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特殊教育兒童心得體會6篇

心得體會是我們寶貴的財富,能夠為我們未來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對於寫心得體會這件事,我們要讓自己保持清晰的思路,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特殊教育兒童心得體會6篇,感謝您的參閲。

特殊教育兒童心得體會6篇

特殊教育兒童心得體會篇1

“爺爺奶奶好,爸爸媽媽壞。”這是近些年農民工悄然離開後,不少不懂的寶寶對爺爺奶奶如實説。沒有人教他們,也沒有人這樣説過,小小年紀居然會説出這樣的話語,以表達他們對外出務工的爸爸媽媽把他們丟在家裏的不滿。

不知從何年何月起,在“留守兒童”的感情字典裏開始有了如此委屈的字眼。是呀,為了生存與富裕,許多青壯農民工年復一年的丟下年邁的雙親和撇開幼稚的兒童,到城裏去打拼,從而導致長期親情缺失,“留守老人”代管不力,“留守兒童”的學習教育問題成為盲區,何談親子閲讀,讓“書香”伴成長?親情的缺失,讓不少“留守兒童”產生各種心理障礙,孤僻、怯懦是常見表現;隔代監護和獨自生活,讓這些正處在最需要父母年齡段的孩子內心更加封閉。

隨着教育公平理念的深入人心,各地對“留守兒童”問題的日漸重視,全社會對“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羣體的關愛也與日俱增。不僅建起了“留守兒童託管中心”、“留守兒童之家”及心理諮詢室、圖書閲覽室、體育活動室、音樂活動室、美術活動室等基礎設施,還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留守兒童”開展健康向上的活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促進了“留守兒童”快樂健康成長。

據媒體報道,今年4月初,安徽省利辛縣以“誦讀經典、以德潤身”為主題,積極開展經典誦讀進機關、企業、學校、社區、農村、家庭,組織知名書畫家寫經典,黨員幹部讀書示範行動,讀書報告會和圖書漂流等活動;組織結對讀書、捐書共建,建設愛心書屋、愛心書庫等。重點為“留守兒童”、孤寡老人和農民工等羣體提供閲讀服務,引導“留守兒童”積極參與到“讀書月”活動中來。此次優惠購書,是利辛縣“全民閲讀、書香利辛”讀書月系列活動之一,旨在讓讀書成為更多“留守兒童”的好習慣。

高興之餘,筆者不免多出一份擔憂:除了利辛縣外,還有許許多多同在一個學校的“留守兒童”怎麼辦?許多主題活動把他們拒之門外,“留守兒童”的“特權”他們無法享受,是否衍生為另類的歧視?難怪有的“留守兒童”回家品頻頻質疑爺爺奶奶:“你們為什麼非要讓爸爸媽媽出去打工?”

讓“留守兒童”儘快聞到書香。事實上,不少地方的“留守兒童”確失了親子閲讀的關愛。因此,我們還需要全社會多一些關愛和幫助,關愛“留守兒童”不能只停留在“世界讀書日”這一天,關鍵要重在平時,重在實效,讓“留守老人”帶着“留守兒童”去讀書,有個好場所、有本健康書,讓“書香”伴更多的“留守兒童”們健康成長。

另外,孩子是天使,他們不僅需要全社會的幫助,更需要爸爸媽媽的關愛,需要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快樂成才。如可以,可憐的天下父母,請深愛你的孩子,不要讓他們成為“留守兒童”,哪怕少掙兩個“碎銀子”,也要儘快把孩子接到自己的身邊,來享受“世上只有爸媽好”的天倫之樂!

一、正確對待特殊學生,把更多的愛心獻給特殊學生,這是教育成功的根本點。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師,只有擁有一顆愛心才能教育好學生。

二、平等對待、認識特殊學生,這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特殊學生由於種種原因,在學校及家裏受到批評、歧視及埋怨較多,從而在他們的內心深處產生了自卑感。一有什麼動靜,就變得很敏感,心存戒心,而且逆反心理很重,經常的批評容易使他們自暴自棄。但是這是表面現象,説到底,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是非常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諒解、信任和理解,需要温暖和關懷。所以,老師要懂得一點心理學、教育學知識,既要懂得如何教,更要懂得為何要這樣教的原因,從而在學生出現反覆時,也能冷靜對待,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心平氣和,誠心相待。因此,我們在教育特殊生時應給予他們温暖、關懷,幫助他們克服逆反心理,樹立學習的信心。

