲學呢”?

雖然人們對歷史上各種哲學流派褒貶不一,但那些哲學家確實應當受人尊敬,他們是如此勇敢而執著地探尋著真理與實踐的奧祕。哲學的世界亦夢亦幻,它像一個個不可思議的神話卻又源於我們身邊一切普通的事物。

然而我們現在可以清楚地知道風霜雨雪的成因,我們還知道蘋果為什麼會落到地上,火箭為什麼能飛上月球。這一切,都要感謝那些沒有丟棄好奇心、或再次點燃好奇心的人。這些人彷彿不認識這個世界,不相信這個世界,不承認這個世界。他們懷疑,他們思考,他們改造。於是有了孔孟的仁義,老莊的逍遙;於是有了柏拉圖的理想國,哥白尼的日心說;於是有了浪漫主義的反諷,於是有了經驗主義的體驗;於是有了笛卡爾的二元論,於是有了馬克思的資本論。自古以來多少先人嘗試了無數方法想爬到兔毛頂端,又有多少今人依然作著不懈努力。而我們,這些習慣了安逸,習慣了一位接受事實的人們,難道不該為自己的麻木和怠惰感到羞愧嗎?難道不該幡然醒悟,奮起直追嗎?

知識可以積累,技藝可以傳承,但人生的經歷,理性的感悟卻只能從零開始慢慢體會。上地對待古今的哲學家是公平的,都給了他們一生的時間去獨立思考。這也許就是哲學發展了幾千年卻依然連最初的問題也沒有答案的原因吧。所以我們不必懷著對哲學敬而遠之的態度,只要好奇,只要思考,就離真理更近了一步。哲學家們知道的並不比我們多,但他們好奇的東西比我們多,他們思考的東西比我們多,所以他們看穿了事物的表面而抓住了其內在聯絡。這好奇的能力,這思考的能力,上帝也曾給了我們啊。

“也許我們也是星塵”結尾時的比喻一位沒有帶著隱隱的神祕感,我們在這宇宙間只是曇花一現般的一瞬星光而宇宙仍在不停的運轉著,輪迴著。它會如何呢?這我們我從知曉,世界如此之大,還有無數個祕團我不曾揭開,還有無數個空間我不曾體驗。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不停地探索著。放飛哲思,傾聽它們振翅翱翔的聲音……

第3篇

文學是無數的語言文字拼湊而成的藝術,科學是無數的定理定律組成的知識體系,美學是無數人對現實的感覺所組成的審美意識,而哲學,我覺得它是無數個世界的概括與總結。

在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會談到哲學,也很少有人會去研究哲學。在大學裡有那麼一句話:選擇哲學,等於待業。這句話說明了哲學這條路是條死衚衕。在以前我對哲學從來就沒有任何的概念,從不知道哲學是什麼,也從沒接觸過,但在國中的時候我第一次認識了哲學。在一次演講中我選擇了《蘇菲的世界》作為題材。閱讀了它之後,我總算明白哲學其實並不是那麼的陌生,其實生活中無處不在,不論是文學、科學、美學等等它們都有哲學。

印象最深的就是開篇蘇菲收到了一封信,裡面只有1個問題:你是誰。從這個問題它就把我帶進了哲學裡。你是誰?多麼奇怪的一個問題。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這個看似非常簡單,卻又似乎永遠也沒有答案。我是王憶瑋?還是說我是一個生活在銀河系裡的太陽系裡的地球上的中國浙江杭州的人?但是叫王憶瑋的人在這個世界上不知道已經有了多少個,在未來還會出現多少個,他們都叫王憶瑋,但是就是我麼?而在杭州又有成千上萬的人他們又可以替代我麼?答案顯然不對。在思考了很久以後,我只能回答說,我就是我,除此之外找不出任何的詞彙來說清楚“我”到底是誰。就這麼一個問題,便把我吸引進了哲學的世界裡,它是多麼的神祕,多麼的有趣,我似乎永遠也摸不透它??

