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總結

關於七年級歷史教師教學工作總結範文

一學期的歷史教程十分的辛苦,所以歷史教師在工作告一段落後,一定都有所收穫,那麼工作總結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七年級歷史教師教學工作總結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的參閲。

關於七年級歷史教師教學工作總結範文

關於七年級歷史教師教學工作總結範文1

轉眼間,又一學期過去了。在本學期裏,本人擔任七年級年級歷史教學工作。由於教學經驗尚淺,因此,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悉心研究教法,虛心向前輩學習。本人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取了一些淺顯的教學經驗。希望能通過總結,做到揚長避短,以期在今後的工作中爭取更大的進步。

一、注重研究教材

對每一篇課文在上課前都做了深入的研讀,並翻查了大量的資料,力求在給學生一杯水的時候自己能夠有一桶水,力求把課文上得生動有趣,學生愛聽。

二、認真備課

不光是備教材,更是注重備學生。新課標的精神之一就是要突出以學生為主體。這首先就要體現在備課上,根據不同的個體設計相應的教案。力求做到不光要因材施教,更要因人施教,根據學生的特點去點撥引導。

三、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

為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我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儘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儘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四、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導作用

新課標精神講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主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不光要以學生為主體,還要尊重學生,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對話。

五、積極推進素質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不只要讓學生掌握歷史知識,還要讓學生對過去、現在、未來有一個具體的、理性的認識,讓他們參與到歷史研究中來,培養他們的健康的價值觀與人生觀。以上五點,在教學過程我注意做到了。但在深度與廣度方面還不夠,有待於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加強與改進。

六、不足之處

1、上課時有時會好高騖遠,脱離中學歷史教育實際,超出了中學生思維水平,這樣不僅讓學生沒聽懂本課內容,也對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起到不良影響。

2、主次不清。有時候針對一個歷史事件一講就一發不可收拾,雖然學生愛聽,但一節課下來教學任務沒完成,重點也體現出來。

3、面面俱到,沒有重點。上課時生怕會遺漏知識點,眉毛鬍子一把撈,這樣不僅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學生對於本課的內容也印象不深。

4、探究與實踐課沒有積極開展起來,新課標精神中是很重視探究與實踐的,但在教學過程中總是找藉口予以推掉。

5、學生科目較多,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學生有時課下不及時複習背誦,以至於考試成績不理想。應該是老師力度不夠,魅力不大。此外,作為一名受傳統教育模式影響下的歷史教師,深知自身的缺乏,故要求自己在課前做到全力以赴地備課,多方面去搜集相關進行資料;注重研究中學教學理論,積極參加科組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主動承擔學校的公開課;並能經常聽其它有經驗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務水平。

總之,在經過一個學期的歷史教學,收穫很多,感悟也很多。以上就是我在本學期的一些體會與粗淺見解,自身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今後仍要不懈的努力,也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取得好的成績!

關於七年級歷史教師教學工作總結範文2

這個學期,我擔任七年級年級4個班的歷史教學工作,我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按照學校的各項要求,立足現在,放眼未來,為使今後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總結,希望能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總結檢驗教訓,繼往開來,以促進教訓工作更上一層樓。

一、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並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後記,並認真按蒐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

二、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為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我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儘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儘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現在學生普遍反映喜歡上歷史課,就連以前極討厭歷史的學生都樂於上課了。

三、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徵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師的課,不但聽國中的,也聽高中的。做到邊聽邊學,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並常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徵求他們的意見,改進自己的教學工作。

四、認真批改作業。佈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為了做到這點,我常常到書店、到圖書室去搜集資料,對各種輔助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並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後進生的輔導,並不限於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後進生的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要通過各種途徑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並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從而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這樣,後進生的轉化,就由原來的簡單粗暴、強制學習轉化到自覺的求知上來。使學習成為他們自我意識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再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技能。並認真細緻地做好查漏補缺工作。後進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識斷層,這些都是後進生轉化過程中的拌腳石,在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時,要特別注意給他們補缺,把他們以前學習的知識斷層補充完整,這樣,他們就會學得輕鬆,進步也快,興趣和求知慾也會隨之增加。

