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工作經歷

優秀醫生事蹟精選6篇

一份傑出的事蹟材料能夠發揮弘揚正氣,評選先進的效力,事蹟材料不僅可以為學術研究提供依據,也可以成為歷史教育的生動教材,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優秀醫生事蹟精選6篇,供大家參考。

優秀醫生事蹟精選6篇

優秀醫生事蹟篇1

餘琳歡(1995年生)——想家,但武漢更需要我

“病毒我不怕你,你快給我走開!”1月29日,餘琳歡在日記中給自己加油。從這天起,她有了一個全新的身份——浙江支援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醫療隊隊員。

凌晨3點上班,上午9點下班,連續工作10多天,這個25歲的姑娘聲音略顯疲憊。“疫情發生後,我每天都刷微博、看新聞,眼瞅著確診人數不斷增加,心裡又急又難過,當時就報名來支援。”沒過多久,餘琳歡便被選中。

入院後,餘琳歡與另外兩名護士照顧40多名患者。定時巡視病房、觀察生命體徵、上藥抽血補液……十幾天奮戰下來,如今的餘琳歡心裡有底、手下不慌。“戴著兩層手套,也能快速摸到靜脈抽血;穿上厚重的防護服,也不影響倒水送飯。”餘琳歡說。

2月14日,餘琳歡護理的兩名患者治癒出院,她非常興奮:“特別開心,這是我們團隊戰鬥的成果。”

最近幾天,餘琳歡明顯感覺許多患者變得更積極樂觀。“前兩天給一位大叔送藥,他突然說了句,你們都來了十幾天了,想家吧?等疫情過去,再來武漢我給你們當導遊。”餘琳歡鼻子一酸,卻還是露出微笑:“當然想家,但這裡更需要我!”

優秀醫生事蹟篇2

賀星龍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他在大學畢業之後主動放棄了留成工作賺大錢的機會,回到自己的家鄉當起了鄉村醫生。守著黃土,守護鄉親,一守就是18年。

賀星龍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當初,賀星龍考上了衛校,但三千多元的學費讓全家犯了愁,母親把家裡翻了個底朝天才找出302元錢。就在賀星龍以為求學夢要破滅時,善良的村民們伸出了援手,你家三十,我家五十,把他送進了學校。對此,他明白自己這輩子都與家鄉分不開了。能將自己的所學用於家鄉鄉親的生活中去,是他人生價值的體現。賀星龍十八年如一日,堅持不懈,將鄉親們的事情看作自己的事。他面對生活工作上的困難能夠堅持下去,努力克服,是自己的人生價值的得到了實現與昇華。

作為基層公務人員、組織工作者的我們,首先也要學會感恩。人民與政府信任我們,給了我們工作的機會,我們要珍惜這份工作。黨培養我們,交給我們知識與工作技巧,我們要懂得感恩,將自己的所有奉獻給群眾,就像賀星龍一樣,對群眾毫無保留,儘自己的最大能力,瞭解群眾真正的所想所需,站在群眾的角度上認真思考,爭取給民眾滿意的答覆。

組工精神還是不畏苦、不畏難的體現。基層工作常常是抹黑歸,頂月行,對此我們要學習賀星龍的不畏苦精神,紮根於群眾,不管環境的困苦,能夠堅持信仰,堅持群眾路線,只要時時刻刻想著自己的初衷,我相信不管多累多苦,大家的心裡都是甜的,都是幸福的。

賀星龍“80後村醫”感人的榜樣故事讓我再一次深刻地感受與學習了組工精神,今後的基層工作中,組織工作裡,我一定會樹立堅決的心,時刻謹記初衷,這樣才能在工作中踏踏實實,奉獻自己的一份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優秀醫生事蹟篇3

“鄉親們需要我,我也離不開他們”

