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黨建文案

疫情英雄感人事蹟心得體會寫作素材

2020年疫情英雄感人事蹟心得體會寫作素材大全

疫情英雄感人事蹟心得體會寫作素材

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每天都在這裡發生。致敬!逆行的“白衣戰士”!疫情就是命令,他們勇敢逆行“下一站,回武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0武漢疫情感人故事,僅供大家參閱。

【戰地日記】25天不回家,他揭開新冠病毒真面目

趙翔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第五黨支部的一名黨員,也是一名業務骨幹。1月2日晚,來自武漢的疫情樣本到達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後,被第一時間送進了P3實驗室進行分裝和滅活。趙翔接到的任務正是對未知病原進行測序。

要從較少的原始樣本中檢測出全基因組是非常困難的事情。趙翔迅速投入戰鬥,經過一夜的鏖戰,他和同事將幾百萬條reads序列拼成了一條長度大概在28kb的長片段。比對後發現,它與蝙蝠中的一種冠狀病毒類似,可能是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

還沒來得及喘口氣,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就啟動了一級響應機制,並指定趙翔工作組負責全部樣本的測序工作,期間必須做到24小時響應。組裡的工作人員基本上吃住在實驗室,樣本來了就測序,做完當天的實驗還要接著分析前一天上機的結果,工作不分晝夜,已經完全分不清今夕何夕。

忙碌間隙,趙翔偶然想起幾個月前曾和家人約好的出國旅行,肯定要泡湯了,可怎麼跟家人說呢?給家人打電話的時候,趙翔感覺有點開不了口,畢竟孩子已經盼了好幾個月,愛人在醫院工作,平日裡假期非常少,好不容易換了幾個夜班才湊成這趟行程。沒想到,他還沒開口,愛人就先說道:“你走不了了吧,眼下正是國家需要你的時候,你就去吧,我們都理解。”

在單位連續奮戰了25天,趙翔才抽空回了趟家,孩子問:“爸爸,你去哪兒了?”趙翔心中充滿了對家人的愧疚。但是,為了戰勝疫情,他和同事願意舍小家保大家!

【戰地日記】教育考試青年:戰疫穩考保大局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新春佳節的歡樂祥和,也打亂了原本安排就緒的年度教育考試計劃。面對嚴峻的防控形勢,上半年全國中國小教師資格考試推遲,3月全國英語等級考試、全國計算機應用水平考試和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推遲,2月、3月託福、雅思、GRE、GMAT考試取消,後續自學考試、少數民族漢語水平等級考試等教育考試需要制訂應急預案……

大疫如大考,危難見真章。教育部考試中心的青年人迅速行動起來,積極響應黨組織號召,迎難而上守陣地,戰疫穩考保大局,彰顯了新時代教育考試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急難險重頂得上 臨危受命踐初心

大年三十,考試中心奈亞公司軟體研發與運維部經理董永哲終止假期,顧不上剛剛生產的愛人和出生十幾天的孩子,毅然返回工作崗位,因為他要第一時間把“在全國範圍內取消1月和2月所有海外考試,並全額退還考生考試費用”的通知公告發布出去,同時啟動海外考試報名系統應急模式。這個應急決策是考試中心針對疫情,科學研判、高效協調、果斷決定的重要措施,必須迅速落地,不能耽擱半分。

時間緊、考生多、工作量大,加之返京同事居家隔離,董永哲頂住壓力,迎難而上,在大家的遠端支援下,他每天在辦公室工作十幾個小時,實時在崗監控系統運轉和資料通訊狀態,積極高效地執行考試中心各項指令,圓滿完成全國近10萬名考生的資料處理工作和海外考試的應急處置。

防疫情穩大學聯考 主動應變迎挑戰

大學聯考是事關千萬莘莘學子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國家教育考試,社會關注度極高。2020年又值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等第二批綜合改革試點省市新大學聯考方案落地之年,在堅決承擔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同時,還要面臨大學聯考新政落地的挑戰,同時兼顧疫情對學情、考情的影響,多重挑戰疊加,使今年大學聯考更具敏感性、複雜性和挑戰性。

