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黨建文案

2023脫貧攻堅心得體會模板6篇

在職場中寫心得不僅鍛鍊工作能力還提升工作效率,保持獨立思考,才能寫出對他人有影響的心得體會,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2023脫貧攻堅心得體會模板6篇,供大家參考。

2023脫貧攻堅心得體會模板6篇

2023脫貧攻堅心得體會篇1

在河南省近期召開的一次扶貧會議上,記者拿到一組資料:抽樣調查顯示,河南省每個月在村裡住20天以上的駐村工作隊隊員只佔26.85%。現實中,有的地方扶貧駐村工作隊隊員作風不紮實,村都不住,何談精準扶貧。

類似現象在很多地方都存在。例如,今年以來,湖北省黃石市56名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因精準扶貧不力被“召回”;廣西防城港防城區10名領導幹部,因在落實精準扶貧識別工作中識別精準度不高,嚴重影響精準扶貧工作進度被問責等。

近年來,各級政府在脫貧攻堅上傾注的精力、出臺的舉措、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也要看到,“抓而不實、扶而不準”的現象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有些部門和領導幹部,仍然習慣於做面上的扶貧,扶貧講話說“精準”,用的招還是“漫灌”。

這些問題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源於責任落實不到位。有的地方上動下不動,市縣黨政領導重視,其他領導一般重視,部門領導忽視,一些鄉鎮幹部則沒當回事,缺乏應有的責任感、緊迫感;有的地方僅滿足於會議開了、要求提了、檔案發了,但精準扶貧工作不深入、不具體、不落實;有的地方還是習慣於以往的套路,缺乏精準扶貧新舉措。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切實促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落地生根尤為重要。打贏脫貧攻堅戰,空喊口號、胸中無數不行,搞“大水漫灌”、“手榴彈炸跳蚤”也不行。各級政府部門應在扶貧物件、專案安排、資金使用等“六個精準”上想辦法、出實招、見真效,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

2023脫貧攻堅心得體會篇2

小康不小康,關鍵在老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途中,最讓全國人民關注是近1億貧困群眾的脫貧致富之路。近年來,我國扶貧開發取得顯著進展,同時也面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實行精準扶貧,確保扶貧到村到戶。”這兩句樸實的話,出自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傳遞出國家扶貧開發方式創新轉變的新思維、新思路。

“三農”工作的一個難點是扶貧,做好扶貧開發工作,也是深化農村改革,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程序中不容忽視的重要一部分。但是,完成新一輪扶貧攻堅任務,僅靠原有的單一措施、常規手段,已難以適應農村改革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必須以改革創新思維與精神,提高扶貧工作的精準性、有效性、持續性。

以改革創新精神與思維實現精準扶貧,就要積極拓展扶貧方式與方法。既要實打實地落實扶貧責任,因材扶貧,宜農則農,宜商則商,更要端正導向,完善思路。要把扶貧開發與落實農村改革各項任務結合起來,尋找土地確權和土地流轉中扶貧開發的有效模式,探索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中精準扶貧的有效措施,豐富農村金融改革支援扶貧開發的內容方法,走出一條有特色、更見實效的扶貧開發新路子。

精準扶貧,就要結合培育現代產業和特色農業發展,把產業扶貧作為貧困群眾脫貧增收的一個主要方向。脫貧的關鍵是增收,農村增收的未來方向是現代農業培育和農業產業化發展。產業扶貧,既要找準當地農業優勢資源,發展地方特色產業,實現產業發展與生態改善的有機融合;更要有效利用現代農業和產業發展引進的科學技術、新理念新思維,發揮產業帶動支撐作用,促進貧困群眾增產增收、提高素質,形成扶貧工作新態勢。

誠然,從粗放型扶貧走向精細化扶貧,需要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這就意味著扶貧工作者要用好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一招”,創新工作思路、工作機制、工作方法,邁開雙腿走進千家萬戶,傾聽他們的意見;敞開心扉面向一村一戶,制定具體的方案。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只有這樣,才能打好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實現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的目標。