“我原來工作的村衛生室有4名醫生,活不多,我們都覺得這裡更需要我們。”謝愛娥說,船上的日子確實很苦,2005年以前連電視都看不了,家裡的收音機不知道聽壞了多少臺。“開始幾年熬不住的時候也想過離開,可是鄉親們需要我,我和鄉親們的感情也越來越深,離不開他們了。”2002年,謝愛娥又被村民推選為村委會成員,分管婦聯和計生工作。

謝愛娥告訴記者,剛到船頭咀時,湖上常有大風大浪,讓她這個“旱鴨子”很不適應。“有時候一個浪拍過來,立馬渾身就溼透了,我就緊緊地把住船沿兒,一刻也不敢鬆手。之前那個皮質的藥箱落到水裡散了架,我就自己用木頭重新做了一個,到現在用了十多年還好好的。”記者注意到,只要一坐到船上,謝愛娥就始終把藥箱緊緊抱在懷裡。

如今,謝愛娥的兄弟姐妹幾乎都外出打工,哥哥一家人一年能賺上7萬元左右,而謝愛娥夫妻倆一年的收入還不到2萬元。她說,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政府能出錢把村衛生室再好好修繕一下,再給配備一艘專供出診用的小汽艇。“這艘船屋已經好幾年沒修過了,下雨天還會漏雨。”

“她就像我的親人一樣”

順著村衛生室的後門走出去,記者來到了村民段秀的家。段秀說,自己患有比較嚴重的關節炎,需要定期到村衛生室就診。今年洪湖水小,出門不方便,就乾脆把船靠過來住了,記者見到謝愛娥時,她正要去村民董繼財家。今年59歲的董繼財去年12月做了肺葉切除手術,恢復期需要定期打針吃藥,因為身體狀況不能來回顛簸,謝愛娥便定時送醫上門。今年洪湖大旱,水淺的地方,機船無法通過,她就從老鄉家裡借了一條更小的船,一路用竹篙杆撐了過去。謝愛娥說,為了挨家挨戶發放淨水藥品,她特意準備了膠鞋和探路棍,到了船過不去的地方就換上膠鞋,拄著柺杖走過去。

說起董繼財,還有一個小插曲。謝愛娥說,原本老董是堅持自己上門就診的,有一次該就診了卻遲遲不見人來,她便上門瞭解情況。原來老董因為在衛生室欠了賬還不上,不好意思再來了。此後,謝愛娥往老董家跑得很勤。

謝愛娥說,去年澇災、今年旱災,漁民的收成受了很大影響,欠賬總是難免的,可不能因為他們手頭不方便,就耽誤了給他們治病。在謝愛娥家裡,記者看到了她的記賬本,截至去年年底,沒收回來的醫藥費總共有11903元。這其中,還不包括由於一些漁民的遷移而留下的8000元死賬。而令謝愛娥感動的是,每到年底,漁民們總是給她送來自家養的魚,即使她一再謝絕,還是會有人趁她不注意的時候,悄悄把魚放在衛生室門口。

記者離開村衛生室的時候大約是19時。在返回岸邊的途中,天色漸暗,湖面變成黑漆漆的一片,記者乘坐的小船竟迷失了方向,在水上打起了轉轉。

6月9日20時左右,謝愛娥給記者打來電話說,洪湖下雨了,這會兒正在關窗戶呢。她說,之前洪湖也下了雨,但降雨量只有10毫米,洪湖水位還不高,船還是劃不起來,那也得出診呀。打電話時,她剛出完診回家不久……

優秀醫生事蹟篇4

時維萍,女,31歲,2010年6月畢業於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2013年12月進入康寧醫院參加工作,現為地區康寧醫院精十科醫生。從醫以來,她始終把精益求精作為孜孜不倦的追求,始終秉承“醫者為民,醫者愛民”的精神,全心全意服務患者,贏得了領導的認可、患者的讚譽、同事的好評。

