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勵志 > 讀書勵志

《康誥》《無逸》之心得

《康誥》《無逸》之心得
大學裡學文史時,面對上古的典籍,確實太難解讀,其中尤以《書經》(即,《尚書》)為最。這部記錄先祖政治言行的古老文獻,太過詰屈聱牙,倘不是恩師段書遠教授細細詮釋指導並藉助於那些詳細的註釋,一下子還真就讀不懂。因如今居家賦閒近日復又讀了尚書·《康誥》、《無逸》,遂寫下這篇“心得”。
周初,周武王姬發死後,其繼位的兒子成王幼小,周公旦輔佐周成王平定了武庚勾結管蔡所發生的叛亂,殺了武庚、管叔饒了蔡叔不死,然後,周公遷分康叔於衛,成為東方的方伯,以以武庚的原殷餘民封康叔。康叔名姬封,是周公的同母少弟,赴封地前,周公作《尚書·康誥》等以為訓誡;後在歸政時又以《尚書·無逸》對周成王做了一番告誡。讀之,從中可見周公的治國方略。
周公告誡小弟康叔,要繼承父親文王的優良傳統,“克明德慎罰;不敢侮鰥寡,庸庸,祗祗,威威,顯民”,意思是要康叔就國後崇尚德教,慎用刑罰,不敢欺侮那些無依無靠的人,任用該任用的人,敬重值得敬重的人,威懾應當威懾的人,使人民都明白這些治國道理。
扼要說,他是要執政者須愛民,莫欺民。
周公極其重視尋求並接受殷先哲王以及古先哲王治國安民的方法。他告誡小弟要汲取歷史的經驗,準確揣度民心,不要無視民眾的怨憤,(對民怨)不管是大是小,都要高度重視、認真對待,就像是病痛在自己身上一樣。唯如此,才有可能贏得民心。他也還在把王朝的政權歸還周成王時,以《尚書·無逸》中的諄諄告誡,教誨自己的這位親政的侄子。
譬如怎樣嚴肅認真對待刑罰?周公在《康康誥》中不厭其煩告誡姬封(康叔),殺人一定要非常慎重。偶爾的過失導致大罪,並且已經如實交代了,那也不可殺,應當給人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當然,對於那些罪大惡極之人,一定要嚴格執法,絕不赦免!要經常宣傳依法辦案原則,讓上上下下都知道有法可依。對重大案件的審查判決,需要反覆考慮五六天乃至於十天,才可最後定讞。即便是殷人法律文字中合適的條款,也完全可以大膽地吸收過來,為我所用。這裡,切忌感情用事,憑個人的好惡加以取捨。諸侯左右近臣及家人,依仗權勢,無視國家大法,作威作福,危害國家基礎,對這些人,德治是不起作用的,必須刑之以法,嚴懲不貸!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你自己務必率先垂範,時時敬畏法典,事事賞善罰惡。最後,周公特別對小弟強調,對老百姓要善於引導。考慮到大規模的群體事件(管叔蔡叔聯合武庚率眾武力暴動)剛剛過去,民眾情緒還不穩定,甚至會有牴觸,(就國後)執行政策一定要慎之又慎,千萬不要製造新的怨憤,不要有不當的處置。而要堅定不移地實施德政,安定民心;廣開言路,聽取民間各種聲音,以此來治理國家安定民眾。這樣,你就可以實現國泰民安。
周公還在《尚書·無逸》中告誡周成王:“自度治民。祗懼,弗敢荒寧”,用誠信來約束自己和治理人民,德治最是需要心誠,“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見”。上天的威嚴和誠心,從民情上就可看得見,故統治者就不能不重視體察民情。在寫給康叔的另一篇誥詞《酒誥》中,周公特意引用古人名言“人不要把水當鏡子照,應當把民眾當作鏡子照”,突出體察民情的極端重要性。體察民情,瞭解民意,歸根結蒂是為了以民心向背作為制訂政策的依據。知民旨在“恤民”,“知稼穡之艱難”,“知小民之依(隱痛)”(《尚書·無逸》),對老百姓的疾苦要做到“恤民為德”;進而“惠民”,給老百姓實實在在的好處。