我們在教育特殊生時應給予他們温暖、關懷,幫助他們克服逆反心理,樹立學習的信心。

三、加強與家長的聯繫,這是做好特殊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即時、有效的溝通是轉化“特殊學生”的重要步驟,班主任及時與家長聯繫,商討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瞭解特殊生在家及學校的情況,以尋找教育途徑,限度地發揮家長在子女教育中的作用。

特殊教育兒童心得體會篇2

最近幾年有關自閉症幼兒融合教育的研究一直備受各界關注。在北京市教委的大力的支持下,我們北京大學幼教中心以團體合作的研究方式,從實踐立體式、個別化、跨領域、支持性的教育模式做起,堅持以全納教育為本,為他們提供最少限制的環境和最適合的服務。使他們改善不良的適應行為,發揮其潛能,並儘可能的融入到正常幼兒中去。

一、問題提出

1、基本概念

什麼叫自閉症:兒童自閉症是一種廣泛性發展障礙,以嚴重的、廣泛的社會相互影響和溝通技能的損害以及刻板的行為、興趣和活動為特徵的精神疾病。其常見的病因及影響因素包括遺傳、腦器質性病變、社會心理因素等。由於兒童孤獨症起病年齡早、症狀特殊、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而且至今也沒有完全得到治癒的病例。現比較統一的觀點認為關鍵在於早期發現、早期干預,通過行為干預和特殊教育訓練等方法,來提高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自理、認知、社會交往及適應社會的能力。

什麼叫融合教育:融合教育是要讓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包括:肢體傷殘、視覺受損、聽覺受損、智力障礙、自閉症、學習困難、語言障礙、長期病患者等)跟同齡孩子一起在常規學校接受教育,使他們適應主流學校的校園生活,發揮潛能,讓其身心均能得到全面的發展。此外,透過“融合”培植互相關懷的校園文化,促進家庭與學校合作,共同把學校發展為兼容及進取的羣體,為不同能力的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

融合的意義在於為所有迴歸主流的學生提供合適的教育項目,這些項目有一定挑戰性,但是要符合幼兒的能力和需要,與此同時,融合教育要給幼兒和教師提供任何所需要的支持和幫助,以使他們能在主流環境中獲得成功。一所融合教育的幼兒園還遠不止這些,它還要使每個幼兒都有歸屬感,每個幼兒都被接納,在教育過程中能做到真正地滿足每個幼兒的教育需要。

2、問題的提出

雖然融合教育在中國起步較晚,但由於社會各界的重視,已經有許多幼兒園都開始接納他們。我們北京大學幼教中心,本着全納教育的辦園宗旨,接納、支持、幫助他們,使自閉症幼兒能夠順利的在普通幼兒園進行融合教育。如:在班級中的融合、給予個體的支持與幫助。自閉症的幼兒往往在人際交往、與他人的溝通上存在着問題,如何在班級的一日生活活動中給予這些幼兒支持與幫助,使他們能夠真正的參與到集體的一日活動中去,是普特教老師面臨的問題。

二、班級中的融合

(1)家長工作

在幼兒進入幼兒園之前,這些家長均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對所要選擇的幼兒園的調查、通過各種渠道與幼兒園相關領導及教師進行接洽、溝通,等事情已經有了眉目時會在通過各種方式向特教專家徵詢意見,分析原因可能是家長怕被老師否定上正常幼兒園的可能性或是減少準備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

在進入幼兒園後,我園先讓家長陪同,根據幼兒自身的情況,有的在特教部先適應、有的加入班級融合半天。在這些的日子裏,自閉症幼兒得到了老師的理解和接納,上課時孩子的左右都會有小夥伴幫助他,有了好朋友他也顯得很快樂的樣子;有的則出現不適應的情況,如:在課堂上大喊大叫、跺腳、拍桌子,結果受到班上其他小朋友的指責導致行為問題更是頻頻出現,最後家長不得不陪在一邊;還有的才上了一兩週就直接被幼兒園勸退了。多數的自閉症幼兒在進入幼兒園融合後都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當他們在幼兒園裏不知所措或驚恐不安地時候,家長心裏也是忐忑不安的。有的家長每天把自閉症的孩子送進幼兒園後都會一直在附近徘徊,怕有狀況出現;還有的會同幼兒園協商阿姨進園帶自閉症的孩子。家長表現出來的不放心,為了能夠讓家長們放心,我們每天及時的與家長進行溝通,採用照片、請家長定時參與活動等辦法,消除了家長們的顧慮。