在大家的印象中精神病人就是無緣無故打人、罵人,很多人都不想幹這個行業,她也有過猶豫和擔憂,但是當看到精神障礙患者得到救治歸於正常後,責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在精神科工作,時維萍深有體會:“要想為精神病人提供優質服務,不僅要表現在語言上,更主要的是體現在行動中,必須用心去服務病人,醫患之間不僅是醫生和病人的關係,更多的是朋友關係、親人關係。”

有一年秋天,時維萍例行查房,她看到一名病人坐在床頭瑟瑟發抖,問了護理人員才知道,衣服帶著不夠,病人家屬一時聯絡不到。時維萍知道住院的精神病人大多來自農村,患病後家庭愈發困難,因此,病人缺衣少穿的現象很常見。她回家翻出了自己的衣服,讓病人穿上,也動員科室職工把自己的舊衣服捐贈出來,接濟貧困病人。最讓大家樂道的是她的“激勵治療法”,精神病人大多不好動、不願動,為了幫他們早日康復,醫院多采用“工療”“娛療”等方法,時維萍常常讓一些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如拖地、掃地等,然後自掏腰包買些火腿腸、奶粉等食品給他們吃。其實,大家都知道她這樣做一方面是幫助恢復病人的自我生活能力,另一方面是為了給病人增加營養。她就是這樣堅持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堅守著他作為一名醫生的責任。

在平時診療中,她總是和顏悅色、輕言細語。遇到行動不便或無人陪護的患者,她總是會上前攙扶一把,幫助患者辦理住院手續,買來日用品送至病床前。有時還護送康復出院的患者到醫院大門外,殷殷叮囑注意事項,不知內情的人還以為是她的親戚。有時患者為了表示感謝,會邀請她一同吃飯或送禮品,但她總是婉言謝絕。從醫以來,她從未收過患者任何財物,更沒有以工作之便侵佔公共財物。長期在精神科臨床一線工作,時常無故遭受到精神病人的辱罵和攻擊,可她從不因此而冷落病人,始終做到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在時維萍的辦公桌上擺放著李大釗的格言:“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去做,不馳於空想,不鶩於虛事,而惟以真的態度作踏實的工夫。以此態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此態度做事,則功業可成。”她用這句話始終激勵自己,併為此不懈奮鬥。因地區精神衛生事業發展需要,2018年10月醫院成立了精十科,主要接診地區輕症精神障礙患者,這在地區乃至南疆都屬未開拓的“荒地”。當時醫院找到了時維萍,她爽快地答應了,她說我們年輕人此時不搏更待何時,於是她利用業務時間鑽研工作,摸索治療規律,很快適應了工作。

時維萍深知學無止境,沒有過硬的醫療技術,就不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因此,經常利用業餘時間刻苦鑽研專業技術,努力提高醫療服務水平,自參加工作以來從未發生過因技術問題引發醫療差錯事故,患者零投訴。在工作上兢兢業業、不辭勞苦,特別是醫院心理科成立後,在科主任的培養下,她既要完成自己份內的工作,又要協助主任提高科室醫療質量、處理科室行政事務,每天抽時間把年輕醫師的病例審查一遍,並將病人特別需要注意的問題用紙條寫好,夾在病例中,提醒主管醫師。工作忙時她住在科室,從未喊過一聲累,叫過一聲苦,也從未有過一句抱怨。

優秀醫生事蹟篇5

我是一名鄉村醫生。為周圍的鄉親們作預防保健,治病療傷工作。我拖著重度殘疾的雙腿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我不平凡的人生。我服務於社會,不僅沒有成為社會的包袱,相反我的人生卻是那樣的精彩。

1975年,一場蕭瑟的秋雨後,我不幸患上小兒麻痺後遺症,從此就再沒有站起來走過一步路。貧寒的家境,苦悶、彷徨、無助甚至絕望伴隨我度過了本該是無憂無慮,從滿天真與童趣的童年。

