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報告

鄉鎮企業基本情況彙報材料

一、全市中小企業,鄉鎮企業基本情況。

截至2006年,全市鄉鎮企業、中小企業已發展到11萬户,從業人員45萬人,擁有資產總額85億元,固定資產原值61.45億元,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到145户,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4户。2006年,全市鄉鎮企業、中小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28.7億元、總產值185.6億元、工業總產值93億元,實現增加值66.95億元(其中工業增加值28.3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1億元,上交税金3.9億元。鄉鎮企業、中小企業已成為率先突破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鄉鎮企業基本情況彙報材料

二、非公經濟快速崛起,三位一體格局初步形成。

近年來,全市鄉鎮企業民營化速度進一步加快,非公經濟企業已佔鄉鎮企業總數的98.2%,鄉鎮企業民營化後充滿生機和活力。截止2006年底,全市累計發展個體工商户、私營企業10.88萬户,從業人員36.52萬人;其中2006年新發展個體和私營企業達9800户,吸納就業32000人,非公經濟增加值已佔全市GDP的47%,成為全市經濟增長、財政增收、擴大就業的增長點和縣域經濟的主要支撐。成為全市經濟增長、財政增收、擴大就業的增長點和縣域經濟的主要支撐。鄉鎮企業、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企業三位一體的格局初步形成。

三、鄉鎮企業、中小企業六大產業體系已經形成。

到2006年,全市鄉鎮企業、中小企業二、三產業結構已調整到6.4∶3.6。已形成農產品加工業、機械加工業、建材建築及房地產開發業、礦產業、醫藥化工業、服務及信息業六大產業體系。

[農產品加工業]目前,全市有省、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41個。2006年底,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已發展到1.9萬多個,從業人員8.6萬人,實現總產值42億元,實現利税總額1.8億元,帶動農户1740萬户,助農增收人均289元。

[機械加工業]機械加工業已發展到758個,年加工產值6.5億元,湧現出始皇磨粉機制造公司、華漢機械廠、西鄉西瑪機牀廠等一批規模企業和漢台宗營機械加工小區。

[建材業]以水泥、新型建材和裝飾材料、石材為重點的建材業,改造傳統技術、治理環境污染、不斷做大做強,年產水泥已達150萬噸,磚瓦40億塊,建材業產值達21億元。鄉鎮企業、非公企業建築業及房地產開發業不斷改進技術裝備,提高資質等級,產值已達30億元,佔全市工程施工量的80%以上。

[礦產業]以鐵礦、黃金礦、鉛鋅礦、石膏礦、煤礦、石英礦開發為重點的礦產業不斷提高機械化開採水平,改善安全條件,產值已達16億元。礦業公司、何家巖金礦、明信鐵合金冶煉公司等企業產銷兩旺。

[醫藥化工業]以振華生物科技公司、留壩天翔藥業公司為代表的醫藥化工業發展勢頭良好,2006年,全市有醫藥化工類企業104户,年營業收入3.4億元。

[服務及信息業]以專業市場、連鎖經營、休閒旅遊為重點的運輸、商飲服務及信息產業實現產值20億元,圍繞旅遊業興辦了一批集觀光、娛樂、食宿為一體、特色明顯的“農家樂”、“度假村”。陝南電子城、漢台瓜果批發中心、城固華盛購物廣場等一批商飲服務業促進了當地市場的繁榮。

四、今年元至7月中小企業、鄉鎮企業經濟運行特點。

(一)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快、增幅高

元至7月,全市鄉鎮企業(中小企業)完成總產值125.8億元,同比增長15.5%;實現增加值45.1億元,同比增長15.8%。主要經濟指標增幅較去年同期高2個百分點。規模工業增速創歷史新高,比去年同期高20個百分點。其中,97户規模工業企業實現產值13.3億元,同比增長42.4%,高出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速19個百分點。建材、礦產、裝備製造、農產品加工等主要行業生產和銷售形勢看好、增長勢頭強勁。

