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高中政治老師教學反思

思想政治課在立足於“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要培養學生獨立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應變本事,解決複雜的社會問題。以下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高中政治老師教學反思,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鑑。

高中政治老師教學反思

高中政治老師教學反思一

一、深究考綱

在素質教育轟轟烈烈,應試教育餘音未絕的情景下,提高學生的成績依然是高中政治教學的重中之重。而大學聯考則是高中政治教學工作的試金石,我們的政治教學工作成效怎樣樣,較終要理解大學聯考的檢驗,所以要想使高中政治教學有成效,教師首先必須對當年大學聯考考試大綱進行一番深入的研究,因為《考試大綱》明確界定了大學聯考命題的範圍,具體到了所有要考查的知識點,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也有具體要求,同時對本事測試也提出了明確要求。僅有研究了大學聯考考試大綱才能使教師能夠準確把握大學聯考考什麼?怎樣考?才能把握好高中政治教學的重點,才能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少走彎路、錯路,做到有的放矢、對症下藥;其次,教師不僅僅要研究當年的大學聯考大綱,還要研究歷年大學聯考大綱,尤其是比較歷年大學聯考大綱的新變化,這樣便於教師從巨集觀上把握大學聯考命題趨勢,從而在教學過程中也進取的做出調整以適應大學聯考考綱的變化。再次,教師要研究考試大綱與現行高中政治教材一致之處、不合之處,要進取思考如何彌補現行教材中的空白之處。研究學生與考綱的要求還有哪些距離?怎樣彌補?研究教學與考綱的要求還有哪些不足之處?怎樣補救等。僅有這樣才能使高中政治教學工作到達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精鑽教材

作為一名教師要教給學生一碗水,自我必須要有一桶水甚至是幾桶水。高中政治教師要想上好政治課,自我必須擁有紮實的學科知識,必須能熟練掌握教材。一方面,作為高中政治教師要掌握每節會考試的重點、難點,要熟悉所教授的每一課的資料;另一方面還要熟悉教材的整體構架,即這冊教材是怎樣樣編寫的,它是以怎樣樣的脈絡為主線的,主要資料有哪些,分為幾大版塊,每個版塊有又具體的哪些資料構成。瞭解了這些以後,還要更深地拷問一下,編者為什麼要這樣編寫,他是為了體現什麼樣的教育理念,到達什麼樣的教育結果,需要採用什麼樣的教育教學方法等等。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上好教材,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我們還要熟悉新的課程標準。如果說新教材是我們的兵馬糧草的話,那麼,新課程標準就是這三軍的統帥,是指揮官。僅有了解熟悉了指揮官,熟悉他的指揮思想,熟悉他的作戰方法,我們才能有效地理解他是如何調動三軍作戰的。才能理解勝仗是如何取得的。所以,認真學習理解、熟悉新課程標準,對於我們教授好政治課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培養興趣

教學是教師教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學的過程,教學效果怎樣不僅僅與教師的教有關也與學生學有關,所以我們要想提高高中政治教學的效果,強調教師教好的同時還要關注到學生的學。對於許多同學來說,政治學科的理論性強,知識資料集中且枯燥乏味。許多同學是在大學聯考的壓力下,教師的驅使下被迫學習,缺乏學習的進取性和主動性,這樣使高中政治教學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要想提高高中政治教學效果就要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進取性和主動性。

1.聯絡實際學習理論知識。我們講政治不能只講理論知識,不能只給學生灌輸條條框框。如果只講這些東西,政治課就失去了趣味性,就會變得枯燥乏味,這樣的政治課同學們是不喜歡的,甚至課後也不願意多翻政治課本,導致政治教學效果不夢想。我們應當在講理論的同時結合實際,把理論知識與同學們身邊的實際情景和社會熱點問題結合起來,進取地引導同學們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去分析、解決同學們身邊的實際問題和社會熱點問題,使政治課變得生動活潑,使政治理論變成同學們分析、解決問題的一把鑰匙,使同學們深切的感受到學政治不僅僅趣味並且有用,僅有這樣同學們學政治才能由被動變主動。

