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孝與中國文化讀後感8篇

讀好書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這時候大家就可以寫讀後感來記錄,讀後感指瀏覽完一本書後把內心的感受應用文字書寫出來的書面文稿,以下是有美篇範文網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孝與中國文化讀後感8篇,供大家參考。

孝與中國文化讀後感8篇

孝與中國文化讀後感篇1

這個星期,我收集了許多中國傳統的資料:有傳統文化、傳統民間藝術、傳統節日等。我最喜歡傳統節日了,因為節日是親人團聚的時候。

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重陽節······春節是農曆正月七年級,俗稱“過年”。每年過年,每家每户都會吃團年飯,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彩旗飄飄。每個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人們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就會拿出禮花放。到了晚上8點春節連歡晚會開始了,人們坐在電視前收看。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在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這一天人們會吃元宵,猜燈謎,還會到公園裏觀燈。重陽節,是農曆9月9日,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重九節”。這一天,人們賞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在這些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春節。每到春節家家户户喜貼窗聯,穿新衣吃餃子,然後爺爺奶奶還要給我發小紅包,我家還會把我寫的春聯貼在門外。記得有一次過年的時候爸爸買來了煙花,在我家樓下放了起來。只聽“呯呯”幾聲,一束束煙花飛上天真美呀!各種煙花在天空中綻放,有的像一條巨龍騰空而起,在空中搖頭擺尾,有的像一枚枚子彈直衝天空,還有的像一朵沒有開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 春節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説,下面我就給你們説説吧!

傳説中,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它長着鋒利的牙,尖尖的角,兇猛無比。“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新年的晚上,怪獸就會爬上岸,去襲擊山角下的一個小村莊。村裏人知道會來怪獸,把門鎖的緊緊,可是不管怎樣,“年”就會進來,偷吃村民的東西,傷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極了。

這一年的除夕,人們正準備避難。這時,一位仙翁走過來,他告訴村民“年”怕紅色和響聲,人們聽了連忙準備了紅對聯貼在門上。晚上,“年”又來了,它一見紅色,聽到鑼鼓聲陣陣,嚇得趕緊逃跑了。從此以後每逢過新年家家户户都貼春聯、貼年畫、放鞭炮,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還越傳越廣,逐漸成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孝與中國文化讀後感篇2

“低劣的吐槽段子只適合湮沒在歷史的滾滾潮流中。”

01

本書的書名是很“誘人的”,“中國文化”本身意味着廣度和深度,至於“深層結構”,作者解釋為“中國歷史上由古至今比較穩定的某些規律,它們是使中國在歷經變化後仍保持自身特殊認同的因素”。如此看來,本書着重要闡述的是中國文化外在表現形式背後規律性、本質性的“東西”。這“東西”理應是明心見性、直指人心的。

02

通讀全書,作者耗字40餘萬,主旨為兩點,一是中國人的“良知系統”。作者引用“仁者,人也”,“仁”即“二人”,“二人”才能稱之為“人”的拆字新解讀來解釋中國的人情社會,作者認為只有在“二人”的對應關係中,才能對任何一方下定義,如“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二是由此引申出個人與集體的關係,一句話,個人的“壓抑”,集體的“權威”。全書圍繞“二人與一人”的關係列舉了種種社會現象來佐證上述觀點。

對於作者提出的各種中國社會現象,如“對外客‘尊而不親’,對自己人‘親而不尊’”、“理性思考和道德判斷容易被感情化,對持有不同見解者視為‘不友好’”、“一個人‘做好人’仍比‘有個性’更受人欣賞”、“存在‘親民’姿勢,而不是‘親民’制度的情況”等等,不一而足,都值得深思。

03

然而本書也存在諸多問題。一則,未見規律性、本質性的“東西”。用“仁者,人也”的拆字解讀及眾多自古有之的俗語來論證國人如何“抑制個性、臣服權威”有穿鑿附會之嫌;再則,作者序言寫“本書特點並非泛泛地羅列幾項或十來項國民的‘劣根性’然後提出老生常談的補救之道,而是近乎千刀萬剮式的切割”,看似要徹頭徹尾的“解剖”,讀來卻更像是一籮筐吐槽,不成系統,更遑論明心見性。如此吐槽需洋洋灑灑40餘萬字?最後,作者的佐例存在不少為吐槽而吐槽的情況。舉一例如“筆者在美國看到一幕,一位來自香港上層社會的女留學生,當其友人的外籍妻子在抽煙之時,就當眾用手在前面狂扇,驅散煙霧。她的原意可能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媽媽的乖女兒’,不過真正證明了的卻是不懂禮貌、‘土’與‘大鄉俚’的心態”。如此臆測的邏輯,不值一駁。

