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白説讀後感7篇 "白説":文學與生活的碰撞

《白説》是著名作家白先勇的自傳體小説,通過回顧自己的成長經歷,以及對眾多文學作品、文化現象的深入解析,展現了許多珍貴的思想和人生體悟。本書不僅是一本文學鉅著,更是一份關於人生和人文精神的寶貴遺產,深受讀者喜愛。

白説讀後感7篇

第1篇

約莫是在國中二年級的時候,在某出版社到學校裏擺書攤的地攤裏看見了老白的《痛並快樂着》,依然清晰的記得白色封面下寫着痛並快樂着幾個字。翻開書,不是一上來就balabala的開講,而是有幾頁十幾幅照片,每幅照片下面都是一句話,或描述內容,或描述場景。深刻體會到老白是一個性情中人。果斷,書買了。回家花了兩個晚上讀完,初次體會到在當時我看來的一種獨特的思想在思考人生,從此認為老白是難得的思想隱士。

兩天前,無意在書城看到老白的.《白説》,果斷,入手,看看在説些啥。就是這麼巧,又是兩晚讀完,即使身體再累,熬夜,也有想要把它讀完的衝動。拜託,哪裏來的這麼多衝動,應該説,老白在講的事,以及困擾過他的事都是最近困擾自己的。沒有標準答案,但老白以老朋友的身份,及時的出來告訴你,這些都是要經歷的,過去了,突破了,內心就平靜了。太認可他的主要觀點,人生在不同階段有不同追求,一旦物質上滿足以後,能否尋找到信仰就成了焦慮和煩惱的源頭,其實我們追求發都是內心的平靜!

老白的《白説》在前半段對這些思考特別到位,尤為喜歡他講道德經的那篇,讀來之後有豁然開朗之感。白説,他説了很多,讀了後很快也會忘了那些話,但留下的是曾經有過的共鳴,和尋找內心平靜的另類領悟。

白説讀後感7篇

第2篇

考研一戰失敗,後來我二戰了。我目前在準備複試,由於遇到一起也是一拖再拖,總之初試複試都遇到了一些,可能看起來不是那麼順利的事情。我從中也特別迷茫焦慮懷疑過,但是我始終一定要堅持走下去,去享受這個過程。

很多人考研失敗了,去問各種身邊的人,自己需不需要暗戰,我覺得如果你的內心足夠堅定,是不需要去問別人的,因為別人的意見也改變不了你的想法,我當初選擇第2次考研,我的`內心是非常的篤定的,也沒有説問誰來建議一下我該不該而戰。所以我覺得,閉上眼睛問問自己的內心吧。把那些外在的因素除去之後,還有多少自己內心的聲音。不要把某事當做藉口。

做一個和自己賽跑的人吧,如果回憶沒有充滿各種跌宕起伏的色彩,回憶什麼意義呢?

與我們號稱最幸福的歲月,其實往往是最痛苦的,只不過回憶起來非常美好。

感謝自己的選擇,儘管我現在還有沒有錄取,但是我覺得這個過程收穫是自己的,成長是自己的,真真實實的感受是自己的,是別人奪不走的。

第3篇

讀到這個標題,有沒有覺得白巖鬆這部作品中其實都是“大道理”的感覺。字還是那些字,大道理還是那些大道理,但是,到了白巖鬆手裏就是另一種感覺。

當下我們被太多的成功學包圍,我們這個時期的人,都太過去熱衷成功學,從而導致了一種畸形的判斷標準。只有成功,別人才會高看你,只有成功你才會有地位,只有成功你的人生才是成功。在我們都想去成功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是不成功的。中國老話,“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這句話我們也能夠看出,大部分人都是不成功的。不成功就會沮喪、就會消沉、意志就會削弱、自信心就會喪失。這樣的標準要不得。

人從出生開始,就是一條單行線,直奔死亡而去。就算你贏得了全世界,你也贏不了死亡的這個結果。面對死亡這麼大的一個失敗,你該怎麼辦?

成功固然好,失敗也沒關係。重要的是在過程中,我們能夠得到什麼。一個沒有經歷過失敗沒有經歷過挫折的人就像一個純淨的玻璃球,有一點磨損,在別人眼裏就會失去光彩奪目的本來。高處不勝寒,越成功,站的越高,摔下來就會摔的越狠。如果我們經歷過挫折經歷過失敗,再次摔下來的時候,疼痛感就會大大減弱。

一個人有一個不成功的一生是失敗的。但是,一個人如果沒有經歷過挫折和失敗就很可能夭折在通往成功的路上。

第4篇

最近讀了著名主持人白巖鬆的一本書《白説》,書中記錄了一些他在主持界發生的一些事情,而我作為一個播音專業的學生,作者所談的經歷和感悟,使我受益匪淺。

白巖鬆算是一個時代新聞的標誌性人物吧,我起初對他的'記憶是主持《東方時空》和主持《感動中國》這兩檔節目,一個總是在報道新聞的新聞人,一個總在訴説故事的媒體人,他的話不諂媚,簡單直白,像他的人一樣不做作,總是想替老百姓説點什麼,並竭盡全力。