2023脫貧攻堅心得體會篇3

戰疫鬥貧,人才為要。贏取“雙場”作戰全面勝利、有序有力推動復工復產、促進經濟社會穩步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在戰疫鬥貧中,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組織和集聚一支素質高、能力強、技術硬的人才隊伍,釋放人才技術、智力、資源等優勢,為戰疫鬥貧提供堅實人才保證。

強化政治引領育人才。在戰疫鬥貧的鬥爭實踐中,一大批院士、專家等優秀人才無畏前行、勇於擔當、無私奉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矢志報國的家國情懷、砥礪了務實奮鬥的時代精神、展現了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優秀人才在“雙場”作戰中的感人事蹟,為我們做出了榜樣,成為感召人們奮進前行的力量。堅持在人才隊伍中開展“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開展學習典型人才的宣傳與學習,教育引導人才樹立家國情懷,自覺對標先進典型,汲取成長前行的精神力量。堅持發展所需、事業所要,有針對性地結合醫療事業、鄉村振興等方面的人才需求,制定個性化“培養選單”,加大人才培育投入,為保障事業發展、推動社會進步輸送源源不斷的優秀人才。

強化擔當作為用人才。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無論是奪取抗擊疫情勝利,還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都需要更多優秀人才擔當作為、發揮作用。改進完善集聚人才的體制機制,完善人才培養、使用和評價和管理等全方位的配套機制,做到以事業留人、環境留人、機制勵人,凝聚戰勝疫情、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與合力。要樹立旗幟鮮明在完成急難險重任務中發現、識別和使用人才的導向,通過把人才放在疫情防控一線、脫貧攻堅前沿進行錘鍊,及時把政治過硬、敢於鬥爭、成績突出的人才發現出來、使用起來,引導人才涵養想幹事、敢幹事的自覺,增強會幹事、幹成事的本領,為“雙場”作戰築牢人才基石,凝聚獲勝力量。

強化關愛激勵聚人才。“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黨內和黨外、國內和國外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鬥中來。”只有關心人才、珍惜人才、愛護人才,才能讓更多優秀人才集聚,在“雙場”作戰中更好發光發熱。注重挖掘、總結和宣揚優秀人才先進事蹟,營造尊重人才、崇尚人才的良好社會氛圍,增強他們的職業榮譽感、自豪感、獲得感。更加關心關愛投身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一線的人才,及時傾聽他們的心聲,瞭解他們的工作情況,解決他們的問題困難,解決日常生活、待遇補貼、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後顧之憂,從而吸引更多人才投身“雙場”作戰前沿,凝聚起戰“疫”鬥貧的強勁人才力量。

2023脫貧攻堅心得體會篇4

近日,通過集中學習扶貧脫貧的系列重要論述,收穫很大、體會很深,加深了對我國脫貧攻堅戰的深刻認識,提升了對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優越性的高度認同,進一步強化了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

(一)脫貧攻堅的成就令人震撼。事實勝於雄辯。幾組數字就能生動展現黨的十八大以來的脫貧成就。我國貧困人口從2012年年底的9899萬人減到2019年年底的551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降至0.6%,連續7年每年減貧1000萬人以上。2013年至2019年,832個貧困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79元增加到11567元,年均增長9.7%。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純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30.2%。今年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後,我國將有1億左右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幫助這麼多人脫貧。

2020年,我有幸跟隨領導分別到寧夏固原和雲南墨江進行了扶貧調研,實地感受到了脫貧攻堅戰取得的巨大成效。拿固原來說,昔日“西海固苦甲天下”,曾被聯合國糧食開發署列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千溝萬壑,黃土漫天,十年九旱,顆粒不收,農村飲用水只能靠“母親水窖”工程捐助修建水窖,蓄集雨水。如今,固原市農村自來水入戶率達到95%以上,昔日荒山已經變成滿山的綠樹和青草,地區生態環境大大改善。經過二十多年,如今一個全部由搬遷移民組成的閩寧鎮,已經成為6萬多人口的“江南小鎮”,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6年的不足500元,增加到2017年的11976元,增長了22.8倍。這樣的扶貧奇蹟只有在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發生。