04

作者在導論中寫道“不存在人的認知意向對客觀事物‘兼容幷蓄’的可能性”,以此表明本書的觀點僅是萬千分析構架中一套,並不能“看到”全部的現象。

這種説法是中肯的,正如馬雲説“你相信什麼才會看到什麼”,任何一種分析框架必然受到主觀意向的影響而變得不那麼“客觀”。儘管如此,本書四面出擊,不成系統、缺乏有力論證的“對國民‘劣根性’近乎千刀萬剮式的切割”,更像是一本厚厚的吐槽集,沒有“老生常談”的解決方案,也不存在“推成出新”的觀點,只能落入“沽名賣直”的行伍中去,辜負了這麼“誘人的”書名,而低劣的吐槽段子只適合湮沒在歷史的滾滾潮流中。

孝與中國文化讀後感篇3

週六從暄桐教室上完課的下午就要出差,順手拿起這本《中國茶文化》。三個多小時的飛行,手不釋卷,一口氣看完了大半本,還興奮地劃下好多有感觸的精彩語句,在書的空白處寫下不少閲讀心得和感悟,內心久久充盈着一種難言的感動。

在看這本小書之前的一段日子,由於開始在暄桐學習,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忙於寫字畫畫,從一橫一豎一轉彎起筆,從寫生線描開始,加上此前就在學習的太極拳和古琴亦是在基本功訓練階段,生活變得異常充實而不覺辛苦,重複而不覺乏味。正是在這樣通過不斷重複一些簡單動作和細節來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突然覺得自己悟到了一些人生中無比重要的東西,好像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可以清晰地看到和感受到不同事物之間的關聯性,原本愚鈍的心慢慢變得敏鋭起來。

正是在這樣一種狀態下看到這本關於茶道的書,茶道雖然是自己並不熟悉的領域,卻與其他我所正在接觸和了解的領域有着驚人的相似與契合。難以形容閲讀過程中的喜悦和快樂,甚至像書中所説是那種“因興奮而顫抖”的奇妙感受。

在這裏,我也記錄下這本小書帶給我的若干種幸福。

一、關於學習的種種

1、學習的階段——從無法立即理解到豁然開朗

作者森下典子小姐從20歲開始學習茶道,書中詳細記錄下她25年學習過程中的各種感悟和體會。學習任何學問大抵所經過的階段都差不多,也都需要有正確的心態和方法。對於我這樣久已離開學校沒有系統學習過什麼的“新同學”,看到書裏的種種,收穫良多。

關於學習的不同階段,典子小姐認為世上的事物可歸納為“能立即理解”和“無法立即理解”兩大類。無法立即理解的,往往須經過多次的交會,才能點點滴滴領會,進而蜕變成嶄新的事物。而每次有更深刻的體悟後,才會發覺自己所見的,不過是整體中的片段而已。學習過程中不必太在意是否能理解,不妨將之分階段視為集水的小水杯、大水杯、特大水杯,順其自然等待杯中水滿溢,便可飽嘗那一瞬間豁然開朗的醍醐味。

尤其喜歡這句“飽嘗那一瞬間豁然開朗的醍醐味”。“醍醐”,指的是酥酪上凝聚的油,在漢譯佛經中的基本詞義為本質、精髓。真正的好東西,大抵都要經過一番周折才能得到的。就像看一本好書,也許不能立即理解,但如果能堅持看完,甚至看第二遍第三遍,一定能有更深刻的體悟,豁然開朗的感覺。典子小姐説,真正的體悟需要時間,可是就在“啊,原來如此”的那一瞬間,完全化為身上的血與肉。

這給我們以重要提示,學習過程中不要急於求成,堅持下去不要放棄,終能不斷有所領悟和成長。某種意義上,“不求甚解”的狀態很正常,無需苛求從最開始就完全理解,堅持下去時候到了自然瞭然於胸。

2、學習的心態——歸零和用心

書中關於學習的心態,我總結一為歸零,一為用心。歸零的心態説起來容易,真正做到卻有難度。拿書法來説,由於小時候曾經跟老師學過一點皮毛,自己本身也喜歡,近幾年沒事就自己練習、摹貼抄經,對筆墨紙硯可能比一般人更熟悉些。因此,可以説,一開始進入暄桐課堂的心態並不是“歸零”的,覺得憑自己的書法基礎,寫字並沒有那麼難,落下幾個月的作業並沒有那麼難補,相信自己很快就可以寫得和別的同學一樣好了。