他的人生經歷是少見的,在我生活的圈子裏,沒有像這樣的長輩,沒有他的見識,沒有他的閲歷,沒有他的思考,沒有他的表達。他採訪過很多的人,形形色色,各行各業,而且是在各行各業有作為的成功人士,這就造就了他能博採眾長地吸收別人的人生經驗,比一般人要更加厚重,通透。

而《白説》這本書,是通過近年來於各個場合與公眾的深入交流,分享其世界觀和價值觀的一本書,涵蓋多個領域,其實也是白巖鬆在各個場合的演講,以一個新聞人的角度,客觀的看待各個領域的發展。

人生百態,各有其不一樣,成功和人生軌跡是不能複製的。但是卻可以借鑑別人的人生經驗,取長補短,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第5篇

第一次知道老白還是高三的時候,我們的語文老師特地抽出了兩節課,讓我們看了老白在耶魯大學的那次演講視頻,或許真的在那個時候,彷彿除了學習課本上的知識,其他的都會顯得多餘,我們每個人腦子裏其實都充滿了許許多多地關於這個世界的看法,或者説小一點,是對中國社會的一些想法,由於這些都是高中課本外的東西,我們並沒有太多機會去思考,但是我很慶幸我在那個時候聽到了老白的演講,聽到了關於他出生在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家庭,通過大學聯考,現在能夠站在耶魯的`講台上,與同學們交流的故事。是啊,看起來語文老師是“浪費”了兩節課事件,放了一些無關學習的東西,但是能接觸到老白對於農村學生如何通過大學聯考,走出農村,走向城市,走向世界,這樣的故事,又何嘗不是穩定了我們認真學習的心態呢,這是哪怕花十節課也講不出的效果,怎麼算都是值得的。

很感謝,能碰到一個這麼有思想的語文老師,讓我們接觸到了老白,也接觸到了這麼多高中課本上永遠也提不到的,卻能夠真真切切讓我們自我思考的問題。總覺得大學的老師再也沒有高中的那些老師看起來“可愛了”,可能大學需要的更多的是導師,而不是老師。

如果有機會的話,我也想自己能夠,把老白在耶魯的演講視頻,帶給自己曾經帶過的學生們……

第6篇

這本是白巖鬆這些年來不同場合的演講集,雖然很少看他的直播,但是看他的文字時他的音容笑貌卻就在眼前。説明周圍有些事物的存在對自己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由於是演講集(雖然白巖鬆不承認是),難免會有兩個問題:一是受眾的角度不同,一是舉例的重複使用,所以看過幾篇後會有些不耐。開篇自己解釋書名叫“白説”,就是“不説白不説,説了也白説”的調侃。但是真的看過一遍之後的感受是白巖鬆真是個“求錘得錘”的實在人,因為他書中講的'一切我看過之後都已經不記得了。説一點不剩倒不是,至少感覺還在,就像喝了一杯白開水雖然沒品出滋味來但是解渴啊。所以這本書的特點就是白巖鬆正的不能再正的價值觀,以及他對生活、對國家、對未來抱有的飽滿、的樂觀、的向上的希望們。這一點也深深地感染着、觸動着並激勵着我這個讀者,也就不算白説了。

做新聞的人真的了不起,白巖鬆好像對各行各業好像都十分了解,並能深入下去。再有做“穹頂之下”,一片赤誠地寫下《看見》的柴靜;取證“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問題的孤獨戰士崔永元,以及之前專門做戰爭前線報道的張泉靈;三十年如一日《我遇見你》的敬一丹……有態度的新聞人還是受人敬佩和喜愛的。

第7篇

只在電視及新聞報道中見過白巖鬆。之前一直不太喜歡他,總覺得這個人惺惺作態、誇誇其談、喜歡説教。因此我是抱着批判的眼光來看這本書的。看完後,我才知道自己太武斷了。

要了解一個人,就得走進他的內心,最好的方法莫過於研讀他的作品,那裏面的一段段文字就像一串串跳躍的音符,演繹着人內心中最真摯的情感旋律。

從這本書中可以看出,老白涉獵廣泛,小到個人榮辱,大到家國情懷。這或許是因為他是一名資深媒體人的原因吧,新聞嘛,‘’社會種種,人生百態‘’。但讓人驚訝的是他不僅涉獵廣,所涉每個領域還很有深度。這可能就不能簡單的.劃為職業因素了,如果沒有豐富的閲歷,很難把問題看得如此通透、深邃。

這本書裏有一個詞不得不提,“人性”。其實不管是個人榮辱,還是家國興衰,都離不開這兩個字。大如我們這個國家,不也是由十幾億個有血有肉,有靈魂有思想的人組成的嗎。

人性是複雜矛盾的!人可以在有重大災難發生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也會在擁擠的公交車上因為搶一個座位,而爭得面紅耳赤甚至拳腳相加。不能簡單的把人分為好人和壞人,也沒有絕對的好事和壞事。“彼之蜜糖,此之砒霜”,這不是一個對立的二元世界,而是一個辯證的多元世界。就像老白書裏説的“活着不是非贏即輸;得失不是非有即無;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進退不是非取即舍;真相不是非此即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