在書中我分清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我認識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黑格爾,笛卡爾,佛洛依德等等著名的哲學家。記憶中最有趣的一句話就是法國哲學家笛卡爾所說的一句話:cogito, ergo sum。這是法語翻譯成中文也就是: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在。根據字面上的意思很容易理解。意思就是因為我思考所以我存在,可是笛卡爾為什麼要說這麼一句話呢。笛卡爾是當時懷疑論者的代表人物,他懷疑世界上的每一樣東西,但有一件事情是他絕對肯定,那就是他一直在懷疑。也因為他一直在懷疑,所以他一定是無時不刻的在思考,而因為他必然是在思考的所以他也一定是一個思考的存在者。用他自己的話來講也就是那句,我思故我在了。

但是這個時候我又有了新的疑問,為什麼思考的就一定是存在者呢?不思考難道他就會從這個世界上消失麼。之後我便用我哲學的頭腦解開了這個疑問。

因為如果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卻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想,那無疑,他和一具行屍走肉是完全沒有區別的,也只有當自己在不停的思考當中,生活才變的有意義,而世界也將會承認這一個思考的存在者。

剛解決一個問題,不自覺的,我的腦海中又跳出一個問題,難道只要思考了,存在了,生活就一定有意義嗎?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想要自殺,想結束自己的生命呢。他們並沒有感覺這個世界有意義,他們是厭倦了這個世界。

所以我覺得並非只要思考,那生活就是有意義的。記得在書中有這麼一個故事:一天早上一家三口吃完了早餐,媽媽便轉身去收拾碗筷了,就在這時,爸爸突然飛了起來,懸在了空中,僅有2歲的孩子看見了什麼表情也沒有,但是當媽媽轉過身來的時候卻嚇的暈倒了。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呢?只是因為孩子並不知道萬有引力,他不知道人在正常狀態下不會飛,但是媽媽知道這一切,她已經習慣了這個世界,接受了

這個世界。而孩子他什麼也不知道,他最多隻會好奇,為什麼爸爸飛起來了,媽媽沒有飛。他只有一顆好奇心。但是現在的大多數人都早已習慣了這個世界,不會願意多費精力去思考那些費腦筋的問題,所以他們總是過著千篇一律的生活,而對於生活條件差的.人,自然就會產生了厭倦的心理。如果當世界上每一個人都願意接受這麼一個世界,不願多加思考的話,那這個社會也就將停止發展。而當我們帶著一顆好奇心去思考時,我們自然會明白得越來越多,而這個世界也將加快腳步發展。

我原本以為哲學是一門完全不切實際的學問,一門無趣乏味的學問,但是當我讀完整本書之後,我才發現,其實哲學是最貼近生活的,它就是關於每個人心中的問題的一門學問。只有哲學才可以開啟每個人心中的那個世界,只有哲學才可以解釋我們心中的那些“善與惡”、“美與醜”、“生與死”??

而當它在開啟我們心中的那個世界的同時,也融入了我們每個人的世界,成為我們各自世界中的那株萌芽。

第4篇

都說《蘇菲的世界》是一本出色的哲學普及讀物,一本寫給大眾的哲學史。然而本文,卻要寫給不僅僅作為哲學史的《蘇菲》。是的,《蘇菲》遠不僅僅是一本哲學普及讀物,它本身就是哲學的思考。

作家總盡力要讓自己筆下的人物鮮活真實,然而《蘇菲》的作者喬斯坦卻故意不想如此。作者故意先讓我們讀到一個真實如你我的蘇菲,經歷著許多謎一般的事情,也隨著神祕哲學家艾伯特漸漸走進了哲學的世界。然後卻在作品的中途突然揭示,這無數謎的原因是蘇菲其實是席德父親假想出的人物。殘忍的是,作者還要讓蘇菲自己知道這個事實,知道自己是一個虛幻。但更加別出心裁的是,喬斯坦竟讓蘇菲與艾伯特去反抗那個主宰他們命運的席德父親,而且最終逃脫,來到了永恆之地,甚至影響了了席德與她父親的那個世界。

是的,《蘇菲的世界》不僅是哲學普及讀物,它是一個普通的哲學教師,對哲學終極問題的思索。《蘇菲的世界》原著的副標題雖是“一本關於哲學史的小說”,我卻以為它真正主題乃是“存在與虛無”。

這是一個絕妙的對映。人類本是平凡如蘇菲地生活著,並沒必要思考存在抑或是虛無,然而人類不同於其他動物的本能——愛智慧,讓人轉向哲學,思索自身的存在,沿著這條路越走越遠,直至驚惶地發現竟無法證明自身的存在,發現一切都可能是虛無。