經過一個多月的學習和練習,我為這種自視過高的想法深感羞愧,因為我看到自己和同學的巨大差距,除了在書畫方面的知識和理論嚴重缺失外,書寫水平也與大家相距甚遠;看到同學們做的古代書畫家對比ppt簡直具有書畫專業研究水準;看到已經非常棒的學習委員每天堅持大量的線描臨摹,精益求精地追求每一個細節;看到老師在各方面的學識涵養以及對教學的用心。

典子小姐在書中説,真正的學習之道,就是在教授者的面前將自己歸零,敞開心胸從頭學起。無聊的自傲,只會成為自己的絆腳石、甩不掉的心理包袱。一定要捨棄這些包袱,讓心淨空無一物,才能無所窒礙的容納任何事物。謹記謹記。

學習除了要有歸零的心態,最重要的是要“用心”。記得上課時,糊糊老師點評大家的《水滸葉子》線描作業,曾經説過質量比數量重要,不要趕作業,每一筆都要穩定、肯定。這説的其實就是每一筆都要用心。只有用心做每一個動作,茶道才能展現出應有的魅力,寫字畫畫也是一樣。

3、學習的方法——不斷重複

典子小姐在一開始學習茶道時,覺得茶道的動作太複雜、細節太繁縟,完全不能記住,有一次帶了筆記本想要記下來,結果卻被老師制止,老師告訴她“説是學習,不如説是養成習慣!”不可以死記。上課時多練習幾次,手腳自然就知道下一步要做些什麼。

經過經年累月的重複練習,作者終於可以不經老師提示不經大腦思考,自然而然地將不斷重複的一個一個的小動作,點點滴滴串連起來,不知不覺間串成一條線。

這讓我想起古琴老師曾經告訴我的,不要去記譜背譜,一首曲子當你彈奏足夠多次後,自然而然你的手會彈完一個音接着彈下一個音。太極拳也是一樣,那麼多招式記不住怎麼辦,沒關係,持續練習,直到有一天,身體自然知道下一個動作該怎麼做,聽身體的感覺行事。書畫也是一樣,糊糊老師要求每天都要摸摸筆,不斷重複之後,不管寫字還是畫畫,筆畫線條才會有質量。

二、關於茶道的種種

典子小姐在書中詳盡地描寫了學習茶道中所見到和感受到的關於茶道的種種,在這裏略寫一二。

1、形與心

老師告訴典子:茶道,最講究的是“形”。先做出“形”之後,再在其中放入“心”。

書中講述茶道的每一個細微動作都有講究,從帛紗摺疊的形狀,到用帛紗在裝抹茶粉的“棗”蓋子上寫特定的平假名;從捧“水指”(裝水的器具)時手肘和手指的動作,到榻榻米一疊走六步,第七步要跨過榻榻米的縫邊;從“茶筅”轉圈攪動三次,每次攪完要拿到鼻前看看,到用白色的茶巾擦拭茶碗口三圈,每擦完一圈要將茶巾放在碗底下轉動,寫另一個特定的平假名……等等,諸如此類。書裏有一段關於老師茶道動作的描寫非常精彩,摘錄如下:

老師的每個步驟都沒有添加特殊動作,也沒有任何故意引人注意的花招,更無省略或不正確慌亂之處,一切均依照平日對我們的指導那樣自然往下進行。或許就像是從未經污染的山間湧出而被稱為“名水”的水吧!未經添加也不必過濾的好水,如玻璃般無色透明,也無味無臭,暢飲時絕對不會哽咽在喉嚨,而是一路沁涼暢快到底、通透全身。我們眼睛追逐着老師手邊的動作,頭腦卻意外覺得清新愉悦,就好像是用眼聽音樂一樣。

“用眼聽音樂”的比喻很有意思,的確,我看太極拳老師打太極拳或者古琴老師彈奏古琴時,那種行雲流水般的流動感、暢快感,動作的放鬆舒展,真是賞心悦目。茶道也是一樣,書裏説,順暢、不出差錯的過程中自有深意。即便是中規中矩的動作、單純的敬禮,自然表達的動作展現出人體內的“氣”,身體的語言是無可比擬的。

