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黨建文案

教師疫情防控工作心得感悟

教師疫情防控工作心得感悟

篇一:

2月17日本是北京中國小開學日,因為疫情,延期開學後,各區教委、各校教師已做好準備,當日起,指導中國小生線上學習。市教委表示,堅決反對“線上滿堂灌”,那些不做篩選直接把線上資源甩給學生、機械照搬網課的行為,都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為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近期全國多地、多校、多所教育機構都“停課不停學”的開展了網路教學,指導學生學習、豐富學生寒假生活。然而,有些網上教學只是把課本內容簡單地搬到電腦上,按在校一樣排出“課表”,而且不顧學生是否具備網上學習的條件實行簽到打卡,增加了學生的煩惱和家長的負擔。而今,北京市教委專門發出通知,明確禁止學校直接把線上資源甩給學生、機械照搬網課的行為。應該說這是在“停課不停學”中做好“減負”文章的樣板,對各級各類學校和老師都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在“停課不停學”中做好“減負”文章,一是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對眾多學習資源進行必要篩選,合理設定網上課程,打破原有的“數學”“語文”“外語”“歷史”“生物”等課表式安排和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可結合防控疫情的基礎知識和防疫一線的英雄事蹟等,適當增加健康課程、感恩課程、運動課程等,以提高學生的防控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二是要針對一些困難學生或農村學生家庭條件不好、

沒有電腦、即有手機也因沒有Wifi而用不起流量或網速慢等實際,科學選擇授課載體,可以組織優秀老師通過當地的廣播、電視等媒體制作課堂教學節目,採用首播、重播方式覆蓋城市農村,保證城鄉孩子都能及時受到教育。對學生在學習中的一些難點,任課老師不妨通過班級微信群予以一對一的解答,以確保學習效果;三是要掌握線上學習與在校上課的不同特點,注重發揮家校協同的作用,把學生“抓”在手裡。老師要提高授課技巧以增強吸引力,並在家長配合下加強全過程監督、評價、反饋,確保孩子按時上課並及時完成線上作業,從而形成管理閉環,使“停課不停學”既不增加學生負擔,又收到最大化效果。

篇二: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蔓延,各地紛紛開展停課不停學的工作,但有些人不僅歪解停課不停學甚至進行偷換概念。

首先,有些家長認為停課不停學就是網上上課,網上直播。教育部相關有關負責人也迴應了:“停課不停學”不是指單純意義上的網上上課,其實只要是有助於學生身心發展的的內容和方式都可以。而我們通過這幾天的實踐也可以看到,我們網路平臺上有很多豐富的課程內容供我們學生學習,這也是對我們學生興趣愛好的一個提升。而現在進行的網路授課,只是一個初步認識,是讓孩子們有一個接受的過程,加深印象。

其次,有些老師也是很茫然,認為自己不會直播,所以就找一些好的資源去給孩子去分享,但是又擔心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不夠。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也在11號做出了相關回應:沒有要求每個教師都去錄課,可以共享相關優秀資源。確實這種方式沒有課堂教育具有約束力,但這確實也是家長和老師引導孩子提升自控力的一種方式啊!

最後,孩子們感覺這樣自己的學習時間太長了,又成了學習的機器了。對此教育部也規定合理安排孩子們學習的時間,不要讓孩子們整體忙碌在上網課與刷題做作業之間,相反,我們更應該從生活和情感上教育孩子從這場戰“疫”中學習怎樣去對待社會,對待生活,對待自己!同時,我們也應該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讓孩子們健康快樂的度過這個有非常意義的假期。

篇三:

新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生活的節奏,各行各業都受到疫情的影響。教育行業的影響是我們所不能忽視的,老師是辛勤的園丁,學生是祖國的希望,為了保障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教育部發聲,學校要延期開學,並提出停課不停學。

但在執行停課不停學這個概念中一些學校師生卻出現了偏差,出現了必須老師開通直播課、寫生、、學生在家看的情況,姑且先不說效果如何。寒假本來就是讓學生和老師在假期之際調養生息,更好的備戰下一個學期的學習,正值新春佳節,同樣也是讓學生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好時機,我們不能因為疫情延期開學,打亂師生的寒假節奏,把假期搞得比在校學習還緊張。

停課不停學,不僅是上網課,更應是保障學生正常學習的方式,強行網上直播課,一方面會增加師生負擔,另一方面對家長的生活和工作的節奏也是一種打亂,因此我認為更好的執行停課不停學需要學校、老師、家長的三方面的配合才能更好的在疫情期間,為學生保駕護航。

學校層面,應根據校方自身實際制定出比較科學的學習方案,能起到總的指導作用,讓老師和學生都有一個明確的教學與學習方法,而不是上網課,開直播。

老師自身層面,更應肩負起社會的責任,有初心和使命感,在國家危難之際,彰顯教師風采,雖然放假不能上班,在家一樣可以工作,針對自己的學生要每位學生都考慮到,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在疫情期間做好傳道受業解惑。

家長層面更應該,戒驕戒躁,聽從學校合理安排,不盲目的為學生增加負擔,對孩子的心靈健康成長進行開導,為孩子的健康生活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