以青年骨幹為核心的命題工作組創新工作機制,根據疫情變化及時制定命題方案和工作預案,有序推進工作規劃,保證試題質量穩步提高。同時,加強對命題教師的遴選、培訓和生命健康教育,完善命題工作全流程的規範性和安全性,在非常時期築牢試題試卷的安全保密防線,確保試題質量和安全。

特殊時期特殊使命 就地開展大學聯考調研

“我是國際考試處方博,我現在在湖北十堰……”“我是專項考試處羅成禹,我現在在湖北宜昌……”突如起來的疫情讓春節回鄂過年的四位青年幹部無法按計劃返京。2月18日,教育部考試中心黨委負責同志和在鄂同事視訊連線,瞭解他們和家人的狀況,表達全體幹部職工的關心和問候。

身處疫情重災區的四位青年幹部積極響應考試中心黨委號召,利用身在疫情一線的條件,就地成立湖北2020大學聯考調研組,在特殊時期承擔特殊使命,充當教育部考試中心伸向前線基層的“探頭”,為大學聯考應急預案的制定發揮了重要作用。連日來,他們研究制定調研方案,建立“湖北2020大學聯考調研小分隊”微信群,廣泛發動身邊親朋好友,深入瞭解當地高三教師教學和考生複習情況,以期形成第一手的調研報告,為大學聯考工作提供重要參考。

抗疫是大戰,更是大考。教育考試青年正以積極行動抗疫穩考,為打贏這場抗疫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

【戰地日記】“媽媽,女兒與你並肩前行”

女兒遞交了“請戰書”

“請您拿好車票,進站和檢票時注意與其他旅客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祝您健康平安!”這句充滿關愛的溫馨提示,是呼和浩特局集團公司大板車務段林西站售票員王玉萍近期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每天跟上百名旅客發生錢、票、證的“親密”接觸,剛開始心裡難免會有所顧慮,但有著25年工齡的王玉萍心中篤定“穿上這身鐵路制服,就必須履行自己的責任使命”!

她每次接班總會早來1個小時,對售票廳徹底清掃消毒,並對自動售取票機、門扶手等關鍵裝置設施重點消毒,從接班到下班一干就是十幾個小時,臉頰被口罩勒出深深的痕跡,自己卻渾然不覺。

與王玉萍同在車站工作的女兒張子怡,很是心疼母親。瞧著母親每天細緻入微地工作,張子怡也備受鼓舞,她向車站黨支部遞交了“請戰書”:我不但要值好自己的班,在其他客運崗位缺員時也願意義務替班。

媽,您月底就退休了……

2月20日下午13時50分,旅客向湛江站出站口湧來。客運值班員吳珠群急忙拿起喇叭,一邊喊著“請大家配合體溫監測”,一邊引導旅客排成兩隊。

疫情防控期間,吳珠群像踩著“風火輪”一樣來回穿梭,這一切都被女兒金嬋看在眼中。

金嬋是湛江站售票員,由於近期退票量增加,她將原來半小時吃飯時間縮短到10分鐘,吃飯像“打仗”,走路像“賽跑”。即使這樣,金嬋上班時也不敢大口喝水,怕上廁所耽誤時間。雖然母女倆工作地點只相距幾十米,但卻經常忙得顧不上說話。

“媽,您月底就退休了,要不先請個公休吧,萬一被感染了……” 好不容易遇見母親,金嬋趕緊勸說。“98年抗洪、03年非典、08年雨雪冰凍都經歷過,現在我這個老黨員更不能退縮!”50多歲的吳珠群像個不服輸的孩子對女兒說道。