這正是整個西方哲學史的對映。“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蘇菲接到的'兩個問題,是早在三千年前,就被希臘先哲固執地提出的,他們不甘心僅僅活在這世界中,他們偏要去認知,思索這世界的本原,證明真正的存在。從泰勒斯至普羅泰格拉,從蘇格拉底至亞里士多德,他們為他們提出的問題奮鬥終生,甚至不惜生命的代價。他們將他們的事業命名為“愛智慧”,不是“智慧”而是“愛智慧”,便是意味著也許他們的問題永遠無法真正解決,但對於智慧的熱愛讓人成其為人,讓哲學家成其為哲學家。千百年來,關於存在的思索在一代代哲學家中延續,即使未找到答案,卻也從未斷絕。面對這些對於人類太過沉重的問題,我們曾求助於上帝,如是,可以認為自己站在宇宙的中心,生來就是其他物種的統治者,但這一切終歸幻滅。我們也求助理性,如是,便可以認為我們擁有獨一無二的天賦,動物所沒有的理性,但終究無法忽視太多的非理性因素。非理性主義與虛無主義漸漸滋生。因為人類日漸發展,卻也日顯無助,人類爭取著自由,但卻突然發現自己已被孤零零的拋到這世界上,沒有上帝,甚至沒有任何永恆的存在之物能夠依靠。我們自由了?也許。但,我們沒有任何選擇就不得不面對自身的自由,我們最終,同樣沒有任何選擇就必須失去所有的自由。這自由,輕到無法承受。存在?抑或是虛無?人類前所未有的惶惑,甚至是痛苦。無論是在弗洛姆的《逃避自由》還是薩特的《存在與虛無》中,我都能或多或少讀出這種無奈。如果,如果人類不曾想過這些不必思考的問題,我們不會有這樣的痛苦,但,如果那樣,我們,也就不是人類。愛智慧是我們的本性,來自智慧的痛苦是我們的宿命。

?蘇菲的世界》中,我能讀到這種悲哀、壓抑與無奈。蘇菲是席德父親筆下的人物,席德父親又是作家筆下的人物。那麼我們呢?我們以為自己每天真真切切地生活著,然而也許,我們不過是另一個作家筆下的虛幻人物,我們沒有自由意志,那個作家就是我們命運的主宰,我們的上帝,而更可怕的是,我們的上帝也許不過是另一個虛無……誰又能證明不是呢?上帝不能,理性不能。是的,無人能夠證明,以為是存在的東西也許不過是虛無,虛無,一切皆無,沒有任何東西是是堅實而可以確定的。

?蘇菲的世界》中,我卻也能讀出一種頑強,一種帶著悲劇色彩的,震撼人心的頑強。當蘇菲和艾伯特知道了自己是虛幻的人物,他們沒有選擇逃避,像其他人一樣不去相信,而是選擇了反抗。而最終,他們雖然未能是自己成為真實存在的人物,但卻逃出了小說本身,作為虛幻的人物來到了“永恆之境”。不僅如此,他們甚至以虛幻人物的身份影響到了真實世界。讀到最後,不禁想,存在與虛無間,真有這麼大的分別麼?在“永恆之境”蘇菲問艾伯特“這隻表示,和周遭的東西比起來,我們只不過是空氣一般的精靈而已”艾伯特卻說“不,對我們來講,周遭的現實世界才是像空氣一般的奇怪東西”。是的,也許存在與否並沒有那麼重要,因為存在與虛無間,並沒有那麼清的界限;更因為,無論是終極的存在還是永恆的不存在,都不應是人類研究的最終目的。最終的目的,應是自我。我們追尋,我們求索,最終目的不應是自我的存在或虛無,而是存在,抑或是虛無的自我。蘇菲的逃離,似乎宣告著“無論我是否存在,我終究是我”。這是一種悲劇的偉大,震撼人心。

是的,也許哲學的所有終極問題,都永遠不會有完美的答案,但正是對它們的思考,讓人類,與眾不同。如哈姆萊特的著名臺詞:“存在抑或虛無?這是個問題。”而目的,則是自我,是古希臘德爾菲神廟上那句如帶魔力的銘文“認識你自己!

