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杏林春暖 傳承國粹---中國國醫節

  每年的3月17日是中國國醫節,中醫百年五次存廢之爭,歷盡滄桑,在聞名於世的中國國醫節背後,蘊含著一段艱辛的歷史故事。當時許多有志之士為了維護中醫,不讓中醫文化銷聲匿跡,不惜一切代價抗爭到底,後人為了感念這段歷史,最終有了屬於中國人的國醫節。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杏林春暖 傳承國粹---中國國醫節。
 

杏林春暖 傳承國粹---中國國醫節

  中醫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幾千年的歷史,為中華民族的健康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十九大重要指導思想理論強調,中醫文化自信是更深厚的自信,它比中醫理論自信、方法自信、技術自信更基礎、更廣泛。要用中醫夢建設健康中國來激發廣大中醫學子、中醫藥工作者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因此中醫人“國醫情”有其獨有的歷史使命、情懷和傳承。

守正創新、寓教於樂

  全省中醫藥大會以來,各中醫院攜手多所高校、中國小開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在全省掀起了學習探究中醫藥知識、傳承弘揚中醫藥文化的熱潮。帶領孩子們細讀中醫藥學的起源、形成和發展歷史以及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知識,聆聽了“神農嘗百草”“黃帝論經脈”等中醫藥文化歷史人物的傳說故事。組織中醫藥“非遺”進校園,組織“植樹節 育杏林 送健康”活動,“弘揚中醫藥文化,從“娃娃”抓起,讓孩子們在深入瞭解中醫藥知識的過程中樹立文化自信,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僅深受孩子們的歡迎,也得到了學校和家長們的支援和認可。

守正創新、以人為本

  針對社群居民,除中醫藥文化進課堂外,還組織中醫藥文化遊學。組織群眾參觀中醫藥文化館、辨識中草藥、製作香囊、學習八段錦、五禽戲、品嚐不同種類的藥膳。以“一人一事(古代名醫、真實事件)、一故一物(典故、文物)”等形式進行授課,並觀看了不同時期的醫家所使用的醫療器械。系列活動讓老百姓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受群眾歡迎。

  國醫節正值萬物復甦的春季,在這個生機勃勃的3月,但嶺南地區因其獨特的氣候特點,春暖花開雨水漸多,多風多溼,很多不適可能由溼熱邪氣導致。表現為頭重昏蒙、脘腹脹滿、身體困溼、大便黏膩,睡眠紊亂等。居家養護有以下常見方用以避風寒、防春燥、養脾胃。

  利水滲溼類

  五苓散(傷寒論):豬苓9g、澤瀉15g、白朮9g、茯苓9g、桂枝6g

  五皮散(華氏中藏經):生薑皮9g、桑白皮9g、陳橘皮9個、茯苓皮9g、大腹皮9g

  茯桂術甘湯(傷寒論):茯苓12g、桂枝9g、白朮6g、甘草6g

  補益類

  參苓白朮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蓮子肉500g、薏苡仁500g、縮砂仁500g、桔梗500g、白扁豆750g、白茯苓1000g、人蔘1000g、甘草1000g、白朮1000g、山藥1000g

  歸脾湯(重訂嚴氏濟生方):白朮18g、茯神18g、黃芪18g、酸棗仁18g、龍眼肉18g、人蔘9g、木香9g、甘草6g、當歸3g、遠志3g

  補養安神類

  酸棗仁湯(金匱要略):酸棗仁15g、川芎6g、茯苓6g、知母6g、甘草3g

  甘麥大棗湯(金匱要略):甘草9g、大麥30g、大棗10枚

  膳食類

  韭菜炒河蝦,養肝升發,能益臟腑,陰虛火旺或易上火人群請勿過量食用。

  韭菜炒雞蛋,溫中養血,補腎溫陽,益肝健脾。適合免疫力低,記憶減退、貧血等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