我們現在學習書法和國畫,也是從“形”的訓練開始,不管是摹貼還是線描,首先要摹得像、描得對,有了“形”,在其中放入“心”,最後才能有“神”,才能“氣韻生動”。

2、不一樣的鞠躬

書裏讓人印象頗深的有一段,是序章寫典子的母親描述武田老師的鞠躬,説“雖然是很普通的鞠躬,可是就是不一樣”,“沒見過那麼漂亮的鞠躬方式”。讀到這裏,我猜大部分人會跟我一樣,好奇這個武田老師的鞠躬到底是怎麼樣的“不一樣”和“漂亮”。作者並沒有馬上揭曉謎底,而是在後面的章節中的一段順其自然地描繪了這個不一樣的漂亮的鞠躬:“光是這樣一個動作,就讓我感動不已。老師鞠躬的時候,就像是鳥兒瞬間展翅抖動身軀,再輕鬆回覆原貌般優雅自然。她優雅表達敬意,富謹慎含意,卻毫無卑躬屈膝之感。”

我想到我的太極拳老師,李毅多老師,他的鞠躬也同樣讓人印象深刻,過目難忘。好幾年前,我們還是在一個辦公室工作的同事,李老師那時忙於傳播傳統文化,已經很少來律所。正值律所調整分配辦公室,我和李老師夫婦被分配到一個辦公室,但還沒有機會見到他。有一天臨近中午,辦公室的門被輕輕敲響,門一開,李老師對着我近九十度鞠了一躬,説“呂律師,中午好!”我當時怔了一下,然後見他很自然地起身,走到自己的辦公桌前,又對着我輕輕一鞠躬,“很抱歉!請問我在這裏用餐您介意麼?”這時我才注意到他進來的時候手裏拎着一盒飯。徵得我的同意後,李老師才坐下,開始用餐。而我,坐在電腦前,為李老師的舉動感動不已。就像書裏的武田老師,他“優雅表達敬意,富謹慎含意,卻毫無卑躬屈膝之感。”

能做出這樣“不一樣”的鞠躬的人,一定是心無雜念、恭敬謙卑、和敬清寂之人。

3、禮法與自由

作者一開始認為茶道的約束太多,幾乎每一個動作細節都有規矩,有禮法。然而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學習後,作者卻意識到:茶道只有“禮法”,禮法本身又要求嚴格,幾乎毫無自由可言。可是,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其他制約。在強調自我的學校教育中,人人為競爭而感到不自由;嚴格要求禮法、受約束的茶道,反而容許個人的樣貌,享有莫大的自由……

的確,禮法與自由看似一對矛盾,實質上卻不然。有句話説,沒有堤岸,哪來江河?自由只能存在於一定的束縛當中,或者説要先經歷一個約束階段才可以達到真正的自在。

4、一期一會

所謂“一期一會”,就是“一生一次機會”的意思。即使聚集相同的人進行多次茶事,任何一次都不會一樣。所以,一定要抱持一生只有一次機會的心情。

這是日本茶人們在舉行茶事時所抱持的心態。這種觀點來自佛教的無常觀,佛法的四法印之一就是“諸行無常”,即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無常意味着死亡,意味着變化。認可無常,才能真正完完全全地活在當下。

5、細節體現尊重

書裏有一段講作者參加茶會,看到一位茶道老師給弟子錢的細節,對於這個老師的舉動真是非常歎服,當然,也很佩服作者的細微觀察和生動描述。那位年約七十的老師要還弟子替她墊付的錢,她並不是直接把錢拿出來當眾塞給弟子,而是“先從手提包中取出錢包,再從和服腰包中抽出懷紙(裝盛果子的紙——注:是那種非常精美雅緻的紙),像是不想讓弟子直接看到似的,側身將錢包入懷紙中。我被她手指靈巧的動作吸引。這位老師又從手提袋中拿出一根脣筆,以為她要塗嘴脣,沒想到她拔去脣筆蓋,很快在懷紙包上寫了一些什麼。然後,她將脣筆放回手提袋,兩手捧着懷紙包,對弟子説非常感謝。”懷紙上寫了兩個字,根據譯註,是表示附加在禮物上的禮箴。這一段細節,體現出對他人的體貼與尊重,反思自己的很多類似舉動,真是倍感慚愧。

三、品味季節,活在當下

中國人自古是非常重視季節和節氣的,除了春夏秋冬四季,一年還有24個節氣。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個節氣。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齊稱“四立”,表示四季開始的意思。反映温度變化的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5個節氣。反映天氣現象的有: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個節氣。反映物候現象的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4個節氣。

每個季節隨着太陽位置變化,氣温寒暑差異,從農耕生產、飲食勞作到作息養生都要對應季節有所不同,在不同的節氣相應會有不同的農事和節氣活動。然而現代的中國人卻很少能熟知每一個節氣,更別提知道不同節氣應該注意什麼做些什麼了,甚至,隨着空調暖氣和農業大棚的使用,春夏秋冬四季都變得不再那麼分明。

