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樹的教案及反思精選5篇

教案是教師在課前首先要準備好的文件,憑藉計劃好教案,能夠更好地依照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進行規律改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樹的教案及反思精選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樹的教案及反思精選5篇

樹的教案及反思篇1

設計緣由:

叉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餐具之一,常常用來吃蛋糕、水果、和一些主食,很多時候叉子都被人們當做一次性餐具來使用,用完之後便隨手扔掉,可是,當叉子遇到幼兒園的小朋友,會發生些什麼呢?我給大家分享的是《創意叉子畫》,請你們別小看這把小小的叉子,卻有你想不到的創意,一起試試吧!

活動名稱:創意叉子畫

執教教師:何麗

適合年齡:5—6歲

活動目標:

1.嘗試藉助叉子刮出熊貓的紋理,並能表現出作品的主要特徵。

2.通過刮、撕、粘貼等方法,體驗變廢為寶的樂趣。

3.喜歡參與美工活動,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看到過動物的經驗。

物質準備:一次性叉子若干,彩色紙,記號筆,雙面膠,動物圖片ppt。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很久以前有一個叉子王國,裏面住着好多叉子寶寶,(教師出示叉子)聽説聖誕節快到了,叉子國王就想帶着叉子寶寶們去參加勺子王國的聖誕晚會,但是勺子國王説了,我們今年的聖誕晚會主題是多彩聖誕夜,希望叉子寶寶們都能穿上五顏六色的衣服來參加我們的晚上哦。於是叉子寶寶們就想着給自己穿什麼樣顏色的衣服呢,(出示蘸有顏料的各種叉子)哇,好漂亮的叉子寶寶哦,大家都在相互欣賞着各自的漂亮衣服。咦?發生了什麼事呢,只見一個叉子寶寶走着走着就摔倒在地上,站起來一看,哎呀,我的衣服印在紙上了,好漂亮哦(教師出示叉子印畫)哇,原來叉子也可以畫畫哦!

二、出示各種叉子範畫,幼兒欣賞

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每種範畫叉子的筆觸,是叉子全部接觸紙還是隻有部分接觸,討論每個作品的組合方式,都用到了什麼材料等等。

三、操作實踐,幼兒創意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引發幼兒思考自己要畫什麼,都需要哪些材料以及做畫的先後順序等等,引導幼兒主動發現叉子繪畫的作品特點,提醒幼兒創作時應注意的問題(如:廣告色一次不能蘸取太多,怎樣才能將作品的線條拉長等創作技巧)

四、作品展示,鼓勵幼兒講講自己作品所用的材料和方法,培養幼兒環保意識。

活動反思:

此節課教師可針對自己所在班級年齡段,將活動目標稍作調整也能用哦,比如小班,教師不妨做一些半成品的作品(如:各種小動物,花朵等)讓幼兒用叉子添畫,也可在班級美工區設計一面塗鴉牆,讓幼兒在區域活動時進行大膽塗鴉,都是很有創意的哦。中班教師可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幼兒利用叉子設計各種花卉或者自己喜歡的東西,也可以設計一面具有情境的塗鴉牆讓幼兒根據情境繼續創作等都是不錯的創意

樹的教案及反思篇2

[片斷一]: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哪些數?

生1:09

生2:0、1、2、3、4、5、6、7、8、9

師:今天,老師把這幾個數字娃娃一同請來了。(電腦出示09數字娃娃)。看看這些數中哪個最大?

生:9

師:聽老師下面的故事:有一天,09這幾個數字娃娃做排隊的遊戲,9最大,理所當然當上了隊長,於是,他就驕傲起來,看不起別的數字娃娃,它神氣地對0説:你呀,沒頭沒臉的,表示一個物體也沒有,和我比起來真是太小了。0聽了,圓圓的眼裏流出了眼淚,於是悄悄地走掉了。0走後,1又成了最小的,1也隨之走掉了,可是不一會兒娃娃1牽着0的手走回來。(動畫顯示0、1走掉,又一起回來的情景)。娃娃1對隊長説:隊長,如果我和0站在一起,比你還要大。聽了非常的吃驚。

師:同學們,你們認為數字娃娃1説的話對麼?我們來看看數字1和0站在一起這個數怎麼讀?10是不是比9大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0的認識

出示課題:10的認識

評析:以童話故事引出數學問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教師必須從學生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問題出發,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積極性。通過數字9見到數字10的疑問引出數學問題,引發了學生要思考的問題,使學生產生內在學習動機,為他們探索新知做了有力的鋪墊。)

[片斷二:]

師:同學們,10月1日是什麼日子?

生:國慶節

師:,這天,小朋友們約到一起到動物園去玩,我們看到他們都看到些什麼?(電腦出示動物園的情景),請同學們數一數。

生1:10只鴿子

生2:10只熊貓

生3:10棵翠竹

(師強調:大家數了9以後再添上一個就是10,10是9後面一個數。)

師:請同學們説一説生活中還有哪些數量是10的物體?

