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黨建文案

退休老黨員慶祝建黨90週年徵文演講

退休老黨員慶祝建黨90週年徵文演講

退休老黨員慶祝建黨90週年徵文演講

我是有50多年黨齡的退休老黨員,退休後在XX農村安家落戶。作為一個共產黨員,我認為,一個人的工作可以退休,但一個人對黨的事業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只有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才是有價值的人生。我決心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新農村建設中,起模範帶頭作用,為黨旗增光添彩。

為了帶領鄉親們致富,我帶頭飼養了1000只小雛雞,辦起家庭養雞場。一個週期(500天)下來,盈利了3500元,給鄉親們做出了榜樣,併為村裡辦集體養雞場摸索了經驗。

村裡籌建養雞場,我就忙著幫村兩委搞論證、寫規劃、跑立項。很快建起了存欄10餘萬隻雞規模的養雞場,並親自參加了養雞場的管理工作。聘請了省家禽研究所所長盧正平教授當顧問,採用科學養雞,雞場很快實現了孵化、育雛、飼料加工、飼養、生產銷售一條龍,從而帶富了一方。我村在全縣第一個興建了小康樓居民區,鄉親們從此步入了小康的行列。

改革開放,家鄉鉅變。我和鄉親們一起搬進了別墅式的小洋樓,過上了富足的小康生活。我置身於農村大變革的浪潮之中,我深深感受到,改革開放的熱浪向我撲面而來,湧現出來的如雨後春筍一般的新人新事,猶如那蒙山上漫山遍野盛開的爛漫鮮花,使我應接不暇。我感奮不已,夜不成寐,就拿起筆來,採用寫通訊報道這種特種方式,,採摘朵朵“鮮花”獻給黨,獻給社會。我訂了一個稿本,在扉頁上寫了這樣兩句話用來時時激勵自己:用靈敏的觸角去捕捉最有價值的資訊,用第三隻眼去審視社會人生。我便騎上自行車,走村入戶,調查採訪,開始了我老年人生的又一個新里程。

在不大長的時間裡,我首先就把我們村的50多個先進人物的先進事蹟報道了出去,引起了很大反響。我深切體會到,搞通訊報道既要採訪,又要撰稿,確實是一件苦差事,可是我卻樂在其中,並且憋著一股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執著勁。為了寫好一個人、一件事,常常多次登門,才能採訪成功。有一次,我瞭解到山村裡有一位80多歲的老農民,他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在山嶺上挖石建池塘、篩土造梯田,把挖出的10000多方的大池塘造福鄉親,造出的五畝梯田無償獻給村集體。得到這個線索後,我先後8次登門採訪,稿件先後改了10餘次,終於把這位沂蒙新愚公的事蹟寫了出來。稿件先後在國家和省、市、縣四級報刊登載,引起了良好反響。多年來,我先後在《半月談》、《老人天地》、《農村大眾報》、《老幹部之家》、《山東老年》、《XX日報》、XX人民廣播電臺等報刊和電臺上發表稿件800餘篇,我也多次被《XX日報》、《老幹部之家》、《費縣報》等媒體評為優秀通訊員。

我認為共產黨員要退休不落志,“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我決心身體力行,帶領更多的老同志在新聞報道這片園地裡孜孜耕耘,展現老黨員、老幹部的人生價值。

我初步品嚐到了成功的喜悅後,心裡想到,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如果能把農村的拿動筆桿子的離退休老同志組織起來,力量不就更大了嗎?那樣,就會有更多的先進事蹟被挖掘出來,我就向黨委政府提出了這個建議並得到了支援。

1998年老人節這天,一支由8位離退休老黨員、老幹部、老教師組成的“夕陽紅”通訊報道組成立了,我們中年齡最大的82歲,最小的63歲,大家一致推舉我擔任組長。我們制定了“白髮人,白手起家,在白紙上描繪夕陽人生”的活動宗旨和工作紀律制度。

新的生活使我們這些老黨員、老幹部煥發出生命的新活力。騎著自行車,白天到田間地頭、農家小院與農民朋友們促膝談心,廣徵博採。晚上回家後就精心構思,認真撰稿,在新聞宣傳報道這片園地裡默默耕耘。十幾年來,在我的組織帶領下,先後採編稿件兩千多份,在各級各類媒體上發表稿件近千篇,為新農村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也同時展示了我們離退休老人的人生價值。

我們還發揮先進人物的模範作用,使先進榜樣最大限度地增值。在鄉下采訪中,我們收集到大量的先進事蹟材料,天天被新鮮事物所感動。我想,這不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嗎?先進,是社會的先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就提議舉辦一個別開生面的展覽。在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援下,我們收集了“99個老有所為的故事,99個敬老兒女的先進事蹟和99幅老年人的書畫作品”,經過整理、拍照,製成了300多個展覽版面,成功舉辦了以弘揚文明新風的“三九”展覽,倡導了良好的道德風尚。

我是一個生活在農村的老黨員,努力做到情繫群眾,心懷大局,認真負責,無私奉獻。不僅要為家鄉的經濟發展盡心盡力,而且還要為社會的穩定貢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