2.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認識論角度來看,教學過程是學生主動認識過程,在這個認識過程中,知識和技能是認識的客體,學生是認識的主體,要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已成為教育界的共識。在我國目前的教學理論研究中,存在重“教”輕“學”的研究傾向;教學實踐中又缺乏有效的教學策略,致使學生的主體性仍然發揮不夠。不重視學生的教學,必然效果不佳,所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應引起我們的重視。這就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用自我的智慧進取探索問題,總結知識,使課堂成為師生共同的舞臺,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3.運用多媒體增加趣味性。多媒體技術的普遍運用,影響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使教學富趣味味性、啟發性、交流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效率。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較好的教師”,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把文字、聲音、影象、動畫融合為一體,聲情並茂地全方位地表達教學資訊,這比傳統的教學方法更直接,更有效,更能吸引學生進入主角,把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充分的體現了出來,變被為主動,提高課堂效率,增加政治教學的趣味性,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四、梳知識,建體系

許多人認為高中政治就是一門死記硬背的學科,其實不然。任何一門學科要想學好它,首先必須要記憶它的較基本的理論知識,記憶是必不可少的,高中政治也是一樣。但光靠對知識點的死記硬背是學不好政治課的。高中政治的知識點既繁又雜,要把這麼多知識點經過死記硬背放在頭腦中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即使背下來了,在應運相關知識解答問題時也很難及時從頭腦中又翻又雜的知識庫中提取出相應的知識點。那麼如何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下政治課的知識點,並做到在解答問題時運用自如呢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幫忙學生梳知識,建體系。教師既要求學生能夠準確、全面、細緻地掌握考點知識,又要求學生構建和領悟學科知識體系,同時教師也要恰當地確定核心概念,做好概念分級工作,研究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絡,揭示規律,把握原理,梳理觀點,構建學科知識體系。每一課、每一單元、每冊教材教師都要按照政治知識的內在聯絡構建出相應的知識框架,把看似散亂的知識點用知識間的邏輯線串起來構成政治知識的框架體系。這樣不管是學生對政治知識的理解、識記還是對知識的提取應運都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高中政治老師教學反思二

人們常說“經歷就是一筆財富”,我認為人的經歷再加上對這些經歷進行過充分深入的反思感悟後才真正算是一筆財富。異常是身為一名教師,對自我教學的反思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毫不誇張“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這個公式永遠是真理。在近8年的從教日子裡,我深深體會到高中思想政治課作為一門較為特殊的課程,表現為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更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而高中思想政治課理論性強,如何貫徹理論聯絡實際,舉例顯得尤其重要。能夠說舉例是一門藝術,舉例的恰當與否直接關係到每堂課的教學效果和最終的教學目的。為了更好地運用舉例這一教學手段,我認為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一、鎖定教育性

高中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即實現知識、本事、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目標的統一。高中思想政治課作為一門特殊的課程,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構成顯得更為重要,所以思想教育性是政治課教學的本質職能,這就要求課堂舉例時要鎖定教育性,始終把教育性放在首位。

如高中思想政治課中增設的必修模組《文化生活》,以學生置身於其中的文化生活為依託,引導學生了解生活中各種生活現象,獲得參與文化生活的基本知識和本事,包括如何進行文化鑑賞、提高文化修養、理解文化傳承、交融和創新的意義等,但最終的落腳點是教育引導學生深切感悟到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進取投身於社會主義精神禮貌建設,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活生生的例子使學生在感動中受到教育,暗暗下決心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一個脫離低階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國家的人。這堂課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中得到昇華,到達了預期的效果。

二、圍繞啟發性

教學過程不是為了舉例而舉例,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必須選擇精緻而具有啟發性的例子,這樣才能拋磚引玉,引導學生思維,啟發學生明白教師為什麼要舉這個例子,這個例子又是怎樣說明相關知識的,這樣才能在他們的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位教師在講到商品的概念時先從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入手,“平時送給好朋友的生日禮物是商品嗎?”“媽媽給你織的毛衣是商品嗎?”“那我們每一天享受的陽光和新鮮的空氣呢?”“還有一些發達國家出賣加工淨化後的罐裝空氣呢?”在一環扣一環的例子提問中,同學們興趣及高,進取思考,搶著回答,問題很快得到解決,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這一概念自然就牢記心中。

