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語文教學設計教案6篇

教案是老師為了調動學生積極性預先整理的文字報告,教師寫教案時,一定都有著較強的能力,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語文教學設計教案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語文教學設計教案6篇

語文教學設計教案篇1

《琵琶行》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目的

學習詩歌,瞭解琵琶女和詩人的悲慘遭遇,從中體會當時社會現實的黑暗。

誦讀詩人描寫音樂的詩句,深切體會詩人描摹之精彩。

分析詩歌,瞭解本詩以音樂敘事的特點,把握文章縝密的結構。

教學重點

分析詩人描寫音樂的詩句,深切體會詩人描摹之精彩。

教學難點

分析詩歌,瞭解本詩以音樂敘事的特點,把握文章縝密的結構。

教學過程

匯入

由對聯“楓葉四弦秋棖觸天涯遷謫恨,潯陽千尺水句留江山別離情。”匯入。

作者簡況

1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以44歲為分界線,前期抱定“兼濟天下”之思,後期則“獨善其身”。

2 詩歌主張

“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義。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與元九書》)——詩歌的政治作用和社會意義。

“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與元九書》)——反映時事,為現實而作。

“唯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寄唐生》)——反映人發疾苦。

3 詩作《白氏長慶集》71卷,存詩2806首。

諷喻詩、閒適詩、感傷詩、雜律詩——分類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心能唱《琵琶》篇”——唐宣宗李忱題

誦讀《琵琶行》

1讀

(1)初讀,要求a、正確發音、斷句、體會其於詩句中抒發的感情

b、著重體會詩人對音樂描寫的段落

(2)再讀 “轉軸撥絃三兩聲——四弦一聲如裂帛”一段。

(3)三讀理清詩歌的敘事思路。

2品讀詩詞

(1)概括詩詞每部分的內容

(2)用現代語言描述白居易介紹的這段琵琶曲,並給予評述。

詩歌賞析

1詩歌首段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明確:首句交待地點、時間、事件,次句以景物描寫渲染人物心境(悲涼、悽楚、孤寂)以下幾句皆承此而來,“醉不成歡慘將別”,直接表述了友人相別的淒涼情景,“茫茫江浸月”更是一片迷茫、一片冰涼、一片愁緒,把別時之情傷託於眼前。“忽聞水上琵琶聲”,在沉寂之中飄來了渺渺之音,令人忘憂而喜。“主人忘歸客不發”,可見技高曲佳。詩人由述別情,寫悽景引出思管絃之情。又由“無管絃”、“慘將別”襯托琵琶曲佳,琵琶女技高。

2詩人聽到琵琶曲後的情緒如何?琵琶女的態度又如何?請用具體詩句分析。

明確:“暗問”“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詩人為琵琶曲所吸引而熱切邀請琵琶女(欣喜、迫切)。“琵琶聲停欲語遲”“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詩人以動作刻畫其作為女子的羞澀。

3詩人如何描摹琵琶曲的,請具體分析。

明確:從“轉軸撥絃三兩聲”到“唯見江心秋月白”,正面工描琵琶女彈奏琵琶技藝的精湛及樂曲所表現出的感情色彩。“轉軸撥絃三兩聲”調絃校音還沒有正式彈,但是已“有情”,正式彈奏,“弦弦”“聲聲”都表現出低沉抑鬱的情思,彷彿在講述“平生不得志”。隨著音樂旋律的發展,琵琶女把感情完全溶入彈奏之中,“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國中《霓裳》後《六么》”。指法靈活多變、樂曲內容的豐富和彈奏難度之大。從“未成曲調先有情”到“似訴平生不得志”,再到“說盡心中無限事”,既是琵琶女除錯核音、正式彈奏任情驅使,隨心所欲演奏的描寫,也是詩人從視覺、聽覺和感覺等角度作的層次分明的描寫。接著精細描述琵琶曲的旋律聲音