“好的老媽,我們一起衝!”幫母親整理好口罩,母女倆轉身又回到崗位上。

在車站一住就是半個月

母親徐惠是煙臺站售票員,女兒趙迎雪是煙臺南站售票員,原本是同城車站,但由於疫情,母女倆相見變得很難。此前,為了減少交叉感染,趙迎雪按車站要求延長了交接班時間,而母親徐惠每天要核對數以千計的退票,在車站一住就是半個月。

雖然看不到母親,心中充滿思念,但這並沒有影響趙迎雪,她把對媽媽的牽掛轉化為工作動力,每每在為旅客售票或者改簽時,總會想到母親此時也正在煙臺站的售票窗前忙碌著,母女的相思之情鐫刻在這張窄窄的車票中。

最好的愛就是並肩前行

“陽陽,明天出乘一定要帶好口罩,做好防護,叮囑同事們多小心、別大意……”

“媽媽,放心吧,你也要注意防護!”

這樣的微信對話已成為石家莊客運段G91次高鐵列車長李陽和母親楊興玲相互加油鼓勁的日常。

家住保定市的楊興玲曾在居委會有過工作經驗,疫情發生後,她找到相關部門,主動承擔起小區進出口的看守任務。

“我們要對自己負責,更要對旅客負責,車廂消毒要做到一處不漏、一次不少。”李陽為了方便班組裡的小姐妹掌握要領,將列車防護和消毒工作注意事項拍成小視訊,讓大家在每次出乘前學習。

上班時,李陽像一位堅守陣地的戰士,測溫、消毒,時刻關注旅客動態;下班後,她又像一位大姐姐,給同事們加油打氣……

“媽媽,你不會怕嗎?”“我們多做一點也許就會少一份危險!”楊興玲笑著說。母親在李陽的成長道路上總是充當著人生導師的角色。

古有上陣父子兵,今有戰“疫”母女行,雖然母女倆見面時間不多,但她們說最好的愛,就是並肩前行。

【戰地日記】交通運輸青年:在戰“疫”中砥礪青春

“過去的二十幾天,我們一直在與時間賽跑,與疫情抗爭,只為爭分奪秒阻斷病毒傳播,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交通運輸保障,這是交通人的職責、是交通青年的使命。”交通運輸部應急辦的青年黨員姜超,說出了同事們的心聲。

二十多天了,他們在疫情防控工作崗位連續奮戰,平均每天工作14小時以上,通宵達旦、夜以繼日。姜超所在的交通運輸綜合應急指揮中心(以下簡稱應急指揮中心),負責協調落實交通運輸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領導小組每日研究決定的有關疫情聯防聯控的各類措施,制定出臺的相關政策都發自於此。

恪盡職守在每一刻

2020年春節的夜晚,北京的街頭空曠寂靜,但應急指揮中心的辦公室燈火通明。職守在綜合協調、會議準備、簡報編髮、排程統計、文電運轉等各個崗位的工作人員都在緊張有序忙碌著,幾部電話常常同時響起。“請稍等,他在接另一部電話”,“統計資料5分鐘之內能提供嗎”,“放心,3分鐘內統計完成”,“我這有個緊急任務,稍後回覆您”,“快把最新的情況加入彙報材料”……

全力保障防疫物資和民生重點物資運輸、保持疫情期間的路網通暢和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實際交通問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重要部署、部黨組的相關決策,在姜超等應急指揮中心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迅速推進。

疫情防控工作對綜合應急指揮中心作為“服務處、急診科、交通崗、指揮部”的定位賦予了新的詮釋:既是“服務處”,著力服務全系統疫情防控需求;也是“急診科”,重點聚焦湖北和武漢,全力確保防疫物資運輸“零耽擱”;還是“交通崗”,堅持24小時不間斷排程和一事一處理,保障路網暢通;更是“指揮部”,實施“清單”管理和“銷號務院部署以及部黨組的要求落實到位。

快速對接基層,瞭解基層的經驗和困難;快速組織材料,形成方案對策;快速請示彙報,著力解決突出問題。“快”,對姜超等應急指揮中心的青年來說,是推進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是在交通運輸推進相關政策措施的節奏、也是交通人守土盡責的行動寫照。