三、結合時代性

政治課永遠都具有時代性和前瞻性,國際風雲的變幻,經濟和科技的日新月異,社會的發展變化,資訊網路四通發達的今日為思想政治課供給生動而豐富的素材,這就要求教師在舉例時根據教材觀點結合一些國內外重大新聞材料,加強對學生進行政治教育,為政治課增添時代活力,有能增強政治課的理論說服力。如安徽劣質奶粉坑害兒童事件的暴光,我國海爾集團被世界品牌實驗室評為“世界具有影響力的100品牌之一”,中國加入WTO後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這些都可引入必修一《經濟生活》的教學中說明有關的理論觀點,同樣必修二《政治生活》的有關例子也可隨手拈得,象剛剛結束的六方會談,鬧得沸沸揚揚的聯合國改革,我國進行的轟轟烈烈的黨的先進性教育,只要我們有心,具有時代性的例子比比皆是。

然而這就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吃透教材,對所講的資料瞭如指掌,包括基本觀點、基本資料,以及涉及到的一些爭議觀點,都要準確把握,另方面在平常的生活中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留心收集各種資料,及時準確掌握第一手資料,最新觀點、經濟動態和有關數字、國內國外形勢的熱點問題和政治動態的最新訊息,新的政治法規及社會重大事件。

舉例這一教學手段的運用,不是多多益善,也不是蜻蜓點水,應當鎖定教育性,圍繞啟發性,結合時代性,除此之外還要科學準確、具趣味味性,促進互動等等。作為一名政治教師,需要學習的地方還很多,所謂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在今後的教學中要繼續努力,不斷探索,不斷反思,力爭使自我的教學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

高中政治老師教學反思三

社會在不斷提高,對人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適應這一要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當前,新一輪課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談幾點感受,以資交流。

一、徹底轉變教育教學理念,牢固樹立課標意識,充分發揮政治教材引領教學的功能。

課程標準不是簡單的教學標準,更是國家意志的體現。教材編寫、教學、考試、評價等各個教學環節的實施,都應以課程標準為依據。新的課程標準是新課改的旗幟和方向。本次新課程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它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要求以學生髮展為本,轉變學習方式,改革評價方式,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本事的培養。所以,貫徹新課改精神,我們廣大教師要徹底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教師要樹立起全新的教育教學觀念――“學生觀”、“教學觀”、“質量觀”、“評價觀”。觀念決定行動。僅有真正樹立起了新的教育理念,才能在教學實踐中貫徹課改精神,強化學生實踐,更新教學方法,改變教學評價,做到以人為本,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學生個性發展,培養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強的創新型人才。

教材的作用,絕不僅僅只是知識的載體,更應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種工具、一種途徑、一種方式。在教學中,教材具有引領教學的功能,是實施課程標準的基本工具。新教材的著眼點絕不僅僅是知識和技能的給予,而是把構成知識的過程體驗和獲取知識的本事培養放到了更為突出的位置。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學中,教師要儘量避免“呈現式”教學,多采用“引導式”教學。不要將知識直接呈現給學生,而要注重引導學生,讓學生自我去經歷知識的生成過程。在熟悉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礎上,結合世情、國情和學生實際,教師進行精心的教學設計,向學生供給案例、問題,創設情境,讓學生自我去思考、去體驗、去選擇、去解決,讓學生自我去確定是不是、能不能、該不該、值不值。僅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新教材具有的引領教學的功能。

二、堅持“三貼近”原則,使政治課永遠充滿濃郁的時代氣息和生活氣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用生活來教育,教育要經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而《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構建以生活為基礎的課程模組”,如我們的政治課此刻分為“經濟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生活與哲學”等模組。新的高中政治課程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息和生活氣息。所以,教師“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錮在書本上和屋子裡,要讓他們參加一些社會實踐,開啟他們的視野,增長他們的社會經驗”。

