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工作經歷

最美奮鬥者工匠的先進事蹟

最美奮鬥者工匠的先進事蹟


最美奮鬥者工匠的先進事蹟

奮鬥者的時代,最美職工工匠的事蹟。下面是本站小編跟大家分享的奮鬥者事蹟,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不久前中央宣傳部、全國總工會發布了王樹軍等2019年“最美職工”的先進事蹟。

他們都是平凡工作崗位上的勞動者,也是實現中國夢道路上的勇敢追夢人。苦心練就高超的技藝技能,攻克一個個生產難關,他們以堅守和奉獻,引領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社會風尚,成為萬眾矚目的人生偶像。

千錘百煉成絕技

1微米有多細?一根頭髮絲的1/60!1微米有多難?精密模具的製作一般是2至5微米,1微米精度的模具目前在市場上較罕見,而模具品質的優劣往往就在這1微米的差距上。

江蘇省無錫微研股份有限公司高階技師陳亮的拿手絕活,就是把模具精度控制在1微米之間。眼下,陳亮及其團隊正忙著與清華大學校企聯手研製用於國產大飛機發動機的超微細電加工裝置。

10多年來,他淬鍊匠藝、精益求精,從學徒工蛻變為技能大師、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國家級工匠,他參與國家863重點專案,攻克了一批技術難題,研發的新生產技藝甚至填補國內空白,獲得多項發明專利。

“技能成就夢想,奮鬥改變人生!”陳亮有些動容地說,他最感恩的是國家和社會對工匠的認可與尊重,這也是他精益求精、創新專研的最大力量源泉。

許紀平,中建七局總承包公司砌築工。在去年10月的第六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砌築工決賽上,他憑藉苦練的技藝和較高的理論水平一舉奪冠,成為技能大賽上唯一一名農民工冠軍獲得者。

許紀平的功夫,源自千錘百煉。“三皮一吊,五皮一靠;上跟線,下跟楞,左右相跟要對平”,拜師學藝期間,師傅耐心教,他用心學。經常是白天記下砌築要領,晚上獨自拎著瓦刀對著一堆磚塊練,拆了砌、砌了拆。擠、揉、刮、甩,一道抹灰工藝他練習不止百遍,一直練到整個砌築過程一氣呵成。就這樣反反覆覆很長時間,直到他熬紅了雙眼,磨破了雙手,渾身疼得無法沾床,師傅宣佈他出師了,成了能獨立砌牆的大工。

許紀平就這樣在12年裡從小工到大工,從所在專案開辦的農民工夜校學生,變成了為同行講授砌築專業知識的“老師”,最終成為全國性職業技能大賽冠軍。

“農民工只要肯學本領,也能成為優秀的產業工人。身為新時代的產業工人,我很幸運,也很自豪。”許紀平說。

苦心鑽研當專家

在山東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一號工廠,人人都知道首席技師王樹軍“膽子大”。王樹軍專門負責“修機器”,他經手的機器每臺都價值上千萬元,一旦損壞,將給企業造成巨大損失。有時候,修完機器他自己也常常後怕。但他知道,裝置有缺陷,給企業造成的損失會更大。

隨著機器服役時間增加,某加工中心的光柵尺頻發故障。光柵尺相當於加工中心的“神經系統”,15臺加工中心有45支光柵尺,故障率竟高達47%。邀請裝置生產商維修價格貴、週期長,嚴重影響生產。

“會不會是設計缺陷導致光柵尺損壞?”王樹軍的設想受到大家質疑:世界最先進的裝置怎麼會有設計缺陷?

王樹軍決心解決這個“頑疾”。整整一週,他滿腦子都是裝置原理圖,做夢都在翻資料、畫圖紙。在對照資料查詢問題時,他每次都需要鑽到加工中心工作臺狹小的底部。有時為了查詢一個問題,他在裡面一趴就是兩個小時。

功夫不負有心人,王樹軍找到了問題根源,設計出一套全新的氣密保護氣路,成功取代原設計,使裝置故障率由原來的47%降到1%以下,年創造經濟效益780萬元,更填補了國內空白,成為中國工人挑戰進口裝置行業難題的經典案例。

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計量中心高階工程師、高階技師黃金娟,紮根電力計量檢定生產一線30多年,苦心鑽研,不斷提升業務技能和創新能力,成為不可替代的專家型工人。

早在1992年,黃金娟參加全國電能技術比武,就自創“目測法”獲得“全國電力技術能手”,但早早成名並沒有阻礙她鑽研的腳步。她在專精業務的同時,還通過“勞模工作室”的平臺將自己的經驗、感悟梳理沉澱,取得了智慧化計量檢定系統、智慧化計量倉儲系統、計量SIM卡智慧管理系統等實用化成果20餘項,形成系列技術標準11項……

眼下,黃金娟又帶領團隊向著另一個更高的目標出發了。“我要繼續為‘中國標準’國際化運用執著追夢,向上而行!”她說。

勇挑重擔克難關

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全國機械工業突出貢獻技師……雖然只是一名看似不起眼的鉗工,魏紅權卻在職業生涯中獲得不計其數的殊榮。而這些,都來自他面對難題從不退縮、一路勇挑重擔攻堅克難的精神。

魏紅權是武漢重型機床集團有限公司中小件加工廠鉗工。他熟練操作車、銑、磨等多種精密加工機床,擅長機械零件的精密加工和各種刀量具的製造與修復。從業以來,他先後攻克了公司300多臺機床產品綜合精度超差而不能交付使用者的技術難題,參與完成國家及省市重大專案30餘項,創造直接經濟效益數千萬元……

在武重承擔中科院“九五”重大科學工程--直徑8米高精度地水平跟蹤機架轉檯的研製中,魏紅權採用平尺作縱橫和米字形相互校準的工藝方法進行刮研,確保了平面性精度達到國家計量標準的“0”級標準,該工程使我國在大視場天文學研究領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勇往直前不畏難,成就了魏紅權的不凡,也是很多大國工匠賴以成名的重要“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