(2)個案

禾禾是一名男孩,今年6歲多,現在在大二班。禾禾基本上沒有語言表達的能力,在有需求的時候,有時會直接自己走過去拿,有時就會叫起來。由於沒有語言表達能力,在班級活動中往往自己獨處的時候較多。大多數的時間參與不到集體活動活動中去,在情緒激動的時候會不停的用手打自己頭。但是,禾禾有對語言理解的能力,對老師給予口語指令,能夠去執行。

(3)採用觀察法

在最自然地環境中對幼兒進行情緒、行為、社交、語言、認知等方面的綜合對比觀察。這樣可以直接獲得真實有效的資料,對幼兒以後在班級中融合有直接的幫助。例如:禾禾在剛剛進入幼兒園的班級時,老師主要是觀察禾禾在班級中一天的活動,老師不給予任何的干預,通過對禾禾這種自然的觀察,掌握禾禾在班級中的情況,從而為以後禾禾在班級的融合教育確定明確的方向。

(4)iep計劃的制定與實施:什麼是iep計劃:也叫“個別化教育計劃”,自1975年“個別化教育計劃”(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簡稱iep)問世以來,至今已有二十幾年,現在它的重要性已可説是與特殊教育畫上等號。人類歷史上西元1760年成立第一所特殊來,兩百多年來人權的擴張,要求特殊教育的專業化及普及化的聲浪越來越高,但由於特殊學生的個別差異大,在教學上無法像普通班一樣,用一樣的教材與全班一起評量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極需有一套方式來回以規劃與管理特殊教育的課程教學,並隨時供行政人員來評估教學效果與教學績效,此時“個別化教育計劃”便擔任了此一重要角色。特教、普通班老師、幼兒家長共同干預,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在班級融合教育中,良好的合作、溝通是前提。透過家長、普通班老師和特教老師共同研擬出一套適合幼兒的個別化教育計劃(iep)。

需要特教、普通班老師、家長三方的相互一致來完成。它可以是認知的,也可以是情緒或是動作技能的。這個部份必需有賴親師密切溝通與執行,並且隨着孩子的成長而改變目標。在班級融合教育活動中(iep)目標的實施,首先要放大幼兒的優勢,用優勢來帶動幼兒的弱勢。對於弱勢要給予幼兒支持與幫助、及矯正。

(5)班級中(iep)計劃、融合教育引導的實施

教室物理環境的安排:

為了能夠使禾禾融入到班集體的活動中去。例如:在座位的安排上、替禾禾選擇固定同伴,這種教室物理環境的適應,使禾禾對新環境的認知有了準備,極大減少了禾禾的情緒反映。

1、要有正確的特殊兒童觀和特殊教育觀

只有對特殊兒童的看法正確了,才能正確對待他們;只有有了正確的特殊教育觀,才能準確地開展特殊教育工作。

2、要有愛心

對孩子的愛,對特殊教育工作的熱愛。

3、要有獨特的知識結構和相應專業知識

在具備一般教師應有的知識外,還應具備如:醫學、康復治療、盲文、手語、心理測量及諮詢、助聽、助視設備知識、行為塑造、特殊兒童心理及干預等方面知識。

4、要有相應能力

突發事件(癲癇、急救等)、助聽、助視設備使用、特殊交流手段(盲文、手語)、智力、心理和行為測量能力等。

特殊教育兒童心得體會篇3

來源:拓慧教育平台 4

作為一名自閉症兒童的家長,我們每個人從認識到自己的孩子患有這種“不治之症”後,都承載着巨大精神和肉體壓力。可以説每個人都經歷了從生到死,又死而復生的心路歷程。

與其他正常兒童的家長相比,我們的生活更加忙亂,我們的責任更加重大,我們可能要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以及金錢。迷茫、無助、煩惱甚至絕望等各種負面情緒都會時時侵擾我們,讓我們不能自拔。

然而,我們並沒有倒下,我們像小草一樣,用頑強的毅力堅韌的活着,併力爭讓我們的孩子活的豐富多彩,生機勃勃。每位家長在這個過程中都是專家,都有各式各樣的應對困難的絕招。下面,我就結合自己近十年來的心路歷程,談談自己的感受和理念 。