詩人描述大絃聲音粗壯,小絃聲音細小,先以象聲詞狀其音“嘈嘈”“切切”,再經比喻使之形象化“如急雨”“如私語”,大弦之聲與小弦之聲交遞進行,有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旋律起伏抑揚,聲音清脆圓潤,本是無形,卻訴之於視覺形象、聽覺形象。樂曲旋律不斷變化著:時而宛轉如花間鶯語,時而壓抑幽咽似冰下泉流,“冰泉冷澀”凝絕難通,不通而“聲暫歇”。旋律由舒徐流暢逐漸沉咽直至低沉停頓,此時音斷而意不斷,餘音嫋嫋,意味無窮。恰是“別有幽情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可就是在人們仔細玩味,低徊無限之時,那樂曲又是像“銀瓶乍破”“鐵騎突出”,紛繁多思的情感噴薄而出,樂曲由低谷推向高潮,激越雄壯。然而誰料正是積勢噴發,感情高亢激越之際,“四弦一聲如破帛”,樂曲嘎然而止,令人思之不及,又思之切切。

音樂是難以捕捉的,白居易卻藉助語言把它變成了讀者易於感覺的具體形象,他用生活中人人可以感覺到的聲音比喻各種不同的音樂節奏和旋律,他著重寫彈者和聽者的感情交流,不但寫有聲,還寫無聲,用樂曲休止時的餘韻來渲染樂曲的效果。

4請就琵琶女自述身世一節,具體分析其形象。

明確:

世人重色輕才:“曲罷曾教善才服”(強中之強),“妝成每被秋娘妒”(美中之美),“五陵年少爭纏頭”(色藝雙全),“暮去朝來顏色故”(年老色衰),“門前冷落鞍馬稀”。

商人重利輕情:“商人重利輕離別”——“夢啼幢淚紅闌干”,嫁作商人婦孤苦空虛而夢“少年事”,而夢中之景更增今日生活之可悲,故張弦代語,排遣愁緒,這正是“忽聞水上琵琶聲”一幕。

5詩人為何泣下最多?

明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詩人與琵琶女雖不是一個階層的人,但是兩人遭遇的感覺相似,同是盛極而哀的“天涯淪落人”,兩人雖是偶遇卻似知已。詩人在這段細述潯陽城的環境特點,雖未指斥朝政,卻語語不滿,字字牢騷,如此來表達鬱悶悲憤的心情,這恰好說明了為何詩人能夠深悟琵琶女所談之曲。琵琶女感我“此言良久立”,她在思何?同是天涯淪落人,詩人同情她,她亦憐惜詩人,兩人感情相通、相互瞭解,“更坐彈一曲”,“悽悽不似像前聲”,溶進了他的遭遇不平的憤懣之情,而詩人聽曲如聽訴自身遭遇,在極富感染力的樂曲中,他淚溼青衫,任情奔溢。

6小結

(1)秋夜送客聞琵琶聲 別情、悽景——無管絃

(2)江心對月賞琵琶曲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技藝精湛 樂曲美妙

(3)悄然聽訴身世苦 世人重色輕才 商人重利寡情

(4)同病相憐發感慨 同是天涯淪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識

這裡的(2)之樂曲表現著(3)(4)所包含的內容,(3)(4)實是對(1)(2)的補充。以曲事相合這是本文的特色之一,這一點變體現出詩歌結構縝密,照應緊密,情事相溶。

語文教學設計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瞭解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以及眾鳥紛飛的壯觀場景,體會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由衷讚美,感受人與自然、動物的和諧之美,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薰陶。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並能從“陸續”“展示”“繼續”“應接不暇”中任選兩個詞語造句。

3、理解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八、第十二自然段。

教學重點:理解文中描寫的大榕樹的奇特美麗以及眾鳥紛飛的幸福歡樂的景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課文第8、12自然段,理解並體會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由衷讚美和留戀之情。

教學準備:大榕樹、眾鳥紛飛的圖片和錄影片;

有關巴金和大榕樹的相關資料等。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瞭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試提出不懂的問題,自己解決。師生合作,明確下一步學習的內容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示課題:

自古以來,人們對幸福都充滿著無限的憧憬,都渴望擁有天堂般的生活。(板書:天堂)

問:你們知道什麼是天堂嗎?

今天,我們要去鳥的天堂觀光遊覽,這也就是第七課(板書:7、鳥的),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課下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下面我請同學談談你進行了怎樣的預習。(生可能談及關於生字新詞的解決,讀書等)

2、對於“鳥的天堂”,你已經有了哪些瞭解?還希望瞭解一些什麼呢?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生檢查朗讀課文的情況並請同學評議他們讀得怎麼樣?