第5篇

?蘇菲的世界》全書由一個快滿15歲的小女孩蘇菲接二連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開序幕,“你是誰?”、“世界從哪裡來?”這些看似很普通的問題卻蘊涵著很多需要深入思考的概念,蘇菲在彷徨中開始思索,並在她的私人哲學老師艾伯特的引導下進入西方哲學領域。在此同時,書中又提及挪威小女孩席德的爸爸,為了讓他的寶貝女兒開始接觸哲學,編出了蘇菲的世界一說。這整本書就由這兩個亦真亦假的故事互相穿插而成,所以這本書和偵探小說頗有異曲同工之妙,才引得我少有的耐心,幾小時看下去。

就著“我從哪來”、“我是誰”……的問題,蘇菲穿越時空,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對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有了初步瞭解;來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和已成為歷史的那些有著精闢的思想的大人物——莎士比亞、達芬奇等進行了一次融匯心聲的談話,目睹了歷史又一次嚴肅的重演;至於近現代,艾伯特的“哲學函授課”包含了康德、黑格爾、弗洛伊德乃至於馬克思的哲學思想。看這樣一部作品,讓我看到了全人類的文明。在蘇菲的所到之處,到處都凝結著文明的精華。而在一本小說裡,塞進整部西方哲學史,對追求速度的這一代而言,本身就極具魅力。除了追求知識的流行趨勢之外,一般人也多少覺察到當今教育上的缺失,我們的教育並未提供有關人生和其意義的必要知識,而這些答案正隱藏在哲學的奧祕裡。

讀著《蘇菲的世界》,彷彿又回到了古希臘,聆聽蘇格拉底的教誨;猶如置身於中世紀的古堡,見證黎明前的黑暗。我們盡情沐浴文藝復興的和煦陽光,沉醉於巴洛克強烈反差的藝術氛圍之中。忘卻了塵世的喧囂,只覺真理的偉大和藝術的魅力。隨後,穿梭於資產階級革命的硝煙中,體味現代哲學的曙光。面對笛卡兒、史賓諾沙、洛克、休姆、柏克萊等一連串現代哲學的開山鼻祖,我們還來不及抒發心中的崇敬之情,啟蒙運動的先驅便闖進了歷史的大舞臺。飛速發展的工業推動著歷史的車輪駛入了嶄新的軌道;時代的更替造就了更多的哲學巨人。黑格爾、康德秉承了日耳曼人的理性,也把法蘭西人的浪漫發揮到了及至。而後馬克思的《資本論》、達爾文的《進化論》、佛洛伊德的《夢的解析》——三位偉人、三部鉅著掀起了三個領域的革命巨浪,開創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先人把一個又一個不解的哲學命題留給了後人,把一部又一部經典的傳世佳品賜予我們。哲人用藝術的口吻教導生靈,文人用理性的筆觸感染靈魂。我們的祖先在遺留寶貴精神財富的同時,更把彌足珍貴的鑑賞之道傳授於世。賈德是繼承者,而不是始作者,但《蘇菲的世界》的的確確是嶄新的世界。那是智慧的世界、夢幻想的世界、敬仰的世界、感嘆的世界。賈德使我們有幸一睹哲學之貌,願他的後人能見哲學的精髓!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亞里士多德的這句名言直接反應出他對他的老師柏拉圖的批判。可以說,亞氏一直在於柏拉圖“較勁”。但亞氏批判柏拉圖的要點還是在理念論上。這個問題不妨純用教材來回答:

柏拉圖和他的前輩一樣,想在所有變化無常的事物中找出永恆不變和不變之物。因此他發現了比感官世界側迷你歌詞更高的完美理型。他更進一步認為理型比所有的自然現象更真實。他指出,當我們說到“馬”時,我們沒有指任何一匹馬,而是稱任何一種馬。而“馬”的含義本身獨立於各種馬(“有形的”),它不存在於空間和時間中,因此是永恆的。但是某一匹特定的、有形的、存在於感官世界的馬,卻是“流動”的,會死亡,會腐爛。這可以作為柏拉圖的“理念論”的一個初步的解說。

亞里士多德則認為柏拉圖將整個觀念弄反了。他同意他老師的說法,認為一批特定的馬是“流動”的,沒有一匹馬可以長生不死。他也認為馬的形式是永恆不變的,但他認為馬的“理型”是我們人類在看到若干匹馬後形成的概念。因此馬的“理型”或“形式”就是馬的特徵,後者定義了我們今天所稱的馬這個“種類”。

更精確地說,亞里士多德所謂馬的“形式”乃是指所有馬匹都共有的特徵。在這裡薑餅人模子的比喻兵團不適用,因為模子是獨立於薑餅人之外而存在的。亞里士多德並不相信自然界之外有這樣一些模子或形式放在他們所屬的架子上。相反的,亞里士多德認為“形式”存在於事物中,因為所謂形式就是這些事物的特徵。

