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黨建文案

抗擊疫情醫生事蹟

抗擊疫情醫生事蹟

篇一:

隔離病房裡的“拄拐大夫”:把對女兒掛念壓在心底

饒歆是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的醫生,在重症監護室工作9年,負責重症隔離病房的工作。

數天前,他的腳崴了一直沒有好,7天前他來到重症隔離病房工作。在被問起為什麼不休息時,他說:“這麼緊要的時刻,怎麼能休息呢,崗位上要有人啊!”

在他看來,隔離病房工作與普通重症監護室的工作無異,但防護服加大了工作難度。比如,對一個體重75公斤的病人翻身,平時需要3-4人,在這裡則需要2倍人力;對患者穿刺插管,視野嚴重受限,沒有高超技術無法完成……

腳崴了一瘸一拐,他就柱上柺杖上崗。他單腳受傷,同事們卻稱他為“雙柺醫生”。

原來,為了防止將病毒帶出重症隔離病房,病房裡所有物品都不可以帶出。為了方便,他在隔離病房裡放了一根柺杖,上班時用。隔離病房外也放了一根,下班後用。

饒歆有一個7歲的女兒。進入隔離病房工作後,他好多天見不到女兒,工作間隙經常想女兒。但他知道,雖然嚴密防護,但病毒傳播途徑並不清楚,他怕自己成為“傳染源”。“愛她就少見她。”饒歆說。

備註:醫務人員主動請纓參戰,只有兩三天時間,各種設施完全配備到位,中南醫院託管的發熱定點醫院武漢市第七醫院22日晚10點正式開診。中南醫院近百名專家到該院坐診,當晚接診百餘位發熱患者。夜漸深沉,人們睡去,而醫務人員的戰鬥仍在進行……

篇二:

“值此疫情危急之時,作為受到多年教育、黨和人民培養下成長起來的為人民服務的外科醫生,我們必須盡到一個醫務工作者治病救人的應有職責。”1月22日,一張來自武漢市優撫醫院骨外科的“請戰書”出現在院辦,12個簽名,12個鮮紅的指印,是他們對抗疫情的決心。接下來的幾天裡,院辦裡來自臨床各部門的“請戰書”紛湧而至。

武漢市優撫醫院地處武漢市發展大道187號,是武漢市最早的一家精神病醫院,值得一提的是,該醫院與武漢最早期出現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華南海鮮市場相距僅200米不到。據該院介紹,2020年1月11日,住院患者中出現首例不明原因的發熱病例,鑑於該院緊鄰華南海鮮市場,屬於疫情重點防控區域,該院當即對發熱病患採取就地隔離措施。

隨著不明原因發熱的病例逐漸增多,該院醫護工作人員也先後出現發熱症狀。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該院第一時間成立了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下設7個專業工作組,分別承擔起一線突擊、醫護後援、院感監控、後勤保障、輿情防控、統籌排程等工作。1月中下旬至今,醫院462名幹部職工自己動手先後組建了兩個隔離病區,並組織完成了住院樓4個病區和5個職能科室的搬遷工作。

除夕夜,553名常住病人中出現了百餘例發熱和不同程度的CT影像肺部炎性改變。基礎疾病導致的情緒不穩,致使他們難以配合隔離,使得防控工作更是難上加難。

鑑於該院的特殊性,武漢市政府及防控救治指揮部給予高度重視;武漢市衛健委先後兩次委派專家到醫院指導防控救治工作,並協助該院將6名確診病例和30名重症疑似病例轉入定點醫院救治;武漢市財政局協調劃拔資金1270萬元,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也紛紛向該院捐贈了醫用防控物資和生活物資。

在如此有力的應援下,優撫醫院迅速啟動戰時程式,突破常規,緊急搶購病床240張、呼吸機3臺、高頻製氧機2臺、防護服20000套,大量藥品、檢測試劑逐漸到位,保證了防控工作的有序進行。

在高強度的防控救治工作中,該院醫護人員也出現被感染的情況。為穩定職工情緒,避免恐慌,院黨委主動走進病區,深入一線,與中層幹部開展了廣泛的交心談心活動,抓住一切機會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同時以身作則,整個春節班子成員無一人休假,24小時堅守,黨員幹部履職盡責,天天到崗加班。院職工們以基層支部、科室或個人的名義紛紛向黨委提出到一線戰鬥的申請。

在剛剛開設的隔離病區裡,一群90後、95後20多歲的年輕人,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在病房中穿梭,汗水已將衣服溼透,他們卻沒有一個叫苦喊累。他們總是相互鼓勁、互相打氣,“還挺得住嗎?”“我沒事、扛得住。”“加油,我們能贏!”沒有什麼能打倒他們。

精神科一區科室主任朱倩芸,一直堅守在防疫戰役的第一線,由於過度勞累導致兩次暈倒仍不曾退出崗位。同事勸她休息兩天,她說:“現在正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我休息了,我們的病人怎麼辦?”

龔世虎、瞿永華是一對雙職工,前者始終戰鬥在隔離病區第一線,後者節前離漢,得知疫情,明知危險,卻想盡辦法從十堰趕回單位,其事蹟被十堰晚報以“高速路口,交警向一輛車敬禮送行,這是一篇寫哭記者的報道”刊登。

據介紹,截至2020年2月5日,該院549名患者中已累計確診病例8例,出現疑似病例85例,好轉36例。在這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疫戰場上,優撫醫院全體幹部職工仍忘我奮鬥在最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