(二)堅定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和信念。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是必須如期實現的,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脫貧攻堅戰不是輕輕鬆鬆一衝鋒就能打贏的,面臨的困難和挑戰非常艱鉅,決不能鬆勁懈怠。目前,全國還有52個貧困縣未摘帽、2707個貧困村未出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未全部脫貧。雖然同過去相比總量不大,但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最難啃的硬骨頭。

今年是脫貧攻堅戰最後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響,勢必是嚴峻的挑戰。疫情對貧困群眾外出務工、產品銷售、產業扶貧、扶貧專案、春耕生產等,都會造成很大的困難和影響。脫貧攻堅工作艱苦卓絕,各省區市都層層簽了軍令狀。加強領導、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提出明確要求,指明瞭方向,也堅定了信心。相信在社會主義制度“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保障下,在廣大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如期實現脫貧目標,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

(三)扶貧脫貧永遠在路上。2020年以後,隨著我國現行標準以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絕對貧困將暫時消除,但相對貧困將長期存在,扶貧脫貧工作仍然不能停步。就相對貧困現象,至少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城鄉差距、區域差距巨大。我國貧困地區和農村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農村,就必然受到城鄉和區域兩種差距的負面影響,再加上自然和歷史條件的嚴重製約,突出了相對貧困問題的嚴峻性、複雜性。二是脫貧後重新返貧現象難以避免。有的脫貧戶雖然實現了“兩不愁三保障”,但穩定脫貧能力還沒有形成,一旦遇上疫情、災害、病故、意外等特殊情況,很容易重新回到絕對貧困狀態。三是現行貧困標準會不斷提高。我國目前現行貧困標準是2016年定的人均純收入3000元人民幣,按每年6%的增長率調整測算,2020年約為4000元。此外,還有“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五個一批脫貧標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後,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貧困標準將會不斷提高,也會出現低於貧困標準的貧苦戶和貧困人口。

要鞏固扶貧成果,實現真正脫貧,就必須打破“扶貧—脫貧—返貧—再扶貧”的惡性迴圈,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既要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又要因地制宜,針對貧困發生的原因和存在的問題,形成產業扶貧、金融扶貧、技術扶貧、資訊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文化扶貧、減災扶貧、醫療扶貧等解決相對貧困的多層次支撐和保障體系。

2023脫貧攻堅心得體會篇5

脫貧攻堅中隱藏的問題好比“地雷”,若不能徹底排除就難以保證脫貧成效,貧困群眾就會隨時有返貧危險。因此,為基層幹部設定主動暴露問題、不予追究責任“視窗期”,讓幹部不“埋雷”而敢“排雷”,能確保脫貧成色更足。

劃出“紅雷區”,鼓勵幹部敢“自排地雷”。當前,脫貧攻堅已到了扛雷衝鋒、短兵相接的決戰時期、關鍵時刻,“兩不愁三保障”、農村飲水安全、產業發展等民生問題突出,各級督查檢查多,一些地方動不動就“秋後算賬”,導致部分幹部因“怕問責、怕劍掉下來”而對存在問題“不好說、不敢說”,故而隱瞞問題、“自埋地雷”。設定“視窗期”,鼓勵幹部“開啟天窗”,除違規違紀違法問題外,只要幹部主動“晒出工作問題”,一律不予追究,若視窗期後,對於該暴露卻未暴露問題的、有意遮掩和瞞報漏報問題的,一律嚴肅追責,以此避免幹部“自埋地雷”,鼓勵敢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狠勁“自排地雷”。

扣緊“責任鏈”,促進幹部勇“扛炸藥包”。____強調,“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打贏脫貧攻堅戰既是我們黨對人民和歷史的莊嚴承諾,也是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肩上的一項政治責任,必須形成“千斤重擔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的格局,分層分級簽訂責任清單、責任狀,明確工作職責,建立起“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責任體系,“解剖麻雀”式地分解任務,倒逼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履職盡責、幹事創業,勇於到脫貧攻堅主戰場去一錘接著一錘敲,一雷接著一雷炸,以“任爾東西南北風”的韌勁堅決炸燬貧困“堡壘”。