生1:我有10支鉛筆

生2:我家種了10盆花

生3:我有10個手指頭

評析: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創生了教材中的主題圖,把和平廣場改為參觀動物園,主要是考慮到農村學校中和平廣場與學生生活實際有一定的距離,改為參觀動物園後,使創設的數學問題與學生生活情景緊密聯繫起來,為學生的觀察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一種親切感)。

[片段三]

師:老師這兒有10朵智慧花,準備分成兩份,一份獎給今天表現好的男同學,一份獎給今天再現好的女同學,同學們想一下有有幾種分法?同學們可拿出自己的小棒動手分一分。

(同學們開始動手分小棒,擺出不同分法)

師:誰想把自己的分法説給大家聽?

生1:我認為男女同學都表現好,各分5朵。

(生答時,師板書)

生2:我認為男生表現好分6朵,女生分4朵。

生3:我認為女生髮言積極應分7朵,男生分3朵。

(學生説出不同的分法,師一一進行板書)

評析:

學生的自主操作,提問,熱烈地討論,解答,使他們不僅參與了知識的發生、發展和形成的過程,掌握了基礎知識,體驗了成功的快樂,同時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活動一:師生對口令,師説1,同學們説1和9組成10。

活動二:同桌做遊戲,伸手指。同桌互伸手指,伸出的手指數合起來是10。

活動三:找朋友,把19卡片發給學生,再請9位學生上台來,讓他們到學生中去找朋友,使自己的卡片號與找的朋友卡號和為10。

評析:

這三個反饋練習活動的設計,教師把學寓於玩中。使學生在體會了做數學後,還可以高興地玩數學,使學生在一種愉悦的課堂氣氛中不知中不覺地吸取數學養分,親自經歷運用數學解決問題、設計活動的過程,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

反思:

這節課主要是10的認識。《標準》在總體目標中提出要使學生經歷用數學符號和圖形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建立數感和符號感,發展抽象思維。在這節課中:

1、體現數感教學的主要內容,能讓學生理解數的意義,會用多種方法表示數,能在具體的情景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能用數表達和交流信息等。

2、在數概念數學中重視數感的培養。在教學中使學生舊的概念形成經歷了一個過程:通過參觀動物園回憶經歷有關的情境和實例,在現實背景下感受和體驗,使學生更深刻地把握數概念、建立數感。

3、《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所以課堂上通過幫老師分智慧花這個活動的創設,給學生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在自主探索、親歷實踐、合作交流的氛圍中,清楚地明確自己的思想,並有機會分享自己與他人的想法。

4、教師把遊戲引進活動,也成為遊戲的參與者,寓教學於遊戲中,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的氛圍中獲取知識,發展思維,一定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這節課中與老師對口令,與同桌互伸手指,自己在《找朋友》歌聲中找朋友這三個活動具有恰當的銜接性、針對性,使練習的目的不僅關注了知識的教學,更關注了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

樹的教案及反思篇3

一、説教材

?小青蛙聽故事》這個故事選自小班下學期,《六個好寶貝》這一主題中。知道自己有六個好寶貝:眼、耳、鼻、口和手腳是這個主題目標之一。幼兒能運用自己的"寶貝"感知事物,做自己能做的事。該故事選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並喜歡的小青蛙和魚兒、月亮為角色,講述了一個小青蛙聽故事是不安靜、亂插嘴的故事,特別是小青蛙認真聽故事的這個情節既讓人覺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齡特點,生活中我們也會經常看到自己班的小朋友也有這樣的。又考慮到現在的小朋友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特別是小班幼兒年齡小,個個都"以自我為中心",缺乏集體意識,所以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因此,我準備這節活動時,並將它與語言和社會兩個領域相結合。

二、説教學目標

?綱要》中明確指出語言的目標是:"要創造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幼兒要注意傾聽同伴講話,並能大膽、清楚地説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等。根據《綱要》精神和孩子已有的實際能力、知識水平及教材要求,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一)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在感知和理解故事的過程中,願意在集體面前發言。

2、能力目標:理解詞語:夜、靜悄悄、安安靜靜、又蹦又叫。

3、知識目標:知道故事的名稱,理解內容,懂得聽故事時應安安靜靜的,不能大聲説話。

(二)活動重點、難點

每節活動的重點、難點非常重要。根據故事教學的特點,我把知道故事的名稱,理解內容,懂得聽故事時應安安靜靜的,不能大聲説話作為本課的重點。由於小班孩子以具體形象思維能力為主,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有時只説了半句話就無法再説了,或表達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據"3-6歲幼兒發展指南"中,3歲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願意在集體面前發言。為了特出重點