(針對班級的具體情況,機動安排自由選讀沒有把握的段落)

三、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自由讀課文,思考:鳥的天堂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美麗、榕樹大,鳥兒多等;)

四、再讀課文,理清課文內容:

談話:巴金先生用他清新流暢的語言向我們描述了鳥的天堂的美麗景象。你們願意再讀讀課文嗎?

1、請默讀課文,看看你從課文中又瞭解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分別在書上做上標記。(給時間學生自讀自悟)

2、小組內交流: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同學在小組內可以互相幫助交流解決簡單的問題,也可以向別人介紹自己讀書自學的方法)

[此時應讓學生理清:作者兩次來到鳥的天堂,第一次只看到了一棵茂盛的大榕樹,第二次看到了許多的鳥。初步理解原因是去的時間不同(注意使學生知道經過深入學習後還會有新的理解)。課文重點部分是寫兩次所見到的景象。鳥的`天堂就是那棵大榕樹等。如果學生沒有談及這些重點的內容,教師可以用一定的問題引導:如課後的思考題1、2]

3、以小組彙報形式,全班交流:小組內沒解決的問題,也可以談談學生認為已經解決的但認為很有價值的問題。

課文寫了作者 次經過鳥的天堂,第一次只看到了 ,沒有看到 ,所以他認為 ;但當他再次經過時卻看到了 ,他感到 。

(1)(出示投影)填空:

(2)交流學生的質疑情況:

(在學生質疑時,教師肯定那些能圍繞重點內容提問的同學,對簡單的問題生生之間交流解決;或者根據學生實際予以提示:課文介紹的是“鳥的天堂”,我們提問應該圍繞重點內容:可以讀一讀書中描寫大榕樹的語句和關於“鳥的天堂”的語句,結合上下文來提出或設計問題)

(師生共同篩選較好的問題,教師將與課文重點部分密切相關的、比較有價值的問題,簡要板書在黑板上。教師要注意保護學生的積極性)

學生可能會出現如下問題:

1、朋友說這裡是“鳥的天堂”,為什麼我卻沒有看見一隻鳥?

2、為什麼“我”對鳥的天堂有一點留戀?

3、為什麼作者說“昨天我的眼睛騙了我”?

4、朋友說這裡是“鳥的天堂”,我的感受是什麼?

5、為什麼說“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6、為什麼說是“鳥的天堂”而不是鳥的樂園(或世界)?

7、“鳥的天堂”(或大榕樹)為什麼會成為鳥的天堂?

……

四、全班共議明確學習方向:

師:同學們提出來的這些問題,就是我們進一步學習課文所要解決的,可以把它們作為進一步研讀課文的一個學習目標。

1、談話明確學習的途徑:我們要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鳥的天堂的美麗景象,必須抓住寫大榕樹和寫鳥的這兩部分重點內容,並將這兩部分合在一起考慮。

2、鼓勵學生試針對自己學習的需要自擬學習方案。

3、交流展示學生的自擬學案情況。(教師在巡視時注意把握學生情況,選擇一份或幾份學案,師生共同進行修改和補充(如果生有困難,師給予提示:我們要讀懂課文,不外有這些辦法:可以讀一讀,動筆畫一畫,然後抓住重點詞句反覆讀一讀,反覆體會, 還可以邊讀邊思考,邊想象,與同學共同討論、利用資料等))

4、(出示學案):

師:老師這裡設計了兩份學習方案:(假設:如果學生的學習情況較好則出示將學案2與學案1調換順序的學案,逐步引導學生自擬。)

3、指名讀學案,說明:你可以用自己擬定那份學習方案,繼續研究你認為有價值的問題;也可以選擇老師給的方案,還可以參照老師的方案進行修改和補充。但教師更歡迎同學自擬學案。如果你們需要老師提供幫助,隨時可以向老師提出來。

4、自主選擇喜歡的方式自學或自擬學案自學(師統計學案的選擇或擬定情況,指導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學伴共同學習。)

五、學生自主探究(機動):

六、課後提示:

多蒐集一些資料,有助於我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練習把自己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讀出來,也可以展示你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第二課時

一、談話匯入新課:

(問好)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7課。

談話:上節課,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瞭解了課文內容並進行了初步的探究。今天這節課,我將和同學們一起繼續深入學習這篇課文,追隨巴金先生去鳥的天堂感受那裡美麗和諧的景象。