黨旗飄揚在第一線

“越是形勢複雜、挑戰嚴峻的緊要關頭,就越要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和無私無畏的勇氣投入到疫情防抗工作中,要敢於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戰“疫”打響,應急指揮中心黨支部向全體黨員發出了倡議。

自交通運輸部啟動應急響應以來,應急指揮中心所有黨員就放棄休假,全部進入戰鬥狀態。他們是部機關唯一沒有“預備隊”的部門,因為所有人都在“一線”、都上“戰場”、都是“戰士”。他們中,有的立即退掉了春節回家的車票,第一時間回到工作崗位;有的顧不上照顧剛出生的女兒,一直堅守在崗位;有的連續奮戰了幾個晝夜,卻怕工作斷線而不肯離開崗位……主動應戰、馬上應戰,這是中心每個黨員無須多言的共識。

1月25日,大年七年級,姜超凌晨4點就到達工作崗位,開始了忙碌的一天。溝通協商、研究討論、組織會議、起草檔案,一件事跟著一件事、工作鏈條開足馬力運轉。除了午飯吃盒飯那10分鐘,他幾乎一直沒停地工作到第二天凌晨3點,僅僅休息了3個小時,又投入新一天的戰鬥。這些天,姜超和同事們已經習慣了在深夜和凌晨奔波於家與單位之間。

可姜超卻說:交通運輸疫情防控一線的基層同志更辛苦,大家耐著冬夜嚴寒,頂風冒雨地保防疫、保運輸、保通暢。想到成千上萬的戰友,就覺得逆行的路上不孤單;想到黨員的初心使命、人民對交通運輸的期盼,我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家人看到的總是背影

今年春節,姜超和家人留在北京過年。父母每天都會做好他喜歡吃的菜等他,盼著他哪天下班早吃一頓團圓飯,可每次他都讓父母的期待落空。

2月12日,他難得晚上8點半就回到家,酸菜打滷麵剛吃上一口,就接到電話有緊急任務要趕回單位。妻子忙為他拿來衣服和藥品,不放心地叮囑他累了要休息,別硬撐,早晨記得吃藥。姜超去年6月剛做過甲狀腺手術,每天要吃藥。因為這些天不知道會住在單位還是家裡,妻子總是把藥放在他衣服口袋裡備著。在部黨組的親切關心和統籌領導下,其他相關司局的幹部職工到中心進行增援。正月十五這一天,姜超在家多睡了一會兒。這天早晨,女兒拿出早就準備好的新春小禮物送給爸爸。從除夕直到十五,女兒一直沒機會交給他。那是一把小扇子,上面寫著“草原上最美的花”。

接過孩子的心意,他既內疚又感動,他對女兒說:“還記得你背誦過的那篇《岳陽樓記》麼?‘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爸爸正在這樣做。等戰‘疫’勝利了,爸爸媽媽一定會帶你去草原看最美的花。”

【戰地日記】“我不來,心裡就不踏實”

來到武漢後,50歲的王學軍第一次穿起了紙尿褲。

王學軍是青海紅十字醫院主任醫師、中國紅十字會救護轉運車隊青海隊隨車醫生,一位有著26年臨床經驗和18年黨齡的共產黨員。和很多人想象的百里馳騁、車輪滾滾不一樣,他乾的是院內轉運工作。

“可能有人覺得,院內有什麼好轉運的,不就幾百上千米的距離嗎?”王學軍說,事實上,跑起來才知道,看似簡單的院內轉診,沒了他們的負壓救護車還真是不行。

王學軍和隊友進駐的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是武漢市最大的新冠肺炎患者定點收治醫院。全院一共1050張病床,全都是危重症、重症患者。“而且基本都是老年人,還伴有併發症,加上病毒造成的傷害,他們的身體已經非常之差,連走幾步路都很困難。即便是輕症患者,情況也很不樂觀。”王學軍說,此前,為了幫助這些患者在不同樓棟之間轉診、檢查,醫護人員經常要忙碌一兩個小時。但現在,他們用車一趟就能拉完。