而日本傳承至今的茶道,卻總是圍繞着季節進行。不同的季節所使用的茶具不同,茶室的佈置不同,茶道的動作流程和細節不同,就連牆上掛的字畫、吃的和果子等等都全然不同。“立冬”時,要移去茶室中間的榻榻米,開啟爐,也開始茶人的“正月”。“立夏”時,要在爐上蓋上榻榻米,開始夏季的茶道。春夏秋冬,每年季節不停地循環。

事實上,除了季節還有一個更大的循環不斷重複,那就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干支。在“初釜”(每年新年的第一個茶會),必定有符合該年干支的道具登場。也就意味着,某樣在初釜用過的符合該年干支的茶具,這次用過之後,下一次拿出來使用就是12年以後了。茶道環繞着季節,也永遠環繞着干支的循環演出。相較之下,人的一生再長壽也只有六七次的干支循環而已。

因此,作者説,二十四年來,漸漸由茶道中體悟日本季節的況味。以前老是抱怨“為何不一直進行同樣的御點前”,如今卻認為享受其中的變化正是茶道的樂趣。雨天聽雨,下雪日觀雪,夏天體驗酷暑,冬天領受刺骨寒風……無論什麼樣的日子,盡情玩味其中就好。將身心都放在這裏,好好運用五官,專心品味當下,這樣便能有所領悟。自由之道,其實一直存於當下、這裏。一味考慮過去與未來,當然無法安心過當下的日子。其實,人生的道路不只一條,何不好好體驗當下。唯有忽略過去與未來,專注當下這一刻,人才能無所罣礙、自由自在地活着……

書裏還説,在真正入冬的“冬至”用柚子皮泡澡暖身,一年之中都不會感染風寒。我打算在今年冬至的那天(12月22日)試一試。除此之外,還可以在那一天開始畫“九九消寒圖”哦。

四、茶禪一味

書中最精彩、讓我印象最深的的章節之一,是“雨天聽雨”,講作者在一個下着大雨的週六,經過到底去不去上課的糾結最終決定冒着大雨去上茶課,在茶事進行過程中傾聽雨聲的體驗。無法概括描述出書中的內容,只能原句進行節錄如下:

從未如此專心聽過雨聲,覺得自己似乎正深入探索雨音密林的奧祕,心中怦然不已。心裏雖然恐懼如此真切的感覺,卻又想更深入探索。我的耳朵也因此變得更加敏鋭。感覺聽力忽然擴展,而且一口氣想要突破什麼……

莫大的空間裏,突然只剩下我一個人。這裏究竟是哪裏?沒有任何東西阻礙着我。

身心完全自由享受着温暖大雨的沖刷,一切的喜悦、快樂,皆有如孩童在雨中玩耍般歡欣鼓舞,即使視線因雨過大而看不清楚也毫不在意。生平初嘗如此自由奔放的感覺。

無論到多遠的地方,皆可看見自我開闊的前景。可以一直在這兒,哪兒都不必去。沒有任何不可以做的事。也沒有任何非做不可的事。也沒有任何的不足夠。完全滿足於當下。

當敏鋭聽力消失,發現自己依然坐着。作者的文筆非常優美,親切自然,情感自然流露,這一章節極為準確而透徹地描述了“當下”的那種狀態。當然,這樣的精彩描述離不開譯者夏淑怡同樣精彩而準確的中文翻譯。這樣的文字讀起來真的有一種興奮和感動。

作者典子小姐在書中還有一些類似的描述:“為了避免再出錯,我們只有專注眼前。這麼一來,腦海裏不再胡思亂想,甚至有數秒處於真空狀態。那一瞬間才能完全抽離現況。”“就這樣靜默了數秒。我的腦海也呈現真空狀態,什麼也不想,什麼都不考慮,獲得數秒比睡眠還深沉的靜歇。我屏息感受這一刻,心情卻很愉快。”“在數秒的空白中,只感到無限深邃的空間。”

雖然一個是茶道中的體驗,一個是佛法修行中關於心性的開示和領悟,但你會發現它們具有相同的內在本質。其實,日本的茶道一直以來都和佛教、和“禪”聯繫在一起。日本流傳至今的茶道來源於中國宋代流行的禪院的點茶方式,在宋遊學的僧人榮西禪師在浙江的天台山取種,帶回日本栽種,京都附近的高山寺茶葉就此存活,並被宇治茶農移栽。宋代的點茶,由榮西禪師帶回日本後,經過千利休時代,逐漸結合日本的器物,用自己的禪宗思維和審美創造了一套日本的茶道方式。