也許是命不當絕,上天雖然沒有給我一雙健全的腿腳,卻賜予了我能吃苦耐勞而又自強不息的好父母,我們真情無私的呵護,不向苦難低頭的可貴品質,還有那些好心村民對我的真誠鼓勵和開導,使我逐步走出了生命的低谷,特別是看書學習,驅走了我心中久積不散的陰霾,感受到陽光的明亮和燦爛。

一九八六年的夏天,我開始嘗試著自學。家裡有《小人書》和一本撕的沒有部首的《新華字典》。我就把《小人書》上的字一頁一頁的翻字典查詢,找到後把拼音標到《小人書》字的旁邊,然後一遍一遍的去讀。不到半年我就認識一千多字。之後,我借來舊課本開始按照課本學習。

這就是我自學的開始,從a o e開始念起,從一筆一劃開始寫起,從簡單的加減乘除開始算起。學習使我過於單調無聊的生活中有了樂趣,當然這背後要付出比常人成倍的努力和辛勞。

學習更給我打開了解外面世界的視窗,提供了對生存和生命進行深刻思考的營養,特別是我知道了許多殘疾人的人生經歷,貝多芬、保爾、張海迪,他們也是殘疾之軀,處境也非常艱難,但是他們沒有因為身帶殘疾就失去對生活的勇氣,沒有怨天尤人,沒有迷茫不振,沒有逃避現實,而是勇敢地直麵人生,昂起頭,挺起胸,自立自強,向命運挑戰,向不幸抗爭,他們的事蹟和精神,深深觸動著我,感染著我,並隨著我年齡的增長逐漸內化為我的人生信條:雖然身患殘疾,但也要奮發努力,爭取做一個有益於他人、有益於社會、不成為社會包袱、不成為家庭拖累的人。張海迪不是說讀書可以給人帶來生活和戰勝困難的力量嗎?那麼小小的我就要為了自身“站起”、改變命運而刻苦學習。就這樣,白日苦讀,夜伴孤燈,七年辛勤自學,我完成了從國小到高中的全部課程。

知識照亮我前進的航程,信念賦予我攀登的勇氣。1994年,我第一次走出鄉村,遠赴千里之外的省會石家莊,自費在一所醫學院跟班學醫。

我想做一名醫生,為老百姓治病療傷,服務於社會。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在石家莊學習了的三年裡,我沒有回過一次家。環境變化和身體殘疾給我帶來了許多困難,功課的壓力我要堅持頂住,迎頭趕上。日常生活中,上樓下樓、打飯打水、洗衣服、上廁所等一些瑣事,對於一個健全人來說是舉手之勞,可是對於我而言卻是何等的艱難。但我沒有在困難面前退縮,仍然以堅韌挺過每件難事,用微笑迎接每個黎明。

我的學習成績在全系也是很優秀的,教授們對我的經歷既感到驚訝又很是讚賞。驚訝的是我的自學歷程,讚賞的是我雖是自學,但成績卻一點也不比正式參加大學聯考學生的成績差。05—06我連續兩年被學校授予“優秀學生”的榮譽。

三年寒窗苦,不付有心人,我拖著癱瘓的雙腿,以一個跟班生的身份,圓滿完成了醫學大專課程的學習,留給老師和同學的是身殘志堅的感動和優秀的學業成績,留給自己的是沉甸甸的收穫和開啟人生新篇章的力量。

踏著香港迴歸祖國懷抱的腳步我也回到了哺育我成長的故土。

記得我剛回來就趕上夏秋季節時的腹瀉流行,這種病幾乎每年都會流行。原因就是個人衛生和飲食習慣的不良。鄉親們知道我回來了,有的人試著來找我看病。望著鄉親們那種期盼已久的眼神,我既是憐憫又是同情。他們太需要懂得醫學知識的醫生為他們服務了。我把帶回的藥品無償的分發給了已發病的人們,然後向健康人群宣講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腹瀉流行期間應注意的起居飲食。人們很樂於接受我的宣講。同往年比較,這一年的腹瀉發病率明顯的下降。

