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優秀作文

寫魯迅的作文通用5篇

作文是我們瞭解別人和世界的工具,大家在寫作文時一定要用心對待,並且明確主題,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寫魯迅的作文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

寫魯迅的作文通用5篇

寫魯迅的作文篇1

金秋十月,我們又迎來了祖國媽媽的第54歲生日,在這歡慶的日子,我和媽媽興致勃勃地來到上海魯迅公園內的魯迅紀念館遊覽了一番。

魯迅紀念館是一座白牆黑瓦的建築物,一排排青翠碧綠的樹木環繞在它的周圍。正面牆上,周總理親筆題詞的“魯迅紀念館”五個金色大字在朝陽的照耀下熠熠生輝。我們沿着一長溜的石級快速走進了魯迅紀念館的大廳。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牆上那一幅幅描寫魯迅先生生平的木刻畫。這些畫的製作非常的逼真,彷彿使我看到了魯迅先生當年工作、生活的情景。大廳裏還擺放着兩台電腦,這是為參觀者作指南用的。我從電腦裏瞭解到:魯迅紀念館是新中國成立後,建立的第一個人物紀念館,它建立於1951年1月,在1958年遷入虹口公園,也就是現在的魯迅公園。

在大廳左側有一尊魯迅先生的全身塑像,讓人有一種與魯迅先生在一起的親密感。大廳右側是一條通往二樓的樓梯。來到二樓,我首先看到的是根據魯迅先生幾部作品所刻出的浮雕,有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小説《狂人日記》;有描繪中國農民的《祝福》等。

大廳旁邊有五個展示廳,分別展示着許多珍貴的文物和紀念品。在第一個展示廳裏擺放着一些魯迅先生珍貴的手稿,上面是魯迅先生寫的密密麻麻的蠅頭小字,有些地方還用粗筆修改過。這裏還展出了魯迅先生生前使用過的文具和生活用品。在第五展廳裏,一塊寫着“民族魂”三個字的橫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聽媽媽説,這塊橫幅曾經覆蓋在魯迅先生的遺體上呢!是啊,“民族魂”代表着一個民族的靈魂,體現出一個民族的精神。魯迅先生是現代文學家,它曾棄醫從文,用他那支筆喚起中國人民覺醒,批判罪惡的封建社會。魯迅先生是偉大的文學家,他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參觀了魯迅紀念館,我感觸深刻,對魯迅先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堅信,只要我努力再努力,一定也能像魯迅先生一樣,成為一名優秀的文學家。

寫魯迅的作文篇2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魯迅先生的一句流傳至今的話語,它表現出了魯迅先生那偉大的人格精神,説實話,魯迅的存在不明白以往使多少中國人重新站起來,找回了中國人應有的骨氣與尊嚴。

每到靜靜的深夜,魯迅總是坐在書桌前,揮動手中的筆,試圖喚醒那些麻木不仁的中國人。明亮的燈光照着他,他那雙充滿智慧與期望的眼睛總是不時地打轉,在我眼中,他是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文豪。

他早年到日本去學醫,後認為醫學只能治人身體,卻不能改變人的思想,於是他棄醫從文。他以往為自我刻下三枚圖章,分別是“文章誤我”、“嘎劍生”、和“戎馬書生”。第一枚是指宣揚封建道德的文章只會耽誤人的青春;第二枚是指嘎然一聲拔出劍來,投身於反封建的鬥爭中去;第三枚是指讀書人應當躍馬橫槍,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在我眼中,他是一個英雄。

魯迅寫的第一篇白話小説叫做《狂人日記》,他在小説中憤怒地譴責了封建禮教的低下,對延續了幾千年的封建統治進行了嚴肅地批判。一生執筆為戰槍的他為祖國付出的何止是一堆厚厚的文字,在他筆下的每一個字中,都流露出了他的滿腔熱血;字裏行間映出了他流下的血與汗。在我眼中,他是一個精忠愛國的戰士。

他的精神是一塊永垂不朽的豐碑。他是一個誓死不低頭的漢子,在他的雙眼中,總能看到那不屈的神色。讀他的文章,感悟它的精華,就好像是置身在那烽火連天的歲月中。他是人民的英雄,時刻呼喚着人們:站起來,我們是中國人!

在我眼中,魯迅是文豪、是英雄、是戰士。他一生光明磊落,坦坦蕩蕩,沒有過半點偽飾虛假。魯迅就像一顆光芒四射的太陽,向人類撒下永恆的光輝。是我永遠學習的榜樣!