(二)項目建設進展順利。今年以來,全市中小企業新建和技改項目共完成投資7.8億元,同比增長16.8%。其中春雨農業公司投資1800萬元的玉米方便麪生產線項目,陝西建興農業科技公司投資1400萬元的米糠油生產項目已建成投產。陝西春光油脂有限公司生物柴油項目,南鄭膠東水泥公司的“3改6”(由30萬噸擴建至60萬噸)項目、南鄭碑壩鋅礦資源開發項目、漢台綠豐飼料項目、城固石英礦深加工項目、洋縣玉米澱粉技改項目、西鄉礬礦開採等一批重點項目進展順利。

(三)招商引資成效顯著。今年,市中小企業局包裝70多個重點項目,編印《市中小企業招商引資項目指南》2000冊,參加國家和省上組織的重要招商活動,共簽約項目23個合同和協議,引資額16億元,引進新技術56項,引進人才125人。其中陝浙中小企業經貿合作活動,合同和協議引資11億元,取得了豐碩成果。在第十一屆西洽會上,我市中小企業(鄉鎮企業)共簽約項目16個,總投資7.3億元,引資6.97億元。其中合同項目11個,總投資4.81億元,引資4.46億元。

(四)環保工作取得新進展。今年以來,全市中小企業投入資金5600萬元,更新設備,改進生產工藝,增強對工業“三廢”的處理能力,有效地降低了對環境污染的程度。加強對皂素、水泥、石材、磚瓦、礦山等行業的重點治理,使這些企業對環境的影響和污染程度大大降低。全市現有34家皂素加工企業都建了污水處理設施,其中通過達標驗收的15家,正在進行治理調試的11家,還有8家處在完善水處理設施階段或停產狀態。磚瓦企業貫徹國家限實和禁實的產業政策要求,積極發展頁巖磚、粘土空心磚、水泥砌塊等新型建材,共節約耕地資源3800多畝,礦業有限公司投資800萬元建設尾礦處理壩,西鄉板橋水泥廠、漢鍾建材有限公司、勉縣温泉水泥公司、勉縣天蕩水泥公司等鄉鎮重點水泥生產企業都分別安裝了水泥收塵設備,大大降低了粉塵污染,有力地保障和促進了全市中小企業(鄉鎮企業)的健康發展。

(五)創新工作穩步推進。上半年,市局召開了全市中小企業創新工作會議,在全市開展了企業“服務年”活動,聯繫了100户重點骨幹企業,設立了治亂減負、企業維權熱線。全市鄉鎮企業培訓職工0.95萬(次),開發新產品47個,推廣新技術、新工藝49項,其中國內領先3項。城固振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沃氏氧化物、醋酸去氫表雄酮、南鄭秦園剛玉公司剛玉生產線屬國內領先。市春雨農業開發公司橡果系列產品、老玉米系列產品、城固振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雙烯下游系列產品等獲實用技術發明專利。全市有30户重點企業開展了機制創新和管理創新工作。

(六)非公經濟成為突破發展新亮點。至目前,全市新發展個體工商户、私營企業等非公有制經濟企業1660户,增加就業人員9800人。非公有制經濟已成為我市率先突破發展中最具活力的成分。

(七)園區建設初見成效。全市8個企業園區(漢台鋪鎮機械加工業創業園區、漢台褒河裝備製造配套加工業園區、南鄭大河坎工業園區、城固博望企業園區、洋縣戚氏示範園區、西鄉城北示範園區、勉縣褒城工業園區、寧強代家壩企業園區)規劃總面積36.1平方公里,到去年年底,入園企業9860個,從業人數4.95萬人,共實現營業收入39億元、增加值13.2億元、利潤總額2.34億元、上繳税金1.24億元、出口交貨值2900萬元。園區已成為催生小企業,促進全民創業的搖籃。

五、鄉鎮企業、中小企業的貢獻和作用。

我市鄉鎮企業、中小企業為解決“三農”問題、促進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實現工業強市、推動在陝南率先突破發展、構建和諧做出了重大貢獻,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市GDP的27.6%、全市工業產值的38.12%、財政收入的20.5%、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3%都來自於鄉鎮企業。2006年全市鄉鎮企業、中小企業用於支農和建農的資金8196萬元,其中用於農業基礎建設2589萬元,農村教育1768萬元,農民公益福利2120萬元,小城鎮建設1719萬元。鄉鎮企業、中小企業已成為全市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縣域經濟的主體,推動新農村建設的生力軍和率先突破發展的重要抓手。

