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理想》讀後感8篇 追尋理想:讀《理想》感悟

《理想》是一部讓人思考人生意義與價值的小説。通過對主人公尹潮的生命歷程進行描寫,表達出對理想的追求、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對社會現狀的批判以及對內心感情的表達。小説具有深刻的社會思考和人性探索,是一部值得讀者深入思考和探究的作品。

《理想》讀後感8篇 追尋理想:讀《理想》感悟

第1篇

教育即解放,意味着教育是探索,是啟蒙,而不是宣傳和灌輸;是平等對話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豐富認識,而不是統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極防範。

我們的學生,特別是國小生,如果在學習過程中不能獲得成就感,就會很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以及主動性。相反,如果學會鼓勵學生,着力培養學生的成就感,那麼,學生就會在學習中獲得自信, 對話的主體必須有一種“對話意識”,即一種民主的意識、平等的`意識、合作的意識,致力於共同創造新的精神境界和傾聽他人的渴望,如果沒有這種對話意識,沒有這種渴望,即使有再華麗的辭藻,再優美的句子,都不是對話,而可能是別的什麼。

我們大壩中心學校的很多學生,其實在上課的過程中,很多都是主動回答問題的,都是積極認真交流的,我想,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應該培養學生的這種自主意識。

還有尊重,要讓學生有自主意識,前提就是尊重,兩者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

《理想》讀後感8篇 追尋理想:讀《理想》感悟 第2張

第2篇

上個星期,我們學了《理想的風箏》這一課,在這一課裏,讓我們學到了很多。

這一課講了作者的老師劉老師。“劉老師個子不高,微微發胖的臉上有一對時常眯起來的眼睛,一頭花白的頭髮更襯出它的忠厚。他有一條強壯的右腿,而左腿,膝下被全部截去了,靠一個已經用的油亮的圓木枴杖支撐。”大家讀了這一段是不是感覺,劉老師給“我們”上課很不容易。“他只靠着健壯的右腿和一支圓木棍,一天站上好幾個小時,為我們講課。逢到要寫板書的.時候,他用圓木棍支撐的,右腿離地,身體急速的一轉,便轉向黑板,寫完粗壯的粉筆字,有一枴杖為圓心,再轉向黑板……而他每轉一次,就引起同學們的一陣心跳。”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劉老師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我們也可以從最後一句看出同學們都很擔心劉老師會摔倒,很關心他。

我們都知道一般殘疾人都不樂觀,都不愛生活,而這位劉老師不一樣,他反而更愛生活。從“在晴朗而沒有大風的日子,劉老師課餘便在校園的操場上,放起他親手做的風箏。”和“有一次,他故意撒手,任飛舞的紙燕帶動長長的線繩和線拐在地上一蹦一跳。他笑着,叫着,拄着枴杖,蹦跳着去追趕線頭,喊着:‘你們不要管,我自己來。’。”從這幾個句子可以看出劉老師生命頑強,對生活充滿希望,他在享受生活的快樂。

劉老師身殘志堅,我們沒有殘疾,我們應該更樂觀向上,更熱愛生活。

第3篇

?給理想一點時間Ⅲ》是鳳凰網博報博文選集(第三集),書中精選茅於軾崔衞平張維迎徐賁閭丘露薇老愚十年砍柴宋石男蘇岑鄢烈山連清川王曉漁等兩岸三地、海內外數十位博主的年度經典佳作,是鳳凰網博報頻道長年一貫全心全意服務博主、為網友推薦佳作編輯準則的再度呈現。本書選編標準力求多元、包容、開放、精美,所選文章風格多樣,談古論今,西為中用,全方位、多角度關注中國當下最迫切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為中國人重新尋獲精神寄託和靈魂港灣提供另一種可能。本書入選博文作者既有活躍於互聯網上的'名人大家,也有一心觀察生活寫好博客普通作者。

本書的書名來源於政治學者劉瑜女士的文章《給理想一點時間》,這也是我們共同的願望,願所有人都能戒驕戒躁,沉下心來,相信時間,給理想一點時間,唯有時間能改變一切。作為鳳凰網博報博文精選系列《給理想一點時間》的延續,我們廣泛聽取博主網友的意見建議,這一本無論是文本價值還是印刷裝幀都有大幅提高,是閲讀和饋贈親友的佳品,也是廣大青少年瞭解當下,思考未來的啟蒙之作。

第4篇

讀完《我的理想》我不由得按着書中理想教師的“標準”去問自已:我是不是一個理想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師,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豐富的學識吧,這是古往今來不變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師有一桶水,現在隨着各種新的課程標準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應該是一條河流而且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讓孩子更有所學、有所獲!否則,拿什麼來教給孩子呢?這就要求:一要勤於讀書,充實自我,使自己的知識海洋不斷得到充盈,不會枯竭,才能源源不斷地使自己充滿活力。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教師獲得教育素養的主要途徑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

作為一名教師,我想能從這本書學習點經驗,所以比較關心書中對於理想教師的描述。朱教授在書中描述: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是一個善於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

這本書讓我感受很深,也引起了我的思考,有些啟發可以隨機帶到教學活動中去。

第5篇

有時候,常常會覺得,自己其實只是一艘船舶,而生活則好比是一片茫茫的大海,當我們行駛在茫茫的大海上,眼前一片迷茫.因為沒了理想,就彷彿徘徊在海中央,找不到方向……

人生,我們人的這一輩子,就是那麼一條路,一條坎坷曲折漫長無盡的路,而每當我們茫然地走在十字路口,卻不知向哪走,只因為我們的心中卻少了那份不可拋棄的理想!沒有了理想,便沒了希望,沒了目標,沒了目標,也就沒了前進的方向,只能站在原地,不知所措,碌碌終生.

