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黨建文案

文化系統勤政廉政先進個人事蹟演講稿

甘於清貧的創業人

文化系統勤政廉政先進個人事蹟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甘於清貧的創業人”,講述的是我縣文化系統原花鼓戲劇團團長*同志的故事。

在人們的印象中,文化部門是個主要靠財政供養的清水衙門,事實確也如此。眼下,我縣文化系統在冊600多人,2005年的人均年分配水平還不到5000元。在我們文化系統的9個二級單位中,效益最好、工資最有保障的要數市場管理所、文化館、新華書店等三個單位。可以說,在文化系統能進這三個單位,是每個文化員工求之難及的事情。

2002年2月以前,熊雲就在文化系統最好的單位——文化市場管理所工作。當時,35歲的熊雲是市場所的骨幹,業務熟、能力強,人緣好,在領導和同事們的眼中,是一棵隨時都可能調入國家機關工作的好苗子。然而,就在2002年2月,文化局黨委從發展文化事業的大局出發,從培養優秀幹部的長遠著眼,經過反覆醞釀,精心挑選,果斷作出決定:調熊雲去花鼓戲劇團任團長。

訊息傳開,系統上下、家庭內外一時間象是開鍋的粥,議論紛紛,說什麼的都有。有的說,熊雲肯定不願去,雖說級別是提升了,可待遇就差遠了,這不是明升暗降嗎?丟下條件好的單位,去一個窮得叮噹響的單位,這種得不償失的事現在誰願去幹?! 也有人說,他也許願意去,因為畢竟是去當團長,“廟”雖窮,“方丈”照樣可以富啊。再說了,劇團工作基礎差,最終搞不出名堂來,也沒有人會責怪他什麼。至於熊雲的家裡,卻是一邊倒的反對聲。父輩說:我們書香門弟,只圖安穩過日子,不求官祿,何必擔此風險。妻子說:兩口子靠點工資過日子本來就緊,換個窮單位往後日子可怎麼過呀?女兒說:爸爸,聽說你當團長會很操心很勞累,我的學習你還管不管呀?

面對突如其來的壓力,熊雲本來十分平靜的心一下子象打翻了的五味瓶,的確不是滋味。然而此時此刻,熊雲想得最多的不是去不去的問題,而是去了能不能幹好的問題,當心的不是社會和家庭的壓力,而是自己是否能擔當起那份領導責任。在上級組織委正式任命之前,熊雲同志悄悄地到劇團進行了一次走訪。當看到潮溼晦暗的辦公室,破爛陳舊的院子,危情四伏的宿舍樓,特別是看到劇團演職人員渴望改變生存狀態的眼神,熊雲心中一陣陣痛楚,也深深為之震撼。他想,曾經三次進京演出、為監利人民爭得過無尚榮耀的劇團,曾幾何時,沒落到如此慘狀。在這種現狀面前,作為新一代的文化工作者,一個年輕的共產黨員,是熟視無睹、逃避退縮,還是知難而上、有所作為?一種莊嚴的使命感和神聖的責任意識在熊雲的心中油然而生。他暗下決心:去!一定得去!縱有千難萬難,我也要去拼搏!去擔當!回到家裡,他把自己在劇團看到的情景和自己的人生選擇向家人傾心交談,很快得到了深明大義的家人的理解和支援。

幾天後,組織上找他談話,問他去劇團工作有什麼困難?他的回答是:只要組織上信任我,我就別無選擇,全力去拼。我怕的不是工作上的困難,也不是經濟上的損失,只怕辜負了組織的重託,只怕讓劇團幾十號人失望。

就這樣,在不絕於耳的議論聲中,熊雲同志走馬上任了。他由文化市場所副所長升為劇團團長。級別是提升了,然而,工資卻由每個月985元下降到每個月420元。

上任第一天,他向全體劇團職工鄭重承諾:只要我熊雲在這裡當一天團長,就一定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清清白白當家。哪怕再苦再累再清貧,我都會和大家風雨同舟,一起去承受!樸實的話語,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在場的員工無不為之感動,也依稀看到了劇團重新崛起的希望!

2002年的劇團是這樣一個現狀:因經費嚴重短缺,人平月工資僅300元左右。債務包袱沉重,歷年欠債達38萬元。養老壓力過大,十幾名老藝人都沒有參加養老保險。裝置設施老化,演出活動基本停擺。職工人心渙散,骨幹演員紛紛外出謀生…….而最直接的難題就是帳面沒有分文現金餘額,買點辦公用品的錢都沒有。這個時候,熊雲完全可以找局裡提出要求:借一點錢作啟動資金。系統內不乏這樣的先例。但他沒有給局裡添麻煩,而是毅然將家裡僅有的2萬元積蓄取出來,作為劇團重新啟動的資金。

在一個很短的時間內,熊雲一方面挨家挨戶走訪職工,瞭解職工思想狀況,爭求職工意見,另一方面深入調查分析,問計於市場,很快對劇團的重新崛起和發展做到了心中有數。生存是根本,改革是出路。怎樣挖掘、利用劇團的潛在優勢,使劇團面向市場,體現價值,創造效益,從而一舉改變劇團的危困現狀?在經過充分調查和反覆論證後,熊雲大刀闊斧地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創新——