緊盯“監視器”,倒逼幹部勤“當爆破手”。“地雷”排除來了,若不能妥善處置,擱在一旁也存在很大的風險。抓好問題的整改,是檢驗廣大黨員幹部的“試金石”。要突出問題導向,深入開展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堅持既“督”又“戰”,針對易地扶貧搬遷、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教育醫療住房和飲水安全“3+1”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結合考核反饋和巡視、巡察、督查等發現的問題,各級建立“同步臺賬”、推進“同步銷號”,邊查詢問題、邊暴露問題、邊剖析問題、邊解決問題。“視窗期”後如還發現問題則進行“雙問責”。以此倒逼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勤“當爆破手”,及時解決問題,確保真脫貧、穩脫貧。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若能壓擔子的同時傳授方法,問結果更重過程,引導幹部知錯就改,為幹部營造“潮平兩岸闊”的“視窗期”,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定能“風正船快”。

2023脫貧攻堅心得體會篇6

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立足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實際,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重大戰略部署,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承諾如金,戰鼓催人”,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目前距收官只剩不到8個月的時間。面對“任務更重、要求更高”的複雜形勢,廣大黨員幹部要站出來、頂上去,切實增強自身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保持戰略定力,發揚連續作戰、奮勇拼搏的韌勁和毅力,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zhen”力量。

查詢問題、補齊短板,為脫貧攻堅注入“診”力量。雖然全國脫貧攻堅形勢持續向好,但也需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國還有500多萬貧困人口,部分貧困村和貧困縣仍未摘帽,且大多為“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其幫扶難度可想而知。“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面對“最難啃的骨頭、最難渡的險灘、最難攻的碉堡”,廣大黨員幹部要牢固樹立“不到最後一刻,決不鬆一口氣”的工作信念,瞄準各地在脫貧攻堅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下大力氣進行全方位、多角度診斷,列出問題清單,並逐項施策予以整改。各級黨委和政府需壓實責任,分級實施掛牌督戰,較真碰硬督、拼盡全力戰,對標脫貧標準逐村逐戶、逐人逐項解決問題,確保一項一項整改清零、一戶一戶對賬銷號,切實把短板補齊,把基礎打牢。

堅定信念、鼓舞民心,為脫貧攻堅注入“振”力量。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脫貧攻堅亦是如此。如期實現目標任務本就不易,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更為脫貧攻堅帶來了諸多新的挑戰。在戰疫和脫貧雙線作戰的考驗下,個別黨員幹部思想上出現鬆勁懈怠苗頭,有的想要“鬆口氣、歇歇腳”,對鞏固幫扶成果、謀劃長遠發展敷衍應付;有的心浮氣躁,發錢發物“一發了之”、低保兜底“一兜了之”、產業入股“一股了之”……值此關鍵時刻,廣大黨員幹部需杜絕“等靠拖要”心態,要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以振奮士氣、鼓舞民心,在不斷提高自身政治站位和思想意識的同時,加強對人民群眾的宣傳教育,進一步激發人民群眾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如此方能在擔當作為中當好群眾的主心骨,確保脫貧成效穩中有進,讓群眾的生活更有盼頭、有奔頭。

沉下身子、腳踏實地,為脫貧攻堅注入“真”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真抓實幹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是我們事業幹出成效的重要保證”。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如不落到實處,下再大功夫也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全國各地貧困情況迥異,家家戶戶都有各自特殊的實際困難,廣大黨員幹部要真正沉下身子、穩住步子,深入貧困戶家中,在深談細聊中紮實搞好調查摸底,找準找實致貧主要原因,進一步創新扶貧思路和方式方法。“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廣大黨員幹部不能蜻蜓點水、淺嘗輒止,更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晒網、神龍見首不見尾,而是要一以貫之、久久為功,腳踏實地幹、團結群眾幹,著力解決好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兩不愁三保障”問題,以“釘釘子”精神將脫貧攻堅進行到底。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