這就是亞里士多德批評柏拉圖的`理性論的大要。這是思想上的一大轉變。在柏拉圖的理論中,現實世界中最高層次的事物乃是我們用理性來思索的事物。但對亞里士多德而言,真實世界中最高層次的事物乃是我們用感官察覺的事物。柏拉圖認為,我們在現實世界中看到的一切事物純粹只是更高層次的概念世界(以及靈魂)中那些事物的影子。亞里士多德的主張正好相反。他認為,人類靈魂中存在的事物純粹只是自然事物的影子。因此自然就是真實的世界。根據亞里士多德的說法,柏拉圖是陷入了一個神話世界的影象中不能自拔,在這個世界中人類的想象與真實世界混淆不清。

亞里士多德指出,我們對於自己感官未曾經驗過的事物就不可能有意識。柏拉圖則會說:不先存在於理型世界中的事物就不可能出現在自然界中。亞里士多德認為柏拉圖的主張會使“事物的數目倍增”。他用“馬的理型”來解釋馬。但那是怎樣的一種解釋呢?

這時,作者借詢問蘇菲時提出:蘇菲,我的問題在於,這個“馬的理型”從何而來?世間會不會有另外一匹馬,而馬的理型只不過是模仿這匹馬罷了?

看到這裡,我們這些初學西哲的人也豁然開朗,亞里士多德的思想是唯物主義的,而柏拉圖的是唯心主義的。他們倆的“較勁”,在某種程度上講是兩大思想方法上的較勁。時隔兩千年以後,抱定唯物主義世界觀的我們,一眼就能夠看出誰是誰非。

第6篇

?蘇菲的世界》本書講述一位叫蘇非的少女,在某一天接到一封神祕的來信,並在一位導師的幫助下,按時間順序學習並瞭解了人類從古到今的思想歷程。在這個過程中,她逐漸瞭解自己,只是一本書中的人物,而自己的作者又是我們這本書中的人物。

這本書一個出色之處在於,它首先指出並批評了這個世界上一直有的一種情況:那就是人隨著年齡增長,好奇心和對世界探索的逐步喪失。在這裡,作者用到了兔子毛和魔術師的這個比喻,十分形象地向我們展示了這個問題。雖然書中的說法有一定的片面和膚淺,但我們的世界何嘗不是這樣?只是衡量的標準不僅僅是好奇心罷了。人皆有上進之心,無論是在財富,地位,還是思想,精神上。但是隨著年月的增長,他們大部分人的上進心漸漸消磨,於是他們墜入了深淵,而且越掉越深,在那裡,他們的精神被環境同化,他們的靈魂漸漸在柴米油鹽或者經綸事物中迷失了自我,是的,自我!人的最高美德是實現自我,無論是做什麼的,無論研學的方向是什麼,我們的認識往往都是在瞭解了外部世界之後,再發現自我的意義。人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認識自我,提升自我,無論是通過權力,思想亦或是情感。我們的人生中有兩種力量,一種是向下的,向著繁瑣,乏味,麻木,向著平庸的邪惡;另一種是向上的,這種力是陽光的,好奇的,自由的,無畏的,不像向下力一樣被環境所操控,這種力向著人生的理想,理想的自我,提升的自我,獨一的自我,無論那個自我是什麼,向上力都是一往無前的;無論那個自我和你現在的自我相距有多麼遙遠,只要你有著孜孜不倦的好奇心,不怕困難的毅力和嚮往自由的精神,你的人生就會是成功的,完美的,雖然在向上的過程中你會犧牲一些什麼,如他人的讚許,社會的接納與認可,但當你回首往昔再審視自己的成就,你就會發現一切都是值得的!人生到那種境界,已無所謂勝敗得失,只有沉積的智慧和高貴的靈魂。無論那高貴是什麼,是高貴正義還是高貴的邪惡,無所謂無所謂正惡,你只要沿著兔子毛向上爬,向上,向上,一直向上,實現自我,你就是最完美,最高貴的那個。在向上的過程中,世俗的道德和得失束縛不住你,你可以用自己的認識和價值觀,塑造你的世界。如同席勒的父親塑造他的世界,作品是作者靈魂的體現,作品本身就是一個世界。當然,這裡的世界概念並不是指寫書,而是一種自己的眼光,一種洞徹生死,萬千智慧的眼光去創造世界,去在平凡中創造輝煌與高貴,這個世界便是你——一個無比自由,不斷進步的人的世界,獨一的世界,為你而存在的世界,你定義世界的價值,你就是世界的上帝。

以上是這本書對我的思想和人生的啟發,接下來我們談談這本書的核心內容——上帝與人的......存在,或是關係。

一本書的作者如同這個世界的上帝,看完此書後,我們可以肯定的是,蘇菲的世界在一本書中,這本書的作者又在我們的世界中,蘇菲離開那本書後,她的世界便與原作者的世界平行。但是“我們生活在書中”,這個假設是可能的。問題在於我們生活在書中,在另一個人全面掌控下,這是否就否定了我的價值和意義?難道我們只是毫無意識的木偶嗎?