從某種程度上來説,茶事就像是一場淨心清魂的佛事。茶道從其根源上可以説是禪的化身。佛法修行就是在食住行卧中修煉身心,了悟心性,茶道亦是如此。

孝與中國文化讀後感篇4

因為在做關於《節日文化資源在語文教學中的合理運用研究》這一課題,所以最近多接觸關於傳統文化、中外文化、節日文化等類似的書籍,而我對傳統文化尤為感興趣,所以就打開了王力主編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這本書,徜徉書中,趣味多多。

讀傳統文化的書一般都感覺比較枯燥晦澀,甚至會有大量的生僻字不知其音其意。這本書涉及天文地理、衣食住行,傳統文化涵蓋面之廣自不用説,且文筆風趣詼諧,插圖精美,圖文結合,穿插故事、文獻等,配有相關注釋,讀來不覺無味深奧,通俗易懂,趣味橫生。書中的插圖,或是關於器皿,或是關於建築,或是關於絲帛……線條清晰,真實可感,觸摸上去好像在和中國古代的這些精品做最親密的接觸,不禁感慨傳統文化的美好和厚重。

本書簡介中就是一連串的發問“你知道知名的司母戊鼎有一個假耳朵麼?你知道孟姜女姓姜不姓孟麼?你知道最古老的同心結是什麼樣子麼?你知道黃帝戰蚩尤的真相麼?”……真想做一位學識淵博、旁徵博引的老師,如果真能在語文教學中,必要之時,將這些知識、故事、文獻信手拈來,延伸引用,我的課堂肯定頗受歡迎吧。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是需要汲取多方面的知識,提高自身的文學修養,才能給予學生最好的文學滲透。

關於傳統節日書中也有涉及。比如中元節是中國人非常重要的祭祀去世親人的節日,又叫“盂蘭盆節”或“河燈節”。盂蘭盆是梵文音譯,原意為“從苦難中拯救”。這個故事和目犍連(也就是中國民間目連戲的男主角目連)救母的故事有關。傳説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連成就神通後,欲度化父母,以報生養哺育之恩。結果送給母親的飯食一遞到母親手上就化成火炭。佛陀説每年七月十五日,是佛歡喜日,我們都要集結佛法僧三寶的力量,超度我們的七世父母。這個故事的內涵,其實還遠比它表面上看要來得深刻。實際上,佛教界內的人大多認為盂蘭盆的故事講的就是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轉化的原因。

其實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尤其是詩詞小説中關於中元節的描寫並不少。中元節作為寄託哀思,為已逝親人祈福的傳統節日,歷史甚至比清明節更為悠久,意義也不在清明節之下。它已被列入民俗項目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各地均有不同的民俗活動,類似的傳統節日還有上巳節和寒衣節。

僅以中元節為例,關於節日文化資源在語文教學的運用需要篩選、提取、比對、捨棄。關於節日文化中的消極思想是糟粕,需要摒棄,涉及的詩詞文化、哲學思想、節日意義則是精華,可以酌情保留。同一節日的不同資源需要深思熟慮,找準切入口;不同節日的文化資源,也要需要對比和取捨。這要看這種節日文化資源在語文教學中是否必要,是否有意義,是否有積極意義。這是一個長期研究和思考的命題。

我看《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與其説是研究,更像是一種“掃盲”,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意藴深刻,真正感悟絕非一朝半夕之事。瞭解未知領域或不精通的領域,是一種自我學習和修養的過程。讀書多一點,發現多一點,懂得多一點,僅希望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或課題研究中有所價值,有所運用。這是一種責任,需要堅持。

孝與中國文化讀後感篇5

?弟子規》是根據《三字經》編寫的。其中的禮儀規範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樹,只有根扎得牢,樹才會長得茂盛。做人,只有將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來,一個擁有謙虛恭敬仁慈博愛的心的人,才會在今後的生活、工作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像畫畫,讓沒有繪畫基礎的孩子發揮想象創作是不會創作出一幅優秀的作品的。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憑着自己的意願任意胡為,那他不會被別人接受,他的人生不會快樂。我也沒有接受過正規傳統文化教育,在學習了弟子規後,我就覺得自己有責任和義務在正確理解古老地中華文化的基礎上將這塊文化瑰寶傳承下去。真心希望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從我們班級教育的一點一滴做起,幫助每一位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