寫魯迅的作文篇3

?吶喊》是魯迅先生是正值五四革命精神高揚時期所作,作品真實的描寫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時期的社會生活,揭示了種種層次的社會矛盾,對封建制度及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徹底的否定,表現出對民族生活的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願望。

其實在讀完《吶喊》的第一感覺,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自責,我自己有點奇怪為什麼會這樣?經過我的思考後,我發現,以前人的觀念真的讓人不可理喻,我常常跟我身邊的人説,如果我生在那個年代,我一定象孫中山那樣,對人們的想法進行徹底的教育。

我對《吶喊》中的阿q正傳,比較感興趣,尤其是阿q,我覺得那樣的年代裏像啊q這樣的人是少之又少,在如今發達的21世紀,也幾乎沒有象啊q的人了,其實我還是挺佩服啊q這個人物的,時代雖然拋棄了他,但他並沒有放棄了自己,而是不斷的努力活下來,也許有人會説苟且活着還不如死,但是,生命是第一位啊,沒有生命許多都是空想。

如今,像這樣發達的21世紀,我想很少有人想到曾經那麼愚昧的國民了,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至今還有那些愚昧的國民的存在,也許有人會覺得不可思議,但這的確是真的。

在那些偏遠山村的人們,因為接觸不到先進的文化教育,以至仍然保留着以前的各種封建習俗,這一點也不奇怪,社會有進步,而他們似乎生活沒有多大的改變,以後,我們要做的還有更多的,包括教育和傳統,分辨傳統和封建的區別,

未來的日子裏,我們除了自己要好好的活着之外,也要幫助別人好好的活着,因為我們的社會在進步。

寫魯迅的作文篇4

讓魯迅教你寫作文

文/魯迅

現在竟還有人寫信來問我作文的祕訣。

我們常常聽到:拳師教徒弟是留一手的,怕他學全了就要打死自己,好讓他稱雄。在實際上,這樣的事情也並非全沒有,逢蒙殺羿就是一個前例。逢蒙遠了,而這種古氣是沒有消盡的,還加上了後來的“狀元癮”,科舉雖然久廢,至今總還要爭“唯一”,爭“最先”。遇到有“狀元癮”的人們,做教師就危險,拳棒教完,往往免不了被打倒,而這位新拳師來教徒弟時,卻以他的先生和自己為前車之鑑,就一定留一手,甚而至於三四手,於是拳術也就“一代不如一代”了。

還有,做醫生的有祕方,做廚子的有祕法,開點心鋪子的有祕傳,為了保全自家的衣食,聽説這還只授兒婦,不教女兒,以免流傳到別人家裏去,“祕”是中國非常普遍的東西,連關於國家大事的會議,也總是“內容非常祕密”,大家不知道。但是,作文卻好像偏偏並無祕訣,假使有,每個作家一定是傳給子孫的了,然而祖傳的作家很少見。自然,作家的孩子們,從小看慣書籍紙筆,眼格也許比較的可以大一點罷,不過不見得就會做。目下的刊物上,雖然常見什麼“父子作家”“夫婦作家”的名稱,彷彿真能從遺囑或情書中,密授一些什麼祕訣一樣,其實乃是肉麻當有趣,妄將做官的關係,用到作文上去了。

那麼,作文真就毫無祕訣麼?卻也並不。我曾經講過幾句做古文的祕訣,是要通篇都有來歷,而非古人的成文;也就是通篇是自己做的,而又全非自己所做,個人其實並沒有説什麼;也就是“事出有因”,而又“查無實據”。到這樣,便“庶幾乎免於大過也矣”了。簡而言之,實不過要做得“今天天氣,哈哈哈……”而已。

這是説內容。至於修辭,也有一點祕訣:一要朦朧,二要難懂。那方法,是:縮短句子,多用難字。譬如罷,作文論秦朝事,寫一句“秦始皇乃始燒書”,是不算好文章的,必須翻譯一下,使它不容易一目瞭然才好。這時就用得着《爾雅》,《文選》了,其實是隻要不給別人知道,查查《康熙字典》也不妨的。動手來改,成為“始皇始焚書”,就有些“古”起來,到得改成“政俶燔典”,那就簡直有了班馬氣,雖然跟着也令人不大看得懂。但是這樣的做成一篇以至一部,是可以被稱為“學者”的,我想了半天,只做得一句,所以只配在雜誌上投稿。

我們的古之文學大師,就常常玩着這一手。班固先生的“紫色蛙聲,餘分閏位”,就將四句長句,縮成八字的`;揚雄先生的“蠢迪檢柙”,就將“動由規矩”這四個平常字,翻成難字的。《綠野仙蹤》記塾師詠“花”,有句雲:“媳釵俏矣兒書廢,哥罐聞焉嫂棒傷。”自説意思,是兒婦折花為釵,雖然俏麗,但恐兒子因而廢讀;下聯較費解,是他的哥哥折了花來,沒有花瓶,就插在瓦罐裏,以嗅花香,他嫂嫂為防微杜漸起見,竟用棒子連花和罐一起打壞了。這算是對於冬烘先生的嘲笑。然而他的作法,其實是和揚班並無不合的,錯只在他不用古典而用新典。這一個所謂“錯”,就使《文選》之類在遺老遺少們的心眼裏保住了威靈。

做得朦朧,這便是所謂“好”麼?答曰:也不盡然,其實是不過掩了醜。但是,“知恥近乎勇”,掩了醜,也就彷彿近乎好了。摩登女郎披下頭髮,中年婦人罩上面紗,就都是朦朧術。人類學家解釋衣服的起源有三説:一説是因為男女知道了性的羞恥心,用這來遮羞;一説卻以為倒是用這來刺激;還有一種是説因為老弱男女,身體衰瘦,露着不好看,蓋上一些東西,藉此掩掩醜的。從修辭學的立場上看起來,我贊成後一説。現在還常有駢四儷六,典麗堂皇的祭文,輓聯,宣言,通電,我們倘去查字典,翻類書,剝去它外面的裝飾,翻成白話文,試看那剩下的是怎樣的東西呵!?

不懂當然也好的。好在那裏呢?即好在“不懂”中。但所慮的是好到令人不能説好醜,所以還不如做得它“難懂”:有一點懂,而下一番苦功之後,所懂的也比較的多起來。我們是向來很有崇拜“難”的脾氣的,每餐吃三碗飯,誰也不以為奇,有人每餐要吃十八碗,就鄭重其事地寫在筆記上;用手穿針沒有人看,用腳穿針就可以搭帳篷賣錢;一幅畫片,平淡無奇,裝在匣子裏,挖一個洞,化為西洋鏡,人們就張着嘴熱心的要看了。況且同是一事,費了苦功而達到的,也比並不費力而達到的的可貴。譬如到什麼廟裏去燒香罷,到山上的,比到平地上的可貴;三步一拜才到廟裏的廟,和坐了轎子一徑抬到的廟,即使同是這廟,在到達者的心裏的可貴的程度是大有高下的。作文之貴乎難懂,就是要使讀者三步一拜,這才能夠達到一點目的的妙法。

寫到這裏,成了所講的不但只是做古文的祕訣,而且是做騙人的古文的祕訣了。但我想,做白話文也沒有什麼大兩樣,因為它也可以夾些僻字,加上朦朧或難懂,來施展那變戲法的障眼的手巾的。倘要反一調,就是“白描”。

“白描”卻並沒有祕訣。如果要説有,也不過是和障眼法反一調: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而已。

寫魯迅的作文篇5

“到!到魯迅故里啦!”我們像出籠的小鳥,下車後,飛奔向這次參觀的目的地——魯迅故居。踏上一條窄窄的石板路,只見兩邊是一溜粉牆黛瓦,竹絲台門,肅穆莊嚴。

我們沿着石板路,來到周家新台門。新台門坐北朝南,磚瓦結構,共分六進,有房間80多間。魯迅的故居就位於新台門的西面。魯迅在新台門內度過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這裏留下許多耐人尋味的故事。

從魯迅故居臨街的兩扇棕色的石庫門進去,穿過小天井是一間泥地的台門間,這裏是魯迅家當年安放交通工具的地方,現在則陳列着轎和櫓。從台門的側門進去,有一口井,井水又清又涼。穿過長廊,就到桂花明堂,那裏長着一片金桂。魯迅小時候,夏天經常躺在桂花樹下的板桌上乘涼,聽繼母張氏給他猜謎、講故事。

過桂花明堂,便是魯迅的卧室。1909年夏天。魯迅從日本歸國後,在紹興任教時,就住在這兒。他常常在卧室備課寫作到深夜。

離開故居我們來到百草園,《懷舊》這篇小説就是在此寫成的。魯迅曾經回憶説:“我的家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園子,相傳叫作百草園……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百草園的名稱雖雅,但其實只是一個普通的菜園,裏面種着各種各樣的蔬菜和枝繁葉茂的大樹。聽導遊大姐姐介紹:童年時魯迅經常和小夥伴來到百草園嬉戲、玩耍。他們捉蝴蝶、捉蟋蟀、採桑椹、摘覆盆子、拔何首烏:夏天在樹蔭下乘涼,冬天在雪地裏捕鳥……聽介紹,我彷彿看到魯迅小時候在此玩耍的情景,聽到他們銀鈴般的笑聲……

瞻仰魯迅故居,激起我們對這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崇敬之情。稽山常青,鏡水長綠,魯迅的浩然正氣、高風亮節永留人間。

標籤:魯迅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