六、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是鄉鎮企業、中小企業、非公經濟發展的軟硬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二是中小企業服務體系不夠健全。三是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產業佈局不盡合理,高新技術產業少,高附加值產品少,初級產品加工企業多,許多地方資源開發深度不夠,利潤空間流向市外。四是企業融資渠道不暢,資金緊缺問題依然突出。五是中小企業、鄉鎮企業、非公有制經濟企業管理體制不順,影響企業的發展壯大。六是土地、人才、信息等因素依然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七、今後工作重點及措施。

(一)認真宣傳貫徹發展中小企業、鄉鎮企業、非公經濟法律法規和政策,營造突破發展的良好環境。(二)大力催生小企業,全力推進“三大創業”,努力擴張中小企業總量。(三)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四)實施綠色發展戰略,加大農產品加工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扶持力度,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五)培育中小企業產業集羣,增強區域經濟發展活力。(六)抓好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系建設的試驗示範工作,着力解決企業融資難、擔保難的問題。(七)抓好創新工作。一是抓好中小企業主管部門的工作創新、服務創新。二是抓好企業技術創新和守重質量工作。三是推進企業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加強創業培訓和企業培訓工作,不斷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九)加強中小企業治亂減負工作,改善投資發展環境。

八、幾點建議。

(一)充分認識鄉鎮企業、中小企業、非公企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鄉鎮企業、中小企業、非公企業的發展,對於解決農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啟動國內需求,統籌城鄉經濟發展,實現農村工業化,破解三農難題,確保國家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各級應該高度重視鄉鎮企業、中小企業、非公企業在在縣域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大張旗鼓地宣傳鄉鎮企業、中小企業在新農村建設中及率先突破發展的貢獻和作用。

(二)不斷加大對中小企業、鄉鎮企業、民營企業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建議政府加大對鄉鎮企業、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企業的財政、税收等支持力度,積極出台相關政策、鼓勵鄉鎮企業、中小企業、非公企業發展,推動落實省十一次黨代會提出的“自主創業、家庭創業、全民創業”目標。

(三)要抓好中小企業、鄉鎮企業服務平台建設。建議政府抓好服務平台建設和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全力打造信息服務、信用與融資擔保、教育培訓、科技創新、創業輔導、管理諮詢、市場開拓、政策法律等八大服務平台,並以此為基礎,逐步構建完善的服務體系。

(四)理順管理體制,落實鄉企局幹部工資待遇。市鄉鎮企業局自1978年成立以來,在歷屆市委(地委)、政府(行署)的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發展鄉鎮企業的方針、政策,積極履行《鄉鎮企業法》賦予的“規劃、協調、監督、服務”職能,有力地促進了全市鄉鎮企業、中小企業快速健康發展,為我市農村經濟繁榮、社會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鄉企局自成立以來一直是政府行政部門,《公務員管理條例》實施後,漢人發[1998]232號文件批准我局幹部過渡為國家公務員。2002年市機構改革,市鄉鎮企業局從原來市政府工作部門變為市政府直屬事業機構,明確“單位級別不變,工作職能不變,工作人員身份不變,財政供養關係不變”。鄉企局全體同志服從大局,一如既往積極工作,確保了全市鄉鎮企業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2005年機構改革,市鄉鎮企業局由市政府直屬機構改為市經委管理的處級事業單位。當時,幹部擔心自己公務員身份待遇得不到保障,曾多次找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反映問題。2005年6月,市委組織部原副部長秦安、市編辦主任趙斌、副主任姜文品受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委託,來我局宣佈:鄉企局機構形式上雖有變化,但工作性質不變、財政供養關係不變、公務員身份待遇不變。市編委2005年9月,還就市鄉鎮企業局、市中小企業促進局職能配置、人員編制和內設機構專門印發了“三定”方案,“三定”方案明確了市鄉鎮企業局、市中小企業促進局的行政職能、工作職責,明確了我局工作人員仍參照公務員制度管理。可是我局17名在職職工至今工資套改政策落不實。

為進一步促進全市中小企業、鄉鎮企業、公企業發展,確保省委“三大創業”、市委率先突破發展目標的實現,建議:一是理順鄉鎮企業、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企業管理體制,將市鄉企局、中小企業促進局由市經委管理的事業單位變為市政府直屬機構。二是儘快落實市鄉企局、中小企業促進局幹部職工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