我脫下軍裝回到地方工作、直到如今也經常對我從軍後在教導隊裡的一幕情景深深地回憶!那是一個能折射出幹群關係的軍營裡的故事,情節也很簡單:一個參加過抗日戰爭的五十多歲的老前輩、一個相當於地方上地市級的副師長,為一名廿二歲的普通軍人的我(跌入土溝、腳骨嚴重扭傷),去掂酒來燃酒化瘀、揉搓療傷。那次經歷讓我更加感悟和加深認識了人民支援是靠山、以及那首長們的愛兵如子傳統亦當屬重要的制勝祕訣。我在部隊的那些年月,那時的愛兵早成為傳統、愛兵早成為制度,譬如在年齡上某人也就是廿多歲,可因他提了幹成了“連排首長”了,他就得要每晚半夜起來查鋪、為兵們掖蚊帳蓋被子,就得在拉練中作機槍手的扛槍替補者;那老首長們更是護犢子護得要命,聞某連長的農村老婆帶了仨孩子來部隊成三四個月沒走、還私下在炊事班鬧特殊化,那團長就會“操他孃的喝兵血哇”在全團幹部戰士會上罵,只罵得這連長無地縫可鑽,就回去罵他的老婆捶他的老婆且是他老婆次日就抬腳走人的。拉練路上,團長一路上不坐小車不騎馬、那車在後邊做收容這馬背上掛的皆快掉隊戰士的揹包。這些樸素的老軍人內心裡極愛他領帶的兵、極愛那養我們的人民。在拉練中,若借宿群眾家時,部隊走時這房東家必是地淨缸滿的;若是還能再呆上一兩天,那大家必是和群眾一起修梯田、收割稻禾的。
這就是那時的愛兵愛民傳統和那時的幹部作風;這更是共產黨的優良傳統。
現在也講黨群關係這些理論,老百姓也知道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為人民的好理論,但群眾關鍵要看各級黨政幹部是否實實在在地踐行這些理論、身體力行地把這理論做好不會看你喊點什麼。譬如最近屢屢被曝光的城管毆打老百姓的事件,真的讓人很傷心!回望古籍堆裡的這些治理國家、安定民眾的治國方略文章,我深深認為,只要我們的政府官員有愛民之心,體恤民瘼,使百姓安居樂業,那種因城管暴行而引起的群體事件其實就不會發生;就是發生了,只要主政者處置得當,也會很快平息。試想,我們那些面對跪著的老百姓而置之不理的官員們,若是身體力行著去親民愛民真把人民當成了父母,能有那些城管們對來城裡賣紅薯給兒子看病的老農摑耳光的事兒麼,能有那些城管們摔碎瓜農的西瓜事兒麼,能有那些城管們折斷老婆婆指頭的事兒麼?借給他們個膽兒,他們敢麼?
當今時代,執政為民也是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天天講的,把公務員們定位為“公僕”,公僕也本該是恪盡職守兢兢業業為人民服務的;那麼我們各級公務員在政風和官風上,也應該大大超越古人的。如果事實並非如此,那就需要各級執政者認真檢討我們的政風和官風,認真檢討我們的吏治了。
周公不愧為古代偉大的政治家,他的上述治國思想和吏治觀念,即使今天看,也還有其借鑑意義。他“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的敬賢愛才之行,贏得“天下歸心”的局面;他的用誠信來約束自己和治理人民,重視體察民情、注重德治以及對民之心誠,“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見”,開創了東周的未來。從民情上就可看得見,故統治者那是十分重視體察民情的、幾乎也基本上不遜色我們的共產黨啊,這同樣值得當今的公務員們好好借鑑。不要再動不動就動用城管了。
標籤:無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