一、感恩

我們首先要感謝父母,他們不但給了我們生命和無私的愛,在我們最無助的時候,也默默地幫我們承擔起了照顧孩子的重任,並給予我們巨大的精神寬慰,給我們無窮的支持與力量。

我們還要感謝我們的愛人,他們在我們生活最黯淡的時候,不離不棄,勇敢地與我們並肩作戰,共同承擔起哺育孩子,支撐家庭,康復訓練的重任,也給予了孩子一個完整的、充滿愛的家庭;當我們為孩子的各種問題困擾而心緒煩亂時,也是他們給予我們堅實的肩膀和温暖的臂彎。

我們也要感謝老師和學校給了我們孩子一個接觸社會和接受教育的機會,也給孩子更多的關愛和幫助,也給予了孩子與他人交流勾通時的快樂。

我們還要感謝我們的朋友和同事給了我友誼和支持,工作中的幫助和寬容,精神上的寬慰,讓我們能享受着朋友的温暖,如歌的友情。

我們更要感謝我們可愛又可憐的孩子,是他們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充實,讓我們在不斷克服困難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鍛鍊,也讓我們發現自己原來還有這麼大的能量,這麼強的耐性和韌性;也要感謝孩子給予我們世界上最真誠、最純淨也是最質樸的愛,也許他們沒有合適的表達愛的方式,但這種愛是最原始的,沒有附加條件的,也會伴隨我們一生,使我們的生命不再孤單。

二、寬容

我們要學會寬容我們的孩子,他們也許在許多方面都不及正常的孩子,沒有他們聰慧,也沒有他們乖巧,他們可能常常會製造出各種各樣的問題,讓我們忙亂,使我們陷入窘境……但我們還是要用寬容的心去對待他們,也許我們的孩子在社會上、學校裏已經備受壓力,父母的讚賞、肯定和寬容,會給他們以寬慰和自信,也讓他們的生活多一些快樂。

如果我們一味的認為自己的孩子很糟糕,他就不可能太好,反之則大不一樣,我們積極地去發現他們一點一滴的進步,不斷鼓勵並賞識他們,他們就會得到包括我們自己在內的所有人們的認可和尊敬。

我們也要學會寬容我們的愛人,為了給我們這樣一個特殊家庭以更好的物質基礎,他們會更加努力的工作,還要與我們一起培養、教育孩子,生活的重壓之下,也許他們沒有了浪漫,衣着也變得邋遢,家務活也學會了偷懶……但我們也要用寬容的心去對待他們,我們的寬容也許會成為他們繼續打拼的動力,也讓他們疲憊的身心得到休整。

我們還要學會寬容我們自己,為了照顧孩子,我們也許放棄了本已蒸蒸日上的事業,放棄了自己的閒情雅緻,歲月的磨礪也讓我們的容顏青春不再……但我們更要用寬容的心去對待自己,不要苛求自己,我們雖然失去了很多,但我們作為一個自閉症兒童的家長,我們給予孩子我們能給予的一切,孩子天真的笑容和對我們的依賴就是最好的回報。失敗時對自己多一份寬容,停止對自已的申訴,心中就會少一份懊悔和沮喪,就能在心底扶起一個堅強的我。

我們更要學會寬容別人,也許你的鄰居,孩子同學的家長不能理解我們孩子的特殊之處,對孩子指指點點,甚至白眼相加,但我們仍要用寬容的心去接受。在生活中學會寬容,你便能明白很多道理。寬容別人也是寬容自已,保護自已,樂於賞識和稱譽他人,給別人留一些空間,你自已將得到一片藍天。一個寬容的人,到處可以契機應緣,和諧圓滿,微笑着對待人生。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也將化作五彩的樂章。只有寬容地看待人生和體諒他人時,我們才可以獲取一個放鬆、自在的人生,才能生活在歡樂與友愛之中。

三、溝通

一個自閉症孩子的家庭,由於孩子的特殊性,往往會與過去的朋友、同事逐漸疏遠,自己不由自主地陷入自己劃定的生活圈子裏,把自己封閉在一個小小的世界裏。這個小小的世界是缺氧的,是一個缺乏生活氣息的世界。在這個空間裏呆得時間長了,人的內心是會變形與扭曲的,是會產生孤獨與寂寞感的,是難以適應身邊的環境的。社會是一個龐大的整體。每一個人都在這個整體之中。沒有人能脱離這個整體而單獨生存。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應該是相互依存的,就像海中的魚一樣,一個大海里如只有一條魚或把魚相互隔開,它們終究是活不了多長的。因此,人與人之間要溝通,用心地溝通。溝通了,關係就緊密了,溝通了心也就放開了,孤獨與寂寞感也會隨之消失。