算起來,真正意義上接觸傳統文化已經有一年的時間了。其實,這麼算也不見得正確,因為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每一個人都隨時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畢竟,文化是一個連續的傳遞過程。就好比我的一位語文老師講的“無論世家子弟還是山野村夫,無論略識文字還是一字不識,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顯現儒家文化的教養”。這句話,我是感受越來越深。一種思想理念在中華大地上延續了幾千年,這裏的人民哪裏還可能不會受到影響呢?雖然傳統文化在近代屢遭浩劫,她還是在中國大地上有很強的生命力。

在我看來,《弟子規》包含了《孝經》《禮》等傳統思想,特別是在行動方面做了規範。所謂弟子規的規,也就是規範的意思。本來這本書是作為兒童啟蒙讀物的,大約和《三字經》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們現在的人,普遍缺乏這種教育,所以現在學習這本經典也是恰當的。特別是當今,社會倫理失綱,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籲重新定位我們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關懷,創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學習經典也就顯得尤其必要。

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認同的過程,而對自身產生影響則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例如,我們學習《弟子規》,背誦下來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對一個人產生有益的影響,那就需要時間了。一個人處世必定有一些原則,在他們潛意識中受到這些原則的制約。學習了《弟子規》,就是要把聖人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

學習《弟子規》,我想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説,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變成和諧的世界

孝與中國文化讀後感篇6

中國文化是各式各樣,層出不窮的!比如説:中國的詩集、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都具有中國文化,這説明我們中國文化多麼被人們接受和喜愛啊!下面請和小編一起來看閲讀吧!

現在的挑戰是:我們怎樣在與強勢文化的交流中,保持一種清醒的文化主體意識,既汲取對方的營養,又不喪失我們自己的民族文化,維持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獨立性?

首先講什麼叫文化?從一般的意義上來講,文化就是人類創造性的實踐和理論的結晶,它包含着一個民族的價值觀念、思維方法、生活樣式和信仰習俗等,跟一個國家的歷史和傳統密切相關。

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文化就是歷史的載體。我們説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不是指某一個具體的朝代,而是指整個中國文化的積澱和傳承有五千年。

所以,如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它的文化主體性失落了的話,那也就意味着這個國家的歷史中斷了,它的民族精神和傳統喪失了。因此維護本民族的文化主體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這一點現在正受到巨大的挑戰。

在當今世界,隨着國際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文化的開放和交流勢不可擋。這本來是一件好事,因為世界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和交流將是維護世界和平,推動世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式。但文化交流的前提是多元文化的共存,如果世界文化的發展都趨向一元的話,那麼既無法交流,也無需交流。

遺憾的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文化也在向全球化發展。當今世界上一些強國的強勢文化正在深刻地影響着其他國家的文化傳統。

我們講強勢文化,其實説得坦率一點兒,就是美國文化。在現在世界上,美國文化是一種強勢文化,這種強勢文化正以非常強大的力量和速度在向全球推進,它不僅嚴重影響了發展中國家民族文化的主體性,同樣也在影響着那些有着古老歷史文化傳統的歐洲國家。所以目前在歐洲,不管是法國也好,西班牙也好,德國也好,同樣也都在思考對於美國文化這樣一種流行的強勢文化,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方法來應對的問題。

於是,維護多元文化的存在,保持和發展自己民族文化的主體性,可以説已經成為當今世界許多國家、民族最關切的一個問題。不然的話,自己民族特有的歷史、傳統、精神都會在強勢文化的影響下,慢慢地消退。而失去文化主體性以後,這個國家的獨立性也就喪失了。

但我們不能採取抵制的辦法,説我們乾脆不交流,這是不行的。當前有一些國家,特別是伊斯蘭國家,有時候就會採取一些完全排斥外來文化的辦法來保護自己。比如現在的伊朗,甚至一些美國的歌曲音樂都不準放,這樣能不能解決問題呢?絕對解決不了問題,隨着全球化進程的推進,文化交流的趨勢是不可阻擋的。

因此,現在的挑戰就是:我們怎樣在與強勢文化的交流中,保持一種清醒的文化主體意識,既汲取對方的營養,又不喪失我們自己的民族文化,維持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獨立性?

這個問題並不是一個新問題,一百多年來,我們實際上都在面對這個問題、處理這個問題。但是這個問題解決沒有?沒有解決!不但沒有解決,形勢還越來越嚴峻,在今天的中國人中,懂得自己民族文化精髓的人是越來越少了。因此,在我們重新探討這個問題的時候,回顧一下百年來的經驗教訓是十分必要的。

中國文化是各式各樣,層出不窮的!比如説:中國的詩集、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都具有中國文化,這説明我們中國文化多麼被人們接受和喜愛啊!