貫徹新課改精神,在教學中必須堅持“三貼近”原則,即政治課教學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思想政治教學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必須把回答和解決實踐中提出的重大課題作為教學的重要任務,堅持立足於世情、國情和學生的實際,讓學生了解世界的發展動態,知曉國家的發展狀況,把握自我的發展環境和存在價值。思想政治教學要充滿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氣息,反映生活本質,要使政治教學可親可信,深入人心,必須把教學深入到火熱的現實生活中去,尤其是學生的生活中去,僅有深深紮根於學生之中,僅有把握了學生脈搏,瞭解了學生願望,在此基礎上進行的教學才是進取主動的、充滿活力的、富有成效的。反之,脫離了時代,脫離了生活,脫離了學生的政治課就會是消極被動的,缺乏生氣的、面目可憎的。總之,在政治課教學過程中,“理論聯絡實際”這一樸素真理絕不應只是漂亮的裝飾,而應當真正成為我們行動的指南。總之,僅有堅持三貼近原則,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觀察、聯絡、分析、說明實際問題的本事,才能簡便愉快地構成對書本知識的綜合、遷移、拓寬和加深,從而到達我們預期的教學目的和要求。如在講到《政治生活》的民族和宗教問題時,結合時政熱點“西藏3.14事件”和“十一世班禪”等問題,佈置學生蒐集與西藏史實和班禪有關的資料――圖片、視訊、文獻等,在課堂上進行展覽和交流。“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經過這些實踐活動,讓學生深切體會到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和真實性,理解我國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實行的必然性及重要意義,不僅僅對課本知識有了形象記憶,對有關歷史知識、人文知識也是一種有益的補充。

三、實施開放式、誘導式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多采用“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方法,因其呆板、僵滯而被學生厭棄,導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新課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這就要求徹底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傾向,採用開放式、誘導式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貫徹新課改精神,教師必須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探索,變封閉型教學為開放型教學,變灌輸式教學為誘導式教學,不斷地探索並採用貼閤中學生實際的教學方式,強調師生共同活動,激發學生的情感和興致,從而使雙方真正領略愉快教學的美學價值。

首先,教師要研究學情,做到因材施教。學生目前的知識儲備如何、智力發展到了什麼階段、情感價值觀怎樣、生活環境如何等等,都是教師在授課前首先要了解的。僅有了解了學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加強教學的針對性,瞭解越充分,教學效果越好。

其次,教師要探索出新的教學路子和有效的教學方式方法,進取引導學生走自主、探究、合作、體驗的學習新路。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不能越俎代庖。教師要在誘導學生上下功夫。評價一個教師授課效果如何,不能看教師講得怎樣、板書怎樣,而主要看學生掌握的怎樣。如何誘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這是每個教師都要進行認真思考和研究的。進行開放式、誘導式教學,採用“活動教學法”是不錯的選擇。結合教材資料和學生實際,可組織學生開展一系列活動,如組織辯論賽、開展專題討論、進行社會調查、開闢時政論壇等。經過系列活動,能夠大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思辨本事和實踐本事。比如在學習《經濟生活》股票、債券、儲蓄等投資理財的知識時,能夠組織學生制定家庭理財方案。讓學生向家長調查家庭的經濟收入狀況,和家長商量如何進行最有效的投資,制定出一份詳盡的家庭理財方案。這一活動的開展,既培養了學生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本事,又經過加強和父母的溝通以及對家庭收入狀況的瞭解,增進了學生和父母的感情,增強了學生對家庭的職責感。

四、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和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在必須意義上說,教學媒體是引起教學變革的重要條件。多媒體教學手段,把文字、影象、聲音、動畫和視訊等眾多資訊集於一體,在視覺、聽覺上產生較為強烈的刺激,能夠充分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還能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靜態的知識形象化,無序的資料系統化,有利於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和記憶。總之,多媒體手段的恰當使用對於提高教學效果是大有裨益的。所以,以資訊科技手段的利用為切入點,進一步推進政治教學的課程改革,是政治教學教研的一個重要課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僅僅滿足自我原有的業務水平,而要不斷學習,不斷掌握新的技能和新的操作本事。僅有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現有教材、光碟軟體、音像資料、網路資料、新聞時政等資源,為教學服務,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總之,在新課改的滾滾浪潮中,作為教師,要牢固樹立課改意識,要準確把握新課標,吃透新教材,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育理念,運用教學新手段,掌握教學新方法,提高創新和實踐本事,以銳意進取的精神去迎接時代的挑戰,為推動中學政治課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作出自我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