首先,我們要學會建立夫妻間良好的溝通機制。夫妻是我們家庭的經濟和利益共同體,只有兩個人互相扶持、互相鼓勵,夫妻同舟共濟,才能給我們孩子以良好的發展環境,這個家庭才能渡過各種艱難困苦。

其次,我們還要學會與我們的領導和同事進行溝通。因為孩子的緣故,一定會牽扯我們很多精力,難免在工作中會力不從心,並給單位同事增加負擔。這個時候,我們也許可以向領導和同事説明孩子的情況,最大限度的贏得他們的同情和支持;同時,也更加努力的做好自己的工作,並儘可能去關心幫助其他同事,相信經過我們的努力和溝通,一定可以換來單位同事與領導的幫助和理解,也為自己創造出一個和諧愉悦的工作環境。

再者,我們要學會與孩子學校老師進行溝通。由於我們的孩子的特殊性,他們的入托、上學都成了我們做家長的一塊心病。我的經驗是,一定要利用各種資源和渠道加強與學校的溝通,並用真誠去打動他們,用努力去感染他們,最大限度為我們孩子創作一個相對寬鬆和愉悦的學習生活環境,讓他們與正常孩子一樣接受教育。

另外,我們要學會與各種社會機構進行溝通。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我們應該充分利用他們在專業及資源上的優勢,使我們在康復訓練、社會福利、醫療保障以及工作就業等方面獲得幫助和支持。當然,這就需要每位家長利用大眾傳播、羣體傳播以及人際傳播的各種渠道,及時瞭解各種信息,並及時跟進,與他們建立聯繫,加強溝通,最大限度地獲取他們的幫助和支持。

最後,我們還要學會與我們的孩子進行溝通。由於各種交流手段的缺乏,智力水平的限制以及信息接收能力的低下,我們的孩子與外界溝通較少,這就需要我們做家長的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以彌補前者的缺失。我們是孩子們唯一的依靠,在醫學的進步能徹底醫治他們的疾病之前,我們要幫助他們度過難關,盡最大的努力讓他們生活在安寧之中。

我們也是最瞭解孩子的人,我們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可能會帶給孩子心靈的慰籍;我們也要做好孩子與社會交流溝通的橋樑和通道,使他們與社會不至於越離越遠。

四、堅強

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曾説:“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如果在我年輕時就能預知未來的道路是如此坎坷,如此沉重,我想我一定沒有勇氣繼續走下去,我也不敢相信我能堅持下來。然而,十幾年過來了,我驚奇地發現,我竟然走了過來,並且步履堅定。我時常在想,一個人能有多堅強?

從某種角度來説,我們的命運是悲苦的,我們必須承載超過他人千百倍的負荷。面對生活的不公平,我們又能怎樣?生活真的如此不堪,我們有太多的理由選擇放棄堅強。然而,誰又放得下呢?可憐的需要我們養育,年邁的父母需要我們孝順,疲憊的愛人需要我們慰籍……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總是要面對這樣或那樣的艱難困苦,並且不能有所選擇,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堅強的面對和勇敢的挑戰。逃避是懦弱的、輕視生命是可恥的、好死不如賴活、與困厄搏擊、扼住命運的喉嚨……生存成了一場戰鬥!

痛苦和艱難鑄就了我們社會的堅韌,鍛鍊了我們的勇氣,確立了我們的信心。同樣是由於這樣的痛苦和艱難,我們贏得了世人的欽佩和尊敬,甚至是慷慨無私的幫助。

十幾年來,我發現,自己的堅強指數是隨着歲月不斷的磨礪而不斷提高的,在一個又一個不斷襲來的麻煩面前,我們越來越自如,越來越睿智,也越來越堅強。我們學會了自足——我們常常因為孩子一丁點進步而歡欣鼓舞,奔走相告;也學會了自樂——我們經常聚會、出遊,享受彼此的友誼和大自然清新的空氣;更學會了自我保護——我們常常告誡自己或他們,不要預支煩惱,吃虧是福,得過且過等等。

生活給予我挫折的同時,也賜予了我堅強,我們也就有了另一種特殊的閲歷。也許坎坷,讓我們看到互相攙扶的身影;也許失敗,我們才體會到一句鼓勵的真誠;也許不幸,我們才更懂得珍惜幸福。我們學會了感恩,感謝生活所給予我的一切,雖然並不全都是美滿和幸福;我們學會了寬容,學會了與別人溝通,學會了依靠自己的力量,也學會了堅強。我們應該感到驕傲,我們能夠克服如此巨大的困難,還有什麼樣的困難不能戰勝呢。

特殊教育兒童心得體會篇4

給孩子種下真善美的種子,這句話每個媽媽都知道,都能説,也都相信自己正是這麼做的。

但是反觀一下我們的行為,真的是在種下美好嗎?