我們搞業餘通訊,不可避免的常遇到一些反面題材。如何處理反面陰暗的東西,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呢?我認為這是對我們老黨員的最大考驗。有一次,某個山村,有一位七十多歲的老果農,承包了一大片果園,他加大投入,加強管理,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但是有些人卻紅了眼。後來村幹部在未徵求老果農意見的情況下,派人把盛果期的果樹全部砍伐掉了,這叫人多麼心疼呀。老果農又氣又急,吃不下飯,睡不好覺,要上訪打官司。這位老果農找到我們,要求給他支援公道。為了搞清事實,我就帶領我們通訊組成員到該村進行了深入調查採訪,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我們分析這是一起違反農村政策的事件。當時,有人提出來寫篇批評稿件予以曝光。但是,我認為,我們都是受黨教育多年的老黨員老幹部,要有大局意識,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應當以穩定大局為重。我想,為使黨的農村政策順利貫徹,為使農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也為使偶然犯了錯誤的農村幹部不被一棍子打倒……如果採用曝光的方法是否能達到上述目的呢?我認為不能圖一時痛快,不能存有獵奇心理,要心懷大局,當好黨委政府的參謀。為了使矛盾儘快化解,我就斷然決定:不寫批評稿件,改寫調查報告。

於是我就連夜寫出詳細的調查報告,並提出我們的建議。第二天一大早,我就送到鎮黨委書記手裡。書記看後,感動地說:“感謝老同志對黨委政府工作的關心和支援,對此事,我還不知情,請老同志們放心,我會馬上派人去處理好……”由於得到領導的重視,很快派人去化解了矛盾,避免了一次上訪事件的發生。

我們生活在農

村基層,對農村思想宣傳工作的現狀最瞭解,也最感憂慮。我們看到,有的負責宣傳工作的專職幹部,並沒有把主要精力用在思想宣傳上,而成了“萬金油”幹部;
農村湧現出來的大量新事新風、好人好事,卻缺乏報道、宣傳和弘揚。我認為,共產黨員要熱愛黨的事業,關心社會發展。在共產黨員責任感的促使下,我向省委宣傳部長寫了一封信,建議加強對農村宣傳隊伍的建設和加大對好人好事的宣傳力度。我的信引起了省委領導的高度重視,省委宣傳部長李群同志給我們寫了回信。李群部長在信中說:“首先祝賀你們在近10年來致力於農村宣傳工作和社會公益事業所取得的斐然成就!同時,對大家為新聞宣傳工作所做出的貢獻以及提出的中肯建議,表示衷心的感謝!”他在信中還介紹了省委宣傳部關於加強農村宣傳隊伍建設的思路和構想,進一步加強對新事新風、好人好事宣傳的部署。李部長並且對我們提出了殷切的希望:“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希望你們在照顧好自己身體和生活的前提下,繼續關心、支援和參與農村基層宣傳工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我和我們“夕陽紅”通訊組的事蹟,也引起了中央電視臺的特別關注,2002年5月31日把我們邀請到“相約夕陽紅”演播室,專門做了訪談節目,展現了新時期離退休老幹部的精神風貌。

我生活在新時代的農村,牢記黨的宗旨,不忘身上肩負的責任,圍繞黨的中心工作,作出了一個普通黨員應該做的工作。用通訊組這個形式為老幹部黨支部開展工作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在傳承歷史、文化、進步、文明的同時,也謳歌了離退休老幹部的事蹟。

我認識到,離退休幹部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他們代表了一個時代,代表了一種精神,在他們的有生之年,我們如何立足本地,總結,宣傳,彰顯他們的思想、精神和事業境界,把他們寶貴的東西搶救、保留給後一代。

我作為居住在農村的退休老黨員,看到許多從戰爭中走過來的年事已高的老幹部,他們大多進入耄耋之年,有的因患老年疾病,耳聾眼花,舌根發硬,交流困難。如若對他們的事蹟不及時整理,他們的經歷和戰鬥故事將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被湮沒。我就懷著一種強烈的緊迫感,組織我們通訊組的白髮業餘記者,搶救性地走訪地方老幹部、老黨員,收集和整理了他們在戰爭年代的鬥爭故事和英雄事蹟,編印出版了彙集100多個戰鬥故事的《崢嶸歲月》一書,成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鄉土教材,也為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我還擔任老幹部黨支部的宣傳委員,以老年群眾組織為載體,積極帶領農村離退休老同志與時俱進,參與社會的發展。大家在老有所為中,既開闊了眼界、解放了思想、學到了知識,增強了體質,提高了覺悟。先後有5名黨外離退休幹部入了黨,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們老幹部黨支部被省委授予“先進黨組織”,我們這個活躍在山區、最小的“夕陽紅”通訊報道組也被省委授予“先進基層單位”,我也先後被省、市、縣授予“共產黨員標兵”、“先進退休幹部”和“山東省模範老人”等榮譽稱號。榮譽是對我們所做工作的認可和鼓勵,是對我們的激勵和鞭策。

為了總結我們十多年來在農村進行新聞宣傳工作的經驗教訓,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援下,2019年,經XX市出版局批准,出版了方城鎮有史以來第一部老年人的作品集《沂蒙夕陽紅》一書,該書40多萬字,圖文並茂,記錄了我們白髮業餘記者採訪的足印,蘊含著老黨員、老幹部的心血,留下了沂蒙老區在改革開放這一特定時期老年人的生活寫照,該書也為沂蒙歷史長河寫上了老黨員老幹部濃重的一筆。

作為離退休老黨員、老幹部,十幾年來,我們不忘黨的宗旨,充分發揮老年人的優勢,為文明新風鼓與呼,為經濟發展添磚瓦,為維護大局當參謀,為老年人生活增活力。認真當好社會監督員、政策宣傳員,積極宣傳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路線、政策,自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這就是一個退休老共產黨員義不容辭的責任。

有人問我:“你們離退休老幹部,不缺吃,不愁花,放著清福不去享,還跑跑顛顛地到處去採訪,吃苦受累的,你們到底圖個啥?”我回答:“一不為名,二不圖利。到底圖啥?愛黨,因為黨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
愛國家,因為國家敞開博大胸懷擁抱我們每一個老年人;
愛生活,因為生活每天都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