其實,一個有理想的人,就不會有空虛的時間用來荒廢,作者流沙河,在自己的寫作生涯中,曾屢次"碰壁",也曾多次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在種種原因的迫使下,流沙河被迫停止了他的'寫作生活.但流沙河並沒有放棄他所愛的,理想之花也儘管暫時被無情地摧殘了,可那份信念,那份執着,依然支持着他,因為理想已在他的心裏紮下了深根!!

是啊,人的一生就是為理想而奮鬥,為理想而存活,當理想已在你的心中不復存在的時候,那麼,你的生命也將失去其本身的意義與價值,把握住現在所擁有的理想,就是把握住了現在的生命!

當我們依靠理想而得到了榮譽,也請你集註,千萬別被理想衝昏了頭,一但沉浸在榮譽的海里,便無法自拔,忘記了自己本身的理想,也便墮落了……

第6篇

最近一直在讀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書。細心品味作者的教育理念,對未來的教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教育的偉大使命是使人們從無知走向成熟。作者書中用精闢的語言勾畫了二十一世紀教育理想的燦爛和輝煌,使人們對未來的教育充滿信心。我心中對教師的形象有了更深的觸動。

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它的開篇就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誰在保持夢想,誰就能夢想成真;誰能不懈地追尋理想,誰就能不斷地實現理想。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把理想播在學生的心中,更要把理想珍藏在自己的夢中。”是啊!每個人都有理想,更應該把理想珍藏在自己的.夢中,並努力使夢想成真,作為一名教師,如果單從教育而言,我想理想第一位的便是做一名理想的教師吧!在《新教育之夢》的第七章——理想的教師從八個方面詳細論述了理想教師應具備的理想素質。理想確實是理想,真的想做到也許很難,但它又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前進的階梯,這樣不斷前行才會讓我們不斷進步!所以,要做一名理想的教師,首先必須具有遠大的理想,至少要有更高一點的理想以促使自己不斷前行。

第7篇

每個人都有理想,這裏的一位老師少了只腿,可他不氣餒,把理想系在風箏上,越飛越高。他一個瘸男人,比躺在病牀上埋怨着自己的腿的人強多了。身為老師,瘸了是非常麻煩的。也許,他的理想是好好當一位老師,那麼,他的理想系在了風箏上,每次都特別的高,飛得特別的好,他的理想離他根本就不遠了。

“圓木仗”是他的好助手,沒有它,劉老師不可能那麼那麼的偉大,説不定沒了它,劉老師就還在病牀上呻吟呢!那在現實中,這根枴杖就是我們精神的.支柱。劉老師瘸了還能這麼的精神,我們呢,四肢齊全,可對自己的理想根本就沒邁過一步,對嗎?

也曾試過把理想系在風箏上,讓它飛高飛遠,讓自己的理想靠自己走,自己向理想走去,可卻沒有達到:

我寫過一封書信,上面的內容是懺悔,要自己好好學習,相當於計劃表,可當我想做這件事時,卻身不由己,不由自主地把它給撕了。

我實在想不通,劉老師的理想率已經少了一大半,他卻能挺過去,而我,懶惰得連自己條件充足了還不知足,還跟自己的理想慪氣,我真不應該呀!

但願我自己理想的風箏越飛越高,越飛越遠,有了曲折挺胸抬頭;驕傲了,自己改過;飛高了,永不知足!朝自己的理想飛吧!!

第8篇

我沒想到,我隨意讀的一本書,竟讓我邂逅了這位古希臘大哲學家;我也沒想到,正是他,讓我從新對身邊的很多東西有了新的認知;甚至讓我對快樂,幸福,痛苦,善,正義,勇敢,激情,慾望,智慧,愛情等有了新的定義,而正是這些新的定義,讓我多多少少地掃去了那些舊的理念,開始往另一條曲徑去通幽,而且,因為我不是生活在兩千多年前,我是個無神論者,我可以更真切的去選擇我需要的`,我不是格勞孔,總是贊成蘇格拉底的,

所以我同意,智慧是快樂的,正義是善的,慾望與激情是惡的,而理念與激情是追求智慧的最好組合,愛要是蘇格拉底或伯拉圖的似的愛,而勇敢需要好的智慧做伴,做正義的事,不做獨截者。。。。。但我不贊成天堂與地獄會接納好人與壞人,靈魂也不會脱離肉體而存在,更不會不朽,而且統治者不一定是哲學家,雖然他可能不是指我們現在的哲學家,但絕對不是最有智慧的人......

現在可以説為什麼要感謝他了,其實我那兩天很矛盾的,一方面,我認同着物質與金錢是最好的快樂,另一方面,我又把自己放在一個不屬於現在大多數人所默認的幸福之上,並把他作為一種追求。怎麼説呢,就象伯拉圖在理想國所寫的,我是金,銀,銅的混合體,雖然這是不成立的,但是可以把他看作是一個最好的比喻,他們在我靈魂裏不協調的運作。可是,蘇格拉底説,可以讓善駕御其他兩種,這是可行的,而且,我所要的東西,就是那種,當然,哪一種,這是我的一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