不是。絕對不是。我們能想到這裡就說明我們不是,我們作為人,無法揣測上帝的旨意,我們只能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出自己的路。但是難道我們付出的努力沒有回報嗎?難道我們的失敗不是我們自己的失誤嗎?難道我們考進年級前50有上帝相助,而不是我們自己的努力?難道我們名次掉出前200時是上帝懲罰我們,而不是我們自己的不努力不專心?笑話!上帝不是皮偶戲師傅,上帝並不干擾自然,自然規律的恆定和改變是上帝的意志,一切因果,也都是上帝的意志,上帝的因果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的意志也是上帝精神的一部分。當我們奮進時,上帝的意志是讓我們成功;當我們倦怠時,上帝讓我們失敗。我們是上帝的一部分,上帝也是我們的一部分,正如我們的境遇和出生是我們的一部分一樣。我們的'所作所為正是由著上帝的意志,也是我們自身的意志。我們成就我們自身,上帝也成就了我們自身,這些概念是一致的。無論我們是不是書中的人物,都無需擔心外在的超自然力量,只需注意自身的惡念和不受控制的慾望:上帝的內在因果可以成就我們,讓我們成為理想中潛能中的自我,也可以毀掉我們的夢想和人生。關鍵就在於我們如何選擇,如何像柏根森說的實現“生命動力”,像尼采的“權力意志”和叔本華的“生命意志”。說到底,實現自我,成就自我,關鍵在自我,也在上帝,因為這兩者本就為不可分割因果的一體。

寫了這麼多,最後想說的是,這本書同學們都可以讀一下,其中對人類思想程序的簡述雖然略淺,但是十分適合鋪墊人生觀和進行粗略思想史的瞭解的。同時,即使在這方面也有一定成就的同學,如我也可以常常回味這本書。畢竟,不同水平的人,讀同一本書,都會有不同的感悟。

今天的讀後感也讓我有了許多的感悟。總之,向上,奮進,向著自由和希望,向著完美的自我,一切哲學,藝術,宗教都是為了服務自我而產生的,什麼邏輯學,政治學,美學,形而上學都發於自我的好奇心,他們的最終目的也是使研究者能夠成為更好的自我,理想的自我。或許從這本小說中,我們也可以一窺人生與哲學的最終迷底和目標吧?我十分冒昧地引用曾經被用在形容斯賓諾莎的話語:“對於人與上帝,價值與意的最懇切的解讀和理解就在這裡,在蘇菲的世界裡,在我們每個人所獨一擁有的世界裡”。

第7篇

紅色房子的信箱前,十四歲的蘇菲開始了她不只是關於哲學的探險之旅。

挪威作家喬斯坦的《蘇菲的世界》被公認為上世紀末西方社會最優秀的哲學通俗讀物之一。我是在如今這一把年紀的時候才來看這本被當作西方青少年哲學啟蒙讀物的書。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名叫蘇菲的挪威小女孩,在一個陌生的哲學家的引導下,學習歐洲哲學,並認識到自己只不過是被某個作家創造出來的過程。沒有大起大落的轉折,書中情節雖懸念重生卻也波瀾不驚。

從古希臘愛琴海的自然派哲學,到雅典城師徒三人燎原的智慧之火;從神權當道的漫長中世紀,到人性復甦的文藝復興;從啟蒙運動裡為人權進行的鬥爭,到百科全書派對理性所做的推崇……喬斯坦將整一部貫穿著歐洲歷史與文化的思想史娓娓道來。他用神奇般簡單的語言,用魔術師,大白兔和薑餅人繪製出一部講給蘇菲聽的哲學史卷。