六、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目前的考試模式仍然比較傳統,這決定了教師的教學模式要停留在應試教育的層次上,為此,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授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存在的不足是,學生的知識結構還不是很完整,對所學的知識系統還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這些都有待以後改進。

關於七年級歷史教師教學工作總結範文3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回答犁壁、耬車、水排對生產發展的作用使學生感受到生產工具對生產的巨大促進作用。

引導學生觀察書中《東漢牛耕圖》、《耬車》,分析兩種工具的功能,鍛鍊學生識圖能力同時意識到歷史文物的價值。

2.通過學生自己填寫“戰國秦漢經濟發展簡表”認識到社會生產的不斷進步,並培養學生歸納能力。通過了解“兩漢農業和手工業有哪些新的成就”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的能力。

3.兩漢是我國封建經濟的發展時期,農業、手工業有很大發展,湧現出許多領先世界的成就,我們應該為之驕傲和自豪。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農業的新成就、手工業的興盛。

教學難點:農具的改進、手工業技術的提高。

教學思想:

充分利用書上的內容和補充的資料吸引學生的興趣,設計恰當的問題啟發學生思考,使學生掌握漢朝農業、手工業的新成就“新”在哪裏。

教學手段:講解法

教學過程:

導入:兩漢是我國封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時期。漢朝的統治者,實行了一些緩和階級矛盾和重視農業的政策,經過人民的辛勤勞動,社會經濟呈現出新的面貌,並且有它顯著的特點。本課我們將學習兩漢農業、手工業的新成就,商業和都市的新氣象。

講授新課:

一、農業的新成就

1.興修水利

農作物的生長離不開水,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水利建設。兩漢重視農田水利的興修。漢武帝和漢明帝時,兩次大規模治理黃河。(出示《關中水利圖》)

漢初,黃河屢次決堤,造成嚴重的水災。漢武帝徵調幾萬民工前去修治,並親自巡視黃河工地,命隨從文官武將都去背柴,堵塞決口。此後黃河在80年間沒有發生大的水災。東漢時,黃河河道南移,黃河下游氾濫成災,淹沒了幾十個縣,“百姓怨歎”,漢明帝時,在著名水利專家王景主持下,黃河流域的幾十萬勞動人民用了多種方法,經過一年時間,消除了水患,穩定了河道,使泛區廣大土地重新得到耕種,並引黃灌溉大片土地,為發展農業生產創造了條件。此後800年間,黃河沒有改道,水災也減少了。

2.改進農耕技術和農具

漢朝的農具有很大改進。

(1)犁壁(展示犁壁圖)西漢以前的耕犁沒有犁壁,安裝了犁壁之後,便於翻土、碎土、起壠畝,提高了耕作效率,因此犁壁的發明是犁耕的改革中一個重大發展,這比歐洲早了近1000年。

(2)耬車(指導學生看書中《耬車》圖)

耬車是一種播種工具。請同學們想一想種子是怎樣通過耬車播到地裏去的?它為什麼有三個腳?人們是如何操縱它的?這種三腳耬車能同時播種三行。漏斗存放種籽,耬腳末端裝有小鐵鏵,起開溝作用,一人扶犁,一個牽牛,一次可把開溝、下種、覆蓋任務全部完成。這種耬車一天能播種一頃地。

(3)牛耕技術

(指導學生看《東漢牛耕圖》)西漢中期,牛耕得到大規模推廣。那時普遍使用二人三牛的耕作方法,還出現了二牛一人的犁耕法。

3.糧食作物的種植

漢朝水利事業的發展,有利於小麥的推廣,漢朝時候,小麥在北方普遍種植,成為主要糧食作物之一;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以種植水稻為主。