曾經當孩子哭鬧時,我們會跟他説:“別哭了,看看,周圍的人都在看你呢,人家都笑你呢!”

這是在種下什麼種子呢?在乎別人的目光,會為別人的意志左右,時刻焦慮別人會不會嘲笑我,時刻擔憂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這樣的種子播撒在心田,只會長出孤獨、無奈、拘謹、自卑的幼苗和大樹。

可不可以説:寶寶不哭了。你看看小花在對你微笑呢,它想告訴你有事情要跟爸爸媽媽説;你看看小朋友在等着你去玩呢,他們想跟你説,哭一哭沒關係,誰都會哭的,但哭完了別忘記笑……

曾經,當孩子想買玩具時,我們會跟他説:“你要學會節儉,爸爸媽媽掙錢多不容易啊,每天那麼辛苦勞累,這些錢我們要用在重要的事情上……”

這是在種下什麼種子呢?對生活的匱乏感,對人生的不安全感,對自己的不信任感,對未來生活的迷茫感。

從小種下這樣的種子,孩子會產生對未來的恐懼,不敢或者不想去擁抱未來的生活,總覺得未來更苦更累,物質匱乏,一切都要極度辛苦才能獲得。

種下這樣的種子,未來的孩子不會幸福,或者説很難幸福。

因為在他小小的心中,未來已經不再意味着自由,不再有活潑,不再對世界充滿善良美好的期待,而是時時刻刻提防被嘲笑,被欺騙,時時刻刻被生活負重感所壓迫。

在我們身邊的成人中,這樣庸庸碌碌,一輩子只為稻粱謀的人,還少嗎?

可不可以對孩子説:孩子你可以買玩具,但是每個月我們只能買一個玩具,因為家裏玩具太多了,你想好了,選一個新玩具就要送走一箇舊玩具;想清楚到底買哪一個,因為每個月只能買一個新玩具。

給孩子種下什麼種子呢?

有人説,孩子才兩三歲什麼都不懂,説説怕什麼。

千萬不要説孩子不懂,孩子什麼都懂。

我有一個朋友,她是個温柔的好媽媽,永遠都對孩子微笑,即使在孩子最淘氣的時候,都能耐心對待。她有一句口頭禪總是掛在嘴邊:“兒子,好玩嗎!真好玩!”無論做什麼事情,無論事情有多麼困難,多麼平淡,多麼普通,她永遠都會説這句話:“好玩嗎!”孩子也會回答:“嘻嘻,好玩!真好玩!”

他們母子的對話簡直就是播撒心靈種子的生動詮釋。

她不停地在孩子心中播撒着這樣的種子:這個世界的事情總是那麼好玩,那麼有趣,總有那麼多值得我們期待和發現的美……這樣的種子播撒在心田,會長出什麼小苗和大樹呢?好奇,活潑,喜悦,天大的事兒都可以如此有趣……

特殊教育兒童心得體會篇5

俗話説得好“物以稀為貴”,現在小孩都是獨生子女,家裏人人都寵得愛不釋手,捧在手裏怕掉了,含在嘴裏怕化了,不過也出現孩子越來越難管的現象,用軟的不行,用硬的也不行,相信很多家長都有相同的體會。

家庭教育深刻影響着子女人生觀、道德觀的形成,直接關係着孩子一生的成長,家庭教育有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個性的基礎,潛伏着青少年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危機,所以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成長起着關鍵作用,也是我們每一位家長都必須面對的嚴峻課題,誰都不能忽視,誰都不能逃避,現談談本人在家庭教育上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家長是子女所有行為的被模仿者與榜樣。