但光用車拉不行,他們還得抬病人。“本來按照規定,我們只需要在救護車上等著,醫護人員會把患者抬下來,我們拉上就走。但現在,醫護人員都太忙了,而且她們大多是女同志,比我們更累。”每天推著沉重的擔架,輾轉於隔離間、救護車和重症監護室,50歲的王學軍和隊友們,全然忘了自己已不再年輕。

尤其是,本來推起來就特別顯沉的車載擔架,再加上危重症患者必不可少的呼吸機、監護儀等,連續幾趟下來,他們經常累的氣喘吁吁,防護服裡汗出如漿。

這樣的高強度工作,王學軍和隊友三班倒,經常一班就是六七個小時。最晚的一次,從下午2點忙到了凌晨1點,直把他們累得臉色發白,躺在床上連動彈一下手指的力氣都沒有。

但即便這樣,他們還不敢多喝水。“沒辦法,一套防護服要頂一個班,也沒時間換,只能用尿不溼。”王學軍說,尤其是早晨,本來有人喜歡早餐喝粥,但他們現在根本不敢喝,只能儘量挑些乾的吃,“補水越少越好”。

看到王學軍們幹活如此賣力,有小護士好奇,一問才得知,他的身份可“了不得”——國衛家衛健委麻醉專業質控專家委員會委員、青海省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學科帶頭人、青海大學碩士生導師……

“老王,那你這次回去,職稱上怎麼也得提一級吧?”有人自以為猜透了他的心思。

“我都主任醫師8年了,已經到頭了,還提個啥?”王學軍就笑。

還有些熟人知道他來武漢,好奇他在這邊的狀態,就在微信問他:“老王,在那邊咋樣?憑你的資歷,應該進專家組了吧?”

“進啥專家組啊?我就過來推擔架的。”王學軍回覆,還把自己的抖音發給他們看。

“他們有些人可能不理解,覺得你一搞麻醉的醫學專家,跑武漢去推擔架幹啥?但他們不明白,我不來,心裡就不踏實。” 王學軍說。

改變王學軍思想的,是直面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兩次特大自然災害的救援經歷。當時,他兩次向組織主動請戰,第一時間奔赴災區現場,看多了生命無常和生離死別,對他的內心觸動很大。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1月27日,青海省準備派出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王學軍第一時間遞交了申請書。但因為並非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他未能如願進入第一批名單。

2月7日,青海省紅十字會接到中國紅十字會總會通知,決定選召10人蔘加中國紅十字會救護轉運車隊。王學軍得知訊息,立即申請加入青海省紅十字會名單,“本來我在衛健委下一批派遣名單裡,但實在等不及了,就想早點趕到武漢”。

“你知道我來這邊,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嗎?是那些堆積在醫院走廊裡、病房外的垃圾袋,有黃色的、紅色的,一個、兩個、三個,就那樣靜靜的堆在那,你知道它們代表著什麼嗎?”王學軍反問,隨後又自言自語:“那些紅色的,都是逝者的遺物啊,因為粘附著病毒,回頭都要一把火燒掉,就像它們主人的生命,在這個世間就沒了。”

王學軍說著,便沉默了。往返於生死之間,這個穿著XL防護服都顯小的高原漢子,在這一刻忍不住眼眶通紅。

“但我知道,肯定有一些人活了下來。”隨後,他又振作起來:“就像前些天,我們遇到了一位大姐,是我們在院區遇到的少有的精神狀態比較好的患者,她向我們借用了消毒液洗手,還很有禮貌的向我們道謝。我能預感到,她一定會好起來!一定還會有更多人好起來!”


相關文章:

1.面對疫情心得體會

2.抗擊疫情心得體會1000字最新3篇

3.2020疫情感悟

4.最新抗擊疫情心得體會字1200字3篇

5.2020抗擊疫情心得體會範文大全最新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