中國的詩集是棒的;中國的戲劇是棒的;中國的書法是棒的;中國的語言是棒的;中國的人民也是棒的……這些都是中國文化所創造的奇蹟。

首先我們先來介紹中國的詩集;中國的詩集有唐詩三百首,有弟子規、有千字文、還有三字經等等。這些都是活脱脱的例子。這裏面每一個詞,每一個字都藴涵着中國文化的底韻;也藴涵着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

中國的戲劇是棒的:你看京劇、秦腔、河北梆子等等,都具有我們的靈魂,中國的精華,也不例外表現出了各個民族的特點,各個民族的智慧。

中國的書法是棒的:你看古時候多少人為了練好書法,寫壞了多少毛筆,寫滿了多少張紙啊!咱們書法被多少外國人學習,多少外國人敬仰我們的書法啊!

中國的語言是棒的:你看成詞、生字和各種修辭方法都能提高我們説話時的文明和生動,每一個都出口成章,人們都利用説話推選出了律師、辨者,這不都是咱們中國的語言嗎?

中國人民也是棒的:你看古時候的人民多麼落後啊!都被外國人侵略了國土,外國人當時很強大,而我們中國卻十分弱小。但是,我們中國人民靠意志,靠精神,靠我們中國人民的團結,把他們狠狠地打出了中國的境區。可是,當別的國家發生自然災害時,我們不計前嫌,一如既往的幫助他們,關心他們,沒有絲毫的怨言,沒有絲毫的抱怨,中國派出了多少警員,多少人死於他鄉,他們為和平付出生命的代價。

同學們,中國文化多麼富有中國人民的精神啊,中國文化是我們的國粹,是我們的靈魂,是我們的精髓,請大家多多宣傳我們中國的文化,讓更多的人們認識我們中國,瞭解我們中國。

孝與中國文化讀後感篇7

品讀《弟子規》,走進了一片靈氣盈天的園地;攜手《弟子規》來到一潭至純至淨的湖泊;感悟《弟子規》,學會了一種至真至誠的感情。鑑古今,百行孝為先,弟子規裏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就很好的解釋了這句話的意思。可現在我們這個社會道德品質缺失了太多。這段時間看到很多諸如在街上有老人摔倒沒人敢去扶;碰到交通事故沒人敢停車救助;大年八年級,八旬老人睡在女兒家門口樓道里,其子女眾多卻無人問津……這些事件經過電視,網絡等媒體曝光之後,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和沸沸揚揚的討論。我看了以後,結合這段時間學習的《弟子規》,也有很多的感想:古人尚且懂得“卧冰求鯉”“孔融讓梨”,崇尚尊老愛幼,關愛他人,誠信待人。而在當下,經濟高度發達,物質生活豐厚,比起古人來我們卻在不知不覺中丟失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了,越來越冷漠了。正是因為人與人之間沒有了誠信,沒有了相互關愛才發生了這麼多本不應該發生的事情。我覺得我們這個時代更需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深刻學習和理解國學經典,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觀,這個世界才會變得更加美好,和諧。於是我又坐在書桌前,捧起一本《弟子規》大聲的誦讀起來:“弟子規,聖人訓”嫩稚的聲音迴盪在空中,蕩進了我的心裏,蕩進了人們的一言一行,我按捺不注的笑了。

孝與中國文化讀後感篇8

傳統文化,顧名思義就是文明演化而彙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一種理性的文化。

有一次,我好奇的問:“媽媽,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什麼?”媽媽笑眯眯地説:“中國的傳統文化多着呢!走,我帶你去瞧瞧。”我聽了,兩眼放光,興致勃勃的跟着媽媽走了。

我跟着媽媽來到集市上,只見那裏人山人海,我奇怪的問:“媽媽,我們為什麼要來這裏呢?“媽媽沒有説話,只是拉着我往前走,終於,她在一個小攤前停住了腳步。媽媽指着一本書法書説:“這個就是。書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隨後,媽媽又指了指遠處的戲台,説:“戲曲也是傳統文化噢!”

接着,媽媽又帶我看了許多東西,使我懂得了許多。不知不覺,太陽已經西斜,晚霞染紅了天空,媽媽微笑着説:“其實,中國傳統文化多着呢,像敦煌莫高窟裏的壁畫和彩塑,以及文房四寶——筆墨紙硯都是呢!”

我和媽媽回到家,看見爸爸坐在沙發上,我立刻跑過去,對爸爸説:“爸爸,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真多呀!”爸爸意味深長地説“是啊,其實傳統文化無處不在,只要你細心觀察,定會發現。”我聽了,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標籤: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