二、生自主學習。師巡視,提供幫助。(時間依生實際確定)

三、統計學案情況,以大多數同學的選擇組織交流。

??假設按學案(a)學習的同學佔多數:(要求學生在彙報時先說明自己喜歡的景象,讀找到的語句,並說明自己為什麼喜歡,適時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或介紹)

a:介紹大榕樹

1 大:許多棵 窄

葉:多、密、綠 (堆、簇、縫隙)

枝幹:枝上生根、數不清(投影,指出根、枝、幹、葉聯絡生長特點)

生命盎然:全部展示、顫動(看錄象)

2 有感情朗讀相關的語句。

①葉多②枝幹多③生命力強④作者由衷地讚歎(評價)怎樣讀好?(當學生談到第8自然段時,可以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試背誦)

3、師生合作敘述所喜歡的景象:

(投影)夕陽西下,燦爛的紅霞染紅了河水。我們的小船在寬寬的河面上靜靜地流動,遠遠地 小船漸漸前行,逼近了大榕樹,這次我 望著這株奇特的大榕樹,我不由得

b:匯入介紹“鳥”

朋友告訴我這裡是“鳥的天堂”,而我卻沒有看到一隻鳥,我感到 ;而當我在第二天再次經過時,卻感到

為什麼這樣說呢?請你仿照剛才我們敘述介紹大榕樹的方法,試自己學習一下眾鳥紛飛的情景。

1 、鳥多:到處、到處

大 小 花 黑 應接不暇

快樂:叫、飛、撲

(生談到哪兒就練習讀一讀,可以背誦第12自然段)

提問:你覺得在這裡鳥兒生活得怎麼樣?

(看錄象)我們一起來看看眾鳥紛飛的場面吧!

提問:你認為這個地方怎麼樣?

練習有感情地讀一讀這兩個自然段。

2、師生合作敘述所喜歡的景象:

朝霞落在了樹梢,朝陽照亮了河面,我們的小船又來到了“鳥的天堂”。起初 後來 接著 。我雖然注意地看著,但是 。忽然我看見了 鳥兒生活在這裡,真是

若b a

匯入:鳥兒幸福地生活在這個美麗的地方,讓我們感到了它們的幸福和快樂。而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卻是感到 。誰學習的是這部分請先來彙報一下。

處理(一)以後,詢問按學案(二)學習的同學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你還有什麼疑問?(處理為什麼會成為鳥的天堂等問題)

※然後練習用因果關係的句式回答問題。

c:最後結語下課。

??假設按學案(二)學習的同學佔多數:(彙報提出的問題,並說明自己是如何讀書解決的。相機進行朗讀的訓練)

1、指名小組彙報

榕樹 (同前)

鳥兒 (同前)

2、用因果句式,結合上面問題練習說話。(質疑)

※3、結合學案(一)的要求試介紹鳥的天堂的美麗景象。

結語:(看板書)

樹與鳥,鳥與水結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多麼生動活潑的畫卷呀!這裡不僅有樹的奇美,有鳥的歡樂之美,更有人與自然、與動物的和諧之美,所以這裡才是真正的天堂。讓我們共同努力,去創造更多的人間天堂。

作業:1、蒐集一些人與自然、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故事。

2、有興趣的同學讀讀巴金先生的原文。

3、有感情地朗讀文中描寫大榕樹和鳥的段落,有興趣的同學練習說一篇解說詞,介紹那裡的美麗景象。

語文教學設計教案篇3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瞭解《論語》和孔子,掌握常用的文言詞語

2、 理解前五則內容,能流暢地朗讀背誦課文

3、 感受古人的思想和智慧,感受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思想內容,能流暢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匯入激趣

由《論語》和孔子直接匯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

二、誦讀感知

1、 學生範讀,讀畢師生評點,明確文言文的朗誦要求

2、 教師範讀

3、 學生齊讀

三、研讀分析

1、“學而時習”章

(1)“學”指的是孔門弟子要學的功課——詩、書、禮、樂等,學這些科目,只懂道理行嗎?

不行,還要“時習之”,“習”是實踐,是練習,《〈論語〉十則》簡案,國中一年級語文教案《《〈論語〉十則》簡案》。拖得太久也不行,還要經常、按時練習。這裡的“學”與“習”有什麼區別?