首先,果斷地提出“四保三減二優一化”的改革舉措,即保牌子、保隊伍、保職能、保穩定;
減人、減事、減支;
優化人員結構、優化經營機制;
化解歷史債務。然後,又大膽地啟動人事制度改革,將劇團演職人員分為一個團領導下的三個演出實體,各實體自成體

系,面向市場,獨立運作。正所謂“山窮水復疑無路,改革創新天地寬”,實踐證明,這個新型運作機制和執行模式是完全正確的,既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又充分調動了全體演員的創造力和積極性。這一舉措,讓全體劇團人的精神面貌和生存狀態得到了根本性改變。一年下來,劇團收入高了,人氣旺了,人心穩了,工作順了,職能強了。如今的劇團人早已今非昔比,過去幾乎沒有人用得起手機,買得起摩托車,而現在,幾乎是人人用手機,戶戶騎摩托。一部分職工還買了新房子,有的自己購買了演出車。同時,辦公條件、生活環境也大大地得到改善,還添置了一大批裝置和服裝道具。

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苦努力,劇團的整體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可作為團長的熊雲,工作壓力卻一點也沒有減輕,他要對劇團承擔起一份更重更艱鉅的歷史責任——(那就是)從牙縫裡擠出錢來還清歷史債務。

職工收入上來了,團部支出壓力減輕了,熊團長完全有理由把工資調高一些,補貼增加一些。然而,他沒有這樣做。為了早日還清債務,他盡力壓減團部行政支出,帶領團部工作人員堅持每月只拿400多元的工資,每月只報銷電話費100元。有人作過一次計算,熊雲同志當時的檔案工資是1010元,每月少發基本工資590元,他在劇團工作4年零1 個月,共少發工資28910元。為了早日還清單位需要支付利息的歷年貸款,熊雲將從家裡借來的2萬元錢一直留在單位使用,財務人員按最低利率計息,至少也有6000多元,可他堅持分文不取。四年來,劇團每年的生活招待費都控制在1600元以下。他出差搭班車,下鄉、加班從來不領補助。為了還清縣財政最後幾萬元週轉金,他甚至把省裡來縣視察的領導也請出來做工作。在短短的4年時間內,熊雲同志帶領團部一班人,咬緊牙關,硬是將38萬元本可以不還或少還的債務還了個乾乾淨淨。

在待遇上,熊雲對自己和班子的同志十分苛刻,可對困難職工、尤其是年邁多病的老藝人卻是關愛有加。2001年以前,劇團老藝人每月只能發300多元養老金,維持基本生活都不夠,更不用說支付昂貴的醫療費了。為了改善老藝人的生活條件,讓他們安享晚年,熊雲幾十次地往返於財政、社保等部門,不厭其煩地向他們反映劇團的現狀和老藝人們的實際困難,磨破了嘴皮、跑斷了腿。“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熊雲同志這種執著的精神和頑強的毅力深深觸動了有關縣領導及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在他們的大力支援下,劇團14名退休老藝人終於如願以償地進入社會養老保險。當那些七老八十的老人拿著每月八九百元的工資卡時,感動得熱淚盈眶,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然而,做好事也有受委屈的時候,熊雲同志就遭遇過這樣的誤解。一位當時退休手續還沒辦下來的老同志硬是說熊雲辦事不公,不該丟下他不辦保險。無論熊雲怎麼解釋都聽不進去,盛怒之下,老人拿起木棒對熊雲狠狠地抽過去,把熊雲同志腰部打出一道幾寸長的紅色腫塊。有人實在看不過去,要打抱不平,卻被熊雲攔住了。熊雲同志強忍著劇痛,不急不燥,依然耐心地給他講政策、說緣由,直到那位老同志慢慢平靜下來。此情此景,讓在場的職工既心痛不已,又感動不已……

熊雲對同志們寬容有加,可對自身的要求卻十分嚴謹。團部的工作一有空閒,他就和演出實體一同下鄉演出,肩挑背扛之類的重活總是搶著幹,偶爾還上臺湊個角跑個龍套什麼的。他和演職人員一同吃盒飯,一同睡地鋪,從不搞特殊化,也從不拿一分報酬。有時候,實體負責人實在過意不去,想酬謝一下團長,但又知道團長從不在實體拿報酬的規矩,於是就買點禮物送他,可每次都被他婉言謝絕。熊雲同志不僅不收別人的錢和禮,也不用單位的錢給別人送禮。有要好的朋友勸導他不要做“另類”,他也只是一笑置之。

熊雲同志參加工作的時間並不長,可他給我們留下的感人故事卻有很多很多……熊雲同志只是一個普通的共產黨員,可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新一代共產黨人的抱負、情懷和風采。工作上,他是一個有口皆碑、忠於職守的創業者,生活中,他是一個遵紀有法、潔身自好的好黨員。熊雲在劇團任職期間,劇團連續三年被省文化廳評為“全省百團上山下鄉巡迴演出先進單位”,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全縣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單位”,劇團多次被文化局評為先進單位。他本人被中共監利縣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由於政績突出,2019年1月,熊雲被提拔重用,任文化局副局長。

對於人生,人們有各種比喻。有的人把它比作舞臺,有的人把它比作戰場,有的人把它比作運動場……熊雲同志對自己的定位是:作為一個受黨教育多年的幹部,我要窮其一生,做一個有德行的演員,一個敢拼搏的戰士,一個守規則的運動員!

這,就是他甘於清貧、勇於創新、樂於奉獻的思想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