蘇菲sophie,在希臘文中是智慧的意思。哲學在古希臘語裡的本意即是“愛智”.有人說,智慧是哲學的本質,而人生是哲學的外在意義。整個哲學史上最神祕難解的蘇格拉底稱自己為“哲學家”,因為哲學家的英文philo-so-pher的意思是“一個愛好智慧的人”.羅素在《論教育之目的》中說,沒有智慧,我們這個錯綜複雜的當代世界就無法延續。他認為傳統道德的一個最大的缺陷是其一直低估了智慧的作用,又說“希臘人在這個問題上沒有犯過錯誤”.而在對待智慧的問題上沒有犯過錯誤希臘人,其哲學一直在亟欲找尋人類最佳的生死之道,他們關心人的倫理與道德,致力於解決蘇格拉底,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提出的問題,他們最關心的是“何謂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獲致這種幸福”.這也許就是智慧的一個重大意義。

關於什麼是幸福以及如何幸福,蘇格拉底認為,人如果違反自己的理性就不會快樂。而那些知道如何找到快樂的人就會遵照自己的理性行事。因此他認為明白是非者必然不會為惡。因為世間哪有人會想要成為不快樂的人?而根據柏拉圖的說法,人體由頭、胸、腹三部分構成,人的靈魂也相對的具有“理性”“意志”和“慾望”三種能力,這些能力又各自有其“美德”:理性追求智慧,意志追求勇氣,慾望則必須加以遏阻,以做到“自制”.唯有人體的這三部分協調運作時,個人才會達到“和諧”或“美德”的境界。他認為在學校時,兒童首先必須學習如何剋制自己的慾望,而後再培養自己的勇氣,最後運用理性來達到智慧。亞里士多德說人的.“形式”是由一個“植物”靈魂,一個“動物”靈魂和一個“理性”靈魂所組成,快樂有三種形式,一種是過著享樂的生活,一種是做一個自由而負責的公民,另一種則是做一個思想家與哲學家。他強調,人要同時達到這三個標準才能找到幸福與滿足,任何一種形式的不平衡都會扭曲生活方式,都是令人無法接受的。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主張都與希臘醫學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傳說中希臘醫學的始祖,誕生於大約公元前四六零年時德寇斯島的希波克拉底,提出健康來自身體和心靈的平衡,要預防疾病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節制飲食起居。唯有平衡,節制,人才能過快樂和諧的生活,這就是希臘人關於幸福的智慧。

在書中描述的少校小木屋裡的傍晚,蘇菲對喬安說,“這樣一根小小的蠟燭卻可以照亮如此的黑暗,這不是很奇怪嗎?”

我想,在尋找幸福的路上,我們都需要這樣一根蠟燭的力量。就像新柏拉圖派普羅汀所說上帝的神聖之光,那種暖洋洋的注視著人類的靈魂照耀著世間的事物的神聖之光,讓一株風鈴草或一朵花,一隻飛離枝頭的蝴蝶或是一條漫遊穿梭的金魚都或多或少的反射著深不可測的神祕之光。在去往幸福的路上,我們需要這樣一簇蠟燭的神祕光芒。

我希冀著可以有這樣一束光,能穿透眼前的黑暗和迷茫,照亮腳下的岩石和沙礫,能指引出一個通往幸福的方向,一條抵往快樂的羊腸小道。我希望可以有這樣一束微弱但堅強的燭光,它是蘇格拉底口中屬於我的理性之光,我以它作為司南來明辨黑白取捨行事,我按照它提供的遵照準則,來避免為惡,避免成為一個“追求不快樂”的人。這蠟燭作為柏拉圖人體三分論中的頭部美德,它引領我追求智慧和勇氣,讓我知道應該做什麼應該怎麼做,讓我越來越靠近自制的標向。這蠟燭照亮我作為一個人的“形式”中屬於理性的靈魂,它為我描繪一個生活應該有的摸樣,讓我知道該“如何生活”,讓我有根據去過一個“良好的生活”.

第8篇

今年暑假我有幸閱讀了這部十分有趣的小說,或者說是哲學啟蒙書,因為書中的人物把西方哲學史上有影響力的人物的理論都概括了一遍。無論是作為小說還是啟蒙教材,該書都可以稱得上構思巧妙,引人深思。

這本書讓我喜愛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點就是它把許多對人類有影響的觀點一一概括性的陳列出來,每一個觀點都取其最重要的部分獻給讀者。我總認為了解各種人的觀點是十分重要的,這能拓展我們的視野、促進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啟發我們思考。前人的觀點不一定正確,因此我們瞭解它卻不一定要認同它,關鍵是我們得對其對錯有自己的想法並提出自己的依據。書中就有總結前人觀點提出更正確的觀點的例子,書中介紹的德謨克利特斯就是總結了前人的“自然界事物都在變化”和“自然界事物都不會改變”的兩種各有道理的觀點,提出了“每一個事物都是由永恆不變的微小單元組成的”這一看法,從而把事物的變化歸結於像積木一般的這些微小單元的組合方式的變化。這和我們現在所普遍認同的原子論相吻合(但原子是可以分割的,而德謨克利特斯所說的“微小單元”則不是,但對於數千年前的人們,想到這裡已經是了不起的了)。可見,總結前人的觀點是有用且重要的。