好比游泳,先學道理,然後下水,等到學會了,會有什麼感覺?(說,高興,同“悅”)

(2)“朋”就是朋友,有朋友從遠方來,為什麼會感到快樂呢?(自由作答,適當引導與學習聯絡起來)

孔子有門徒三千,來自全國各地,來的時間也不一樣,有早的有晚的,孔子這句話是對門徒說的,有什麼用意?

(3)“君子”指的什麼人?孔子認為,什麼樣的人才配稱作君子?

(4)這段話都用了“不亦……乎”的句式,翻譯時要譯做“不也……嗎”

(5)這一則談的是什麼問題?

2、“吾日三省”章

(1)這段話是誰說的?“曾子”是什麼人?

(2)曾子說,他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講了三件事,同學們能把三句話翻譯一下嗎?(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來)

(3)學生翻譯,教師糾正問題

(4)講述“曾子殺彘”的典故,問,這個故事大致能照應哪句話?

語文教學設計教案篇4

○教學目的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多角度、按順序描寫景物的寫法。

③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感情,為理想而奮鬥的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課時安排

兩課時

○課前準備

①課前佈置學生預習課文,找出生字、生詞,在預習本上正確注音、寫字。

②課前佈置學生摘抄有關春的詩文,上課備用。

③老師準備錄音機、錄音帶、課件、微機或投影儀。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朗讀課文的方法,整體感悟課文內容,研讀春草圖,歸納分析其他春景圖的方法。

○教學設計

整體感悟

①導人新課

春天是絢麗的,她讓人目不暇接、心曠神怡。於是,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揮毫潑墨,描繪春天、歌頌春天。今天,我們也來學習一篇朱自清的散文《春》,具體感受一下春天的美好。

②教師配樂範讀課文

(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顯示)

[要求]a.朗讀時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

b.學生帶著問題聽讀課文。

[問題]a.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b.文中具體描繪了哪五幅春景圖?

c.具體抒發了作者對春天怎樣的感受?

d.你覺得春天還像什麼?你還能用別的比喻來讚美春天嗎?

聽讀之後,學生自由朗讀,討論明確三個問題。(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顯示)

研讀與賞析

[教師導學]l、2、3,小節

(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顯示)

[問題組]

①第1、2小節總寫了哪些景物?

②寫1、2小節有什麼作用?

③第3小節寫出了春草的什麼特點?

④春草圖中為什麼還要寫人的活動?

⑤想像一下,如果你是小草,在厚厚的土壤下等待了一個冬季,當春天來臨時,你會有怎樣的心理活動?偷偷破土而出會是怎樣的情景?

⑥說說“偷偷地”、“鑽”字用得好在哪兒?

(聽讀之後,四人小組討論明確六個問題。)

[明確](①③④⑥略)

②寫出了對春天的盼望;總領全文,引起下文,為下文繪春、贊春作鋪墊;用擬人的修辭將春天寫活了,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

⑤要用第一人稱小草的語氣,說出對外面的世界的嚮往,出其不意、衝破泥土的阻隔的驚喜。

[教師小結]

1、2、3段的主要內容、寫法。總結從四個方面來欣賞每幅圖畫:特徵;角度(順序);寫法;語言。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研讀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品味語言,拓展延伸。

學生自學第4—7小節。

學生運用老師指導的方法,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①說說自己最喜歡的圖畫,並說明原因。

②比較與春草圖的異同之處。

(從特徵、順序、寫法、語言、修辭方面比較)

③迎春圖與其他四幅圖之間有什麼關係?

④找出你認為寫得好的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想??

(四人小組討論明確三個問題)

[明確]②小題

名稱

特徵

角度(順序)

寫法

修辭

春草圖

嫩、綠、多、軟

由物到人

正面與側面結合

擬人

春花圖

多、豔、甜

由高到低

虛實結合

排比、比喻

春風圖

和悅

觸覺、嗅覺、

視覺、聽覺

多感官描寫

擬人、比喻

春雨圖

細密、輕盈

由物到人

由近到遠

動靜結合

排比、比喻

相同點: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都是把握住了景物的特徵,按一定的順序和角度,運用比喻、擬人等,語言生動,滲透作者對春的喜愛之情。