開辦診所,對於一個靠手搖三輪車才能出行的殘疾人而言,困難可想而知。辦各種手續的周折,特別是開始資金僅有500塊錢,所進的藥品數量少,品種單一,每週都得往十幾公里外的縣城跑一趟進藥,每趟都要花上半天的功夫。這裡的土路並不平坦,斜坡坑窪隨處可見。路上每逢斜坡坑窪都得使出全身的力氣,搖著車努力向前衝,因為只有靠這一點點的衝勁兒慣性才可能衝上斜坡,穿過坑窪,滑下來了還得再來一次甚至兩次三次四次,胳膊累得抬不起來,即使在冬天也累的渾身是汗,好多次趕上手搖車壞了,不管寒冷、暴雨還是狂風,就只能在路邊等,等著路過的好心人來幫忙推一推,或者給家裡報個信兒……命運是不公的,生活是無比的艱難,但是我沒有因此而流淚。當手搖車壞了,有人路過時我還是以微笑來邀請幫忙,決不把痛苦與無奈表露在外,因為我不願意在人們的同情中活著。

優秀醫生事蹟篇6

他是山西省大寧縣徐家垛鄉樂堂村一名80後村醫。18年來,他不分晝夜、24小時隨叫隨到,為28個村莊的4600名百姓上門服務,背破12個行醫包,騎壞7輛摩托車,出診次數17萬次並且免收出診費,瘋一般的男子騎著風一般的摩托穿梭在田野鄉間、窯洞炕頭。他,就是賀星龍,鄉親們口中的“摩托醫生”。

在賀星龍的身上,我看到了堅守。因為年少時的一個誓言,他紮根鄉村18載,縱使艱難困苦,他不曾退卻。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我們需要這樣的精神,信守我們當時在黨旗下莊嚴宣讀的誓言,履行入黨時做出的承諾。黨員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保持不斷學習的狀態,牢記“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意識,提升自己的黨性修養,用理論武裝頭腦,這些都是我們曾經在入黨申請書上許下的承諾。到今天,我們也必須保持這樣一顆赤子之心。如今我們學習黨章,為的就是踐行我們曾許諾的誓言做一名合格的黨員。

在賀星龍的身上,我看到了擔當。他不是一個合格的爸爸,兒女的生日他不曾出現,他不是一個合格的丈夫,生活的重擔全壓在妻子的身上,但是他是一個合格的醫生。病人、鄉親就是他的全部。醫生的仁愛,醫生的職業操守在他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同時他還做到了醫生以外的更多。幹一行,愛一行,黨員幹部需要擔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和促進公平正義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不做有損黨和人民利益的事。只要是為人民有利的事我們都要敢於去做,敢於擔當,敢於創新,敢於面對困難突破困難。特別是現在我國正處於脫貧攻堅的深水期,基層組織面對層層困難,我們需要賀星龍這樣的擔當精神,不服輸,不怕輸,所有的難題都會迎刃而解。

在賀星龍身上,我看到了奉獻。18年來他從賀星龍媽媽的兒子變成了鄰里28村所有人的兒子。鄉親們就是他的家人,他愛他們,把金錢、時間、精力所有的所有都傾注在鄉親們的身上,所以村民們離不開他。這樣的大愛,需要我們每一個黨員去學習,去靠近,我們黨,我們國家正是因為群眾的支援才走到了今天,我們更需要去緊密的團結群眾,讓群眾感受到愛。

世間多紛擾,面對日益浮躁的社會,我們需要沉澱下來,牢記當時我們入黨時做出的承諾,黨旗下莊嚴許下的誓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踏實做事,蠟炬成灰淚始幹,在平凡的崗位上發光發熱。這,就是我們黨員應有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