小說在陳述各位哲學家觀點時採用的是時間順序,因為後出現的哲學家的思想往往與先前的哲學家的`思想有聯絡(但也有全新的觀點),有的是發展,有的是駁斥,我們可以在這本書中看到思想界的一場場攻守戰。本書以小說的形式來介紹哲學史(當然也可以說他是以介紹哲學史的方式來寫小說,但我認為他的主要目的還是介紹哲學史),其中的語言也十分貼近生活,而不會讓我們感覺哲學是一個玄妙之極、虛無縹緲的東西(就像我們平時認為的那樣)。主人公之一蘇菲是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從某天開始跟著一名不請自來的名叫艾伯特的哲學老師學習哲學,哲學的介紹內容便摻雜在艾伯特與蘇菲的信件和對話裡,她在學習哲學的過程中也有著與我們相似的困惑與想法。為了闡述那些較為抽象的哲學觀點,本書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其中有一個極其形象的比喻出現在書的前幾章:宇宙好比被魔術師從禮帽裡抓出來的一隻兔子,而我們則是這隻兔子上的微小的寄生蟲,所謂哲學家就是那些順著兔毛往上爬,想把魔術師看得更清楚的蟲子。顯然,這樣的比喻是必不可少的。

作為小說,它也很善於留懸念,它的結局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所以我開頭時說他構思巧妙,即使把所有艾伯特為蘇菲講的哲學內容去掉而換成蘇菲的日常生活,這也是一片不錯的小說。小說一開始就出現了一個名叫席德的人,席德的父親不斷寄賀卡與便條到蘇菲家託蘇菲把它們轉交給席德,並聲稱蘇菲是最適合把它們交給席德的人,蘇菲也經常拾到席德遺失的物品。這樣的事情接二連三地發生,而席德直到小說快結尾的時候才出現。那時艾伯特和蘇菲通過種種跡象已經發現了他們只不過是席德的爸爸為她寫的書中的角色,只存在於席德爸爸的腦海裡。在小說的最後,蘇菲和艾伯特逃出了席德父親的掌控。然而席德和他的父親呢?他們有沒有意識到自己只是這本書作者的心理活動呢?這樣的思考過程再進行下去就有些恐怖了:我們和我們周遭的世界會不會只是某位“上帝”的一些心理活動呢?這也是個引人深思的問題。而這個情節的設計也與書中所介紹的一位哲學家的思想有關,英國哲學家柏克萊就認為在人類的心靈之外不存在一個物質世界,而人類的感官則是自天主而來。藉助一些哲學家的奇妙的猜想能是情節變得新穎奇特,這樣的手段在電影中也經常出現,例如我們熟知的《黑客帝國》、《盜夢空間》等。

全書給了我一個重要的啟示:要時刻保持好奇心並勤于思考。書中指出我們不應該太習慣我們周遭的事物因而使我們缺乏好奇心,我們得花些時間來思考諸如我們存在的意義、事情對錯的評判標準、自然界的規律、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的問題。總之,我們可以胡思亂想一會,無目的地思考,不是看到一道題目然後完成,而是自己發現問題並嘗試解答。只有我們的好奇心能驅使我們去做這些事情,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些問題至關重要。但由於它們又不能讓我們得到一些特定的利益,我們往往不願意去想,而在這方面隨隨便便。我們總想做一些有意義的事,然而在此之前我們必須弄清楚什麼事情是有意義的事而什麼不是,你也可以在這方面處處以別人的標準為標準,那樣你的智慧用來幹什麼去了呢?追求利益與物質享受?我們以及貓、狼狗、豆芽菜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但即使我們有同樣的本能,我們顯然與一隻快樂的狼狗或者一株不知快樂為何物的豆芽菜是有區別的,你或許認為人類更強大,但如果和超級細菌、病毒對抗的話,全人類都不一定能勝利。到這裡如果再要找優勢的話,恐怕我們就能發現人類會思考了。思想成就人的偉大,不要讓思想臣服於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