③其他四幅春景圖很好地襯托了迎春圖,為寫迎春圖作鋪墊。

④美句賞析

主要討論以下幾個內容:

a.句子中修辭方法的作用

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答案略)

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用比喻,寫花色的美,不直接說出紅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而用“火”、“霞”、“雪”來比喻,不僅使色彩更鮮明,而且激起讀者豐富的想像。

b.加點詞語的表現力(比較加點的詞為什麼用得好)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叫)著——“鬧”字不僅有聲音,而且有熱烈的氣氛,繪聲繪態,表現出一派明媚的春光,烘托出一片熱鬧的氣氛。

野花散在草叢裡(開)——“散”有“分散”的意思,寫出了野花之多。

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準確地寫出了薄煙的高度。

拓展延伸

①播放《春江花月夜》的音樂,學生閉上眼睛,想像構思,進行寫景片段練習。(口頭交流、學生點評、教師總結)

(過渡)大家筆下在春天一樣的美好,令人嚮往,春天帶給人萬千遐想,充溢著蓬勃的生機,但是“春歸如過翼,一去無蹤”,春天也是難以持久的,生命的奏也是短暫的,因此我們應珍惜青春,立志奮進。

②許多偉人在青年時期就已經立下遠大志向,卓有成就。你知道他們誰的事蹟?說說你的看法。

③你的理想是什麼?你覺得你的哪些努力已迫近了理想?

11春(方案b)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②③小題小組討論,回答)

「課堂小結」

偉人胸懷大志而又能矢志不移去開拓。“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讓我們以關漢卿的話為鞭策,珍惜花樣年華防止理想有奮鬥中閃光。

佈置作業

①繼續摘抄“春”的詩文,準備參加《春日融融》朗誦會。

②閱讀《春頌》,進行比較閱讀。

比較在感情、語言方面的異同。

點評

?春》是一篇詩意盎然的抒情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的主要特徵,描繪了大地回春,草木爭榮、生機勃發的景象,賦予了春以感情和生命。文章文質兼莢,適合朗讀,因此本教案設計了聽讀、齊讀、自讀、默讀等方式,採用以讀帶講的教學方法。

從教學目標上看,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設定知識、能力、情感目標,循序漸進,易於實施。

從教學流程看,用詩句匯入,富有內涵,極具感召力。整體感知、研讀賞析,問題設計由淺入深。更值得一提的是,沒有機械、繁瑣地逐一分析五幅圖畫,而是以春草圖為例,教給學生方法,讓學生自主討論學習其他圖畫;並設計了四幅圖畫之間的比較閱讀,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品味語言作為本課的學習重點,用讀一讀、議一議、說一說的方式,讓學生對語言有真切的體會。拓展延伸部分,安排聽音樂想像作文的練習,注意鍛鍊學生的想像力。用珍惜青春、理想的啟迪教育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薰陶。

語文教學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本課安排學生做摘抄,就是啟發學生多讀書,養成積累詞句的學習習慣,為今後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而朗誦會的設想,則是對語文學習的延展,深化語文學習成果。

總之,本教案貫徹新的教學理念,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創新的精神,可操作性強。

語文教學設計教案篇5

一、教材說明、分析:

本篇課文為國中語文第五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本節課的講授內容是第二課時的內容,著重講授"重複"、"對比"手法的運用。該篇作為魯迅的短篇小說名篇,具備了寫作賦形思維訓練中"起、承、轉、合"的寫作思路,作為短篇小說的典範之作。該課書首先要求學生進一步掌握小說的相關知識及對小說的簡單鑑賞分析,學會併力求掌握從人物分析推知小說主題的鑑賞原則,再通過後面幾課的學習,構建小說鑑賞的基本框架,具備小說鑑賞的基本能力,為以後學習、鑑賞,乃至創作小說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該篇小說中多次用到"重複"和"對比"的手法,熟練掌握這兩種手法對於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的提高勢必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1)瞭解、掌握小說的基本知識。

(2)情感目標:理解人物形象的複雜感情。

(3)重點:人物形象特徵及其形成原因。"重複"、"對比"手法的運用分析。

(4)難點:從分析人物到提升主題的思維訓練。"重複"、"對比"手法在實際寫

三、程式設計說明:

1、回憶舊知識,匯入新課:

問題1:我所認識的魯迅。(幻燈展示)

問題2:什麼是小說?小說鑑賞應注意些什麼?(幻燈展示)

2、點明學習目標和重點,進入新課。

3、講解"重複"和"對比"的含義。(不要求學生背下來)

重複:就是在寫作過程中選擇那些和自己的寫作主題、文章立意的主題資訊、性質、意思、情調相同、相似、相近的文章因素來進行謀篇、結構、構段、造句、行文,以增強表達效果的寫作手法。

對比:就是在寫作過程中選擇那些和自己的寫作主題、文章立意的主題資訊、性質、意思、情調相反、相對、相背的文章因素來進行謀篇、結構、構段、造句、行文,以增強表達效果的寫作手法。

4、找出《故鄉》中運用反覆與對比的地方。(看前四個自然段)

問題3:前三個自然段分別講什麼?

問題4:"我初到故鄉看到了什麼?想起了什麼?"(教師示範分析圖表的前一小部分,重複、對比的例子各一,剩下部分由學生獨立完成。)

問題5:試根據剛才的分析方法自己從文中選取材料分析"重複"、"對比"手法的運用。(教師根據學生情況做針對性指導)(旨在讓學生獨立體會、理解重複、對比手法。)

4、檢查、實際操作:問題7:請根據自己的

體會,自選內容,運用"重複"、"對比"手法寫幾句話(可以運用其中一種或兩種綜合運用)。(教師巡迴指導、點評)

5、小結:通過上面的講解分析和操作,我們瞭解了重複和對比手法的正確運用能增加文章的立意、表達效果,關鍵是在運用時首先要把握好文章的整體立意和主題內涵,選擇好要運用的材料物件的本質和主題內涵的相關、相似或相反、相對。這更多的是在以後的寫作實踐中加以運用,並在運用中仔細揣摩、體會。

6、作業佈置:(旨在把理論知識轉變為實際運用能力。)

分析下面這一幅對聯中重複和對比手法的運用。

語文教學設計教案篇6

教材分析:

本次習作要求採用“某某的自述”的形式,用擬人的手法來寫熟悉的事物,並且要能抓住事物的特點,展開豐富的想象,寫得體、生動。

教學要求:

1.讀懂例文《小鬧鐘》和《小溪流的自述》中的片斷,從中學到利用擬人化手法來介紹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的方法。並領悟到這樣寫的好處。

2.領會本次習作的要求,採用“某某的自述”的醒獅,用擬人的手法來寫熟悉的事物,並且要能抓住事物的特點,展開豐富的想象,寫的具體、生動。

教學重點、難點:

用擬人的手法進行自述。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蘇教版國小語文第七冊習作5-教案教學設計棒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讀懂例文《小鬧鐘》和《小溪流的自述》中的片斷,從中學到利用擬人化手法來介紹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的方法。並領悟到這樣寫的好處。

教學過程:

1.初讀例文,感知寫法。

自由讀讀兩則例文片斷,並思考:這兩篇習作分別寫的什麼內容?你覺得兩篇習作在寫作上最值得學習的是什麼?

2.互相交流

兩篇習作片斷最值得學習的是讓被介紹的事物開口說話,自己介紹自己,也就是用自述的方法來介紹熟悉的事物,是文章生動、有趣;

3.再讀例文,學習寫法

在齊讀例文,並思考:在自述時,可以寫那些內容呢?

讀後同座、小組交流

在用自述的形式介紹自己熟悉的事物的時候,可以從事物的形狀、色彩、結構、功能以及心理、願望等方面來寫。

4.明確要求,完成習作。

再讀讀例文的閱讀提示和例文後習作提示,進一步明確本次習作的要求:用自述的形式,選自己熟悉的事物,藉助擬人、比喻等手法,將習作寫的具體、生動、有趣。

5.自己確定寫作素材

教科書、 小書包、 課桌 、電視機電冰箱等等

6.生習作師巡視指導

7.相交流,修改習作。

完成習作以後,先請同學們分組討論,修改自己的習作,班級中交流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領會本次習作的要求,採用“某某的自述”的醒獅,用擬人的手法來寫熟悉的事物,並且要能抓住事物的特點,展開豐富的想象,寫的具體、生動。

教學過程:

學生練習習作,教師巡視。

講評。

標籤:教案 語文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