我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一位年輕的母親從幼兒園接回孩子,發現孩子臉上有一個傷疤,就問孩子:“是不是學校小朋友抓的?”孩子點點頭。媽媽發火了:“你為什麼不抓他?這個星期天媽媽不給你剪指甲,星期一你狠狠抓他!”真是可悲又可憐,在這種近乎病態的教育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能養成良好的品德嗎?今後又將成為什麼樣的人才?言教不如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且是永遠的連任老師,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教材,會使孩子跨躍道德認識與評價,自覺或不自覺地用父母的思想、觀念、行為習慣來統一自己的道德情感與意志,產生與父母類似的道德理念與行為。父母良好的言行,使孩子終生受益,並會整合學校的德育效能;不良的言行,使孩子終生受損、將離散、削弱學校的德育效能,有的甚至會斷送孩子的一生。因此,家庭教育首先應從家長做起,家長自己要不斷學習,不斷修煉,站得正,坐得直,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綜合素質,以自己良好的風範教育、影響孩子,事事處處當好孩子的榜樣。

二、別老是“人家孩子怎麼怎麼的”。

有時走親訪友,老是聽到朋友説自己的孩子:“你看,你這次其會考試,考了85分,人家隔壁鄰居家小孩怎麼考試100分,你真沒用,木頭腦袋。”我們都知道家長講這些話本意是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績好一點,但效果適得其反,孩子聽了往往會錯誤地判斷父母不喜歡他或在諷刺挖苦他,心裏肯定不高興,同時也打擊了他學習的積極性。我想考試成績不能完全衡量一個人學習的好與壞,例如:愛因斯坦、愛迪生等好多科學家和名人小時候都不是很出色,有的甚至連國小也沒上完,但後來經過自己的刻苦努力,照樣成為了世界著名的偉人,這樣的例子可謂舉不勝舉,所以考試成績的好壞並不表示將來的好壞,關鍵還是要培養孩子樂觀向上、積極進取、永不言敗的精神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孩子的考試成績有時是一般的一般,但我從不批評他,只是幫他一起分析考試題為什麼會做錯,鼓勵他下一次要仔細、努力,比這次考得好一些,小孩聽了總是滿意、微笑的點點頭。

三、不要輕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父母總是喜歡在別人面前説自家孩子不好,例如當着孩子的面,在人家面前説自家孩子不如別家孩子聽話,學習不好,這樣適得其反,孩子肯定心裏會想,我什麼事都努力去做了,父母還在別人面前説自己怎麼怎麼不好,反正好也是不好,不好也就這麼不好,乾脆就不做好,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嚴重的會使孩子產生自卑感或心靈扭曲。

四、別總盯着孩子的缺點。

我小孩唯一最大缺點是任性,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有時放學回家,大概前半個小時做作業還可以,比較認真投入,過了半小時後就開始東摸摸,西看看,開始跟我討價還價,例如老師佈置回家抄寫今天課堂上學的生詞,他就跟我説,爸爸我這個作業寫完,其餘兩個作業等玩一下或吃好晚飯再做,這時我就根據今天回家作業的多少來衡量,如果回家作業不多,我肯定會放他去玩,因為你不放他,小孩子做功課也不用心,還會哭哭啼啼,甚至還會跟我頂嘴,自然學習效果也不會好。

五、決不為孩子護短。

老師的包庇,家長的護短,會導致孩子走向歪路,甚至會導致他走向犯罪,因此,我覺得作為每一個家長要清醒地看到這一點的危害性,該批評的時候要批評,該糾正的時候要及時糾正。

六、不要用暴力“征服”孩子,要學會耐心等待。

我常因兒子做事太拖太慢,把我説的話裝作沒聽見而對他大發脾氣,比方説,洗手,他會在洗手盆邊玩上xx年中,真的是受益非淺,今天把它分享各位朋友,相互學習。

我對女兒的教育是從胎教開始的,女兒出生後,她小牀的上色彩氣球,轉鈴,嬰兒游泳池等都是專門為她準備的。我整整為女兒做了一年的扶觸。不停的和她説話,這樣女兒在9個月時就會叫爸媽。再大些,會走路了,摔倒不扶。只要在安全的前提下,讓她隨便玩。能不幫的就不幫。還為她創造條件讓她玩,買的書櫃,讓她玩,後來當衣櫃。鞦韆,現在家裏都掛滿了世界名畫,隨時歡迎你們參觀,但是要收費的呀!

都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我一直努力成為孩子的榜樣。當今電視對孩子傷害太大了,女兒出生前我們就把電話搬走了。這二年來我和她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我們全方面的對孩子進行引導和教育。德在先,技能在後,我們特別重視女兒的品德培養,背弟子規並在生活中落實弟子規。就這樣我和女兒一起看書,一起畫畫,一起玩,一起收拾玩具,一起哈哈笑……

現在我們家女兒不到二歲,各方面都表現的特別出色,特別懂事,安樂易養,看到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我們全家都很高興!藉此機會我特別感謝我的先生對我的支持,鼓勵和幫助,也感謝女兒的爺爺奶奶以及全家人對我的默默支持!