4.蔬菜的栽培

漢代蔬菜的品種增多了,今天我國人民常吃的蘿蔔、芹菜、芋頭、韭菜、葱蒜等,漢朝時候都有了。那時人們已經利用温室栽培蔬菜,這項世界首創的新技術,比歐洲要早1000多年。西漢宮廷裏有專門的温室,東漢時温室種的菜達20多種。

下面請同學分成小組,為漢朝人設計菜譜包括主食和菜。

5.桑麻的種植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桑養蠶的國家。漢代以前桑麻的種植只侷限於某些地方,此時黃河中下游地區的農村,户户房前屋後種了桑樹,有的富户擁有上千畝的桑麻。桑麻的廣泛種植,促進了絲麻織業的發展。

三、手工業的興盛

西漢時期,農業迅速發展,鐵器廣泛使用,為手工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1.冶鐵業的發展

那時候冶鐵業發展很快,作坊多,規模大。考古發現許多漢代冶鐵遺址。其中,在河南的西漢冶鐵遺址中發現有煤和攙雜了泥土、草莖的煤餅,説明當時冶鐵的燃料開始使用煤。

(指導學生看《漢代手工業分佈圖》)請同學們在圖中找出漢代冶鐵發達的地區。宛這個地方屬南陽郡,東漢時南陽有一位太守杜詩,發明了水排。水排是一種水力鼓風機械,用水力推動排扇來鼓風。東漢以前已經有了皮囊鼓風、畜力鼓風,而水排的發明和使用使鼓風技術又前進了一步,它的優點是供風穩定、供風的能量較大、節省勞動力。這是東漢冶鐵技術上的重大成就之一,這比歐洲早1000多年,也是世界首創的技術。東漢的鐵器製作精細,那時鐵製兵器取代了青銅兵器。

2.冶銅業

秦漢時,冶銅業仍然很興盛,漢朝的銅器製作精美,馬踏飛燕、長信宮燈等工藝之精、構思之巧,是世界罕見的(指導學生看課本插圖,並簡要介紹)。

3.絲織業的進步

兩漢的絲織業紡織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以臨淄(今山東淄博市)和襄邑(今河南睢縣)的產品最為有名。那裏的絲織品產量大、種類多、工藝精,有名貴的錦、絹、紗等。當時已經使用提花機,漢代的紡織技術,處於世界前列。(指導學生觀看《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素紗衣》)這件素紗衣用羅紗製成,薄如蟬翼,輕如鴻毛,衣長128釐米,摺疊好可以握在手中,重量僅49克,可見當時織造水平之高。

四、繁榮的東、西二京

漢朝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商業的興盛,出現了繁華的大都市,最大的是西漢的長安和東漢的洛陽,人稱東西二京。長安有人口50萬左右,洛陽人口在百萬以上,長安城規模之大超過羅馬城三倍以上。長安城商業很繁榮,全城有九個專門的商業區叫“市”,那裏商人云集,貨物齊全。長安街道上,車馬行人熙熙攘攘,一片繁華景象。

小結:

這節課我們介紹了兩漢的社會經濟和社會生活,重點講了農業和手工業的新成就,請按表的要求填寫相應內容,並總結哪些是新成就。

附:戰國秦漢經濟發展簡表

班級姓名項目

時間農業手工業商業

工具技術經驗水利冶鐵冶銅紡織

戰國鐵農具的使用牛耕、施肥、選種都江堰生鐵冶煉技術商業城市繁榮

秦靈渠

漢西漢耕犁安裝________,新型耕種工具________牛耕普遍使用

___________的

耕作方法_______、_____大規模治理黃河。水利專家______負責治理黃河用____作燃料、_____鼓風兩漢的銅器製作精美,如_______、_________使用_____

織出精美的花紋兩漢的都城

_______、

_______人稱東西二京

板書設計

兩漢經濟

一、農業的新成就

1.興修水利

2.改進農耕技術和農具

3.糧食作物的種植

4.蔬菜的栽培

5.桑麻的種植

二、手工業的興盛

1.冶鐵業的發展

2.冶銅業

3.絲織業的進步

三、繁榮的東、西二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