我説這些不是為了誇自己的女兒,是想告訴大家科學育兒,真用真受益。也許有人會説,天才是天生的。我也承認。就算是天才,一我們不知道人家是如何進行教育的,二我們都知道有的天才在有些方面甚至可是説是缺陷,如果是有更完xxxxxx教育的話,天才會更接近完美。我肯定的是我的女兒不是天才,所以我用好的教育方法。如果有人説他的孩子是天才,那麼我們恭喜你!如果不能,請記住後天教育非常重要,越早越好!這就是我們俗話説的:“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説真的,在這二年裏,我深深體會到家長只要用對方法,孩子真的很好帶。千萬不能捉弄孩子玩,我在生活中也因此樹立了很多所謂的“敵人”。但我相信科學,相信蒙以養正的道理。我也相信每一個媽媽都可以成為好媽媽!

因為我們可能有童年的遺憾,但不能給孩子遺憾的童年。

我們可以不是天才!但我們可以成為天才的父母!

願快樂天下父母心!謝謝!

特殊教育兒童心得體會篇6

“留守兒童”主要指父母雙方進城或外出打工,因而造成家庭裏沒有直接監護人的這批特殊兒童羣體,一般將孩子交由臨時監護人撫養、教育、管理。留守兒童的問題不僅僅是家庭問題、教育問題,更是一個全新的社會問題。管理教育好農村留守兒童,已成為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內容,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對於幫助和促進留守兒童在身心健康方面正常發展;在行為習慣方面規範發展;在學業成績方面穩步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加強思想教育。一是開設親情教育課。每週利用一節課的時間,統一組織“留守學生”分批給家長打電話,彙報自己學習、生活和思想,瞭解父母在外工作、勞動、身體等情況,接受家長的教育與要求。融思想教育於各種活動中:模擬家庭,利用節假日把學生接到家中,像父母一樣關心照顧,讓他們重新體驗到家庭的温暖;開展學生“結對子”活動,鼓勵父母在家且家庭和睦的同學與“留守學生”結對子,充分發揮代管家長的作用,便於平時的作業輔導、生活關心、思想交流;

2、建立成長檔案。在入學初就為“留守學生”設計一份花名冊,並分年級登記好留守生和家長的姓名、住址、聯繫電話以及代理監護人的姓名、住址、聯繫電話等,同時還用書面材料的形式,全面反映家庭情況、個人情況(包括身體狀況、心理狀況、生活情況、興趣愛好等)。

3、執行學校的教育服務制度。一是定點、定人聯繫制度。學校根據本校“留守學生”的總數與教職工的總數比例,確定教職工定點定人聯繫“留守學生”作為幫扶對象。二是定期與不定期溝通制度。建立與代理監護人、社區聯絡員、家長的溝通聯繫制度。

4、關注“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每週開設一節心理教育課,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心理訓練、心理指導。二是在學科教學中有機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三是採取交談、電話諮詢、信函諮詢或設立“心理諮詢室”、“悄悄話信箱”等個別輔導方法,及時引導學生走出心理誤區。四是採取正確引導、善於等待、堅持不懈、對症下藥等策略,培養學生健康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5、提升“留守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一是簽訂自律承諾書,鼓勵學生找出自身不足,向大家承諾限期有計劃地改正,並寫明改正的具體措施,接受集體的監督。二是鼓勵自我評價,教師要讓學生用各種方式,站在不同的角度對自己的行為、思想、學習、生活進行反省,與社會、家長、老師的要求以及自己的行動計劃進行對照,找差距、找原因。

總之,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要做到有細心、有耐心、有愛心。多給“特殊學生”一點關愛,一點鼓勵,一點積極的暗示,“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請相信:信賴,定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特殊教育是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指使用一般的或經過特別設計的課程、教材、教法和教學組織形式及教學設備,對有特殊需求的兒童進行的旨在達到一般和特殊培養目標的教育。

廣義的特殊教育指對各類身心發展異常者的教育,既包括對生理和心理髮展有缺陷者的教育,也包括對身心發展超常者的教育。狹義的特殊教育指對生理和心理髮展有缺陷者進行的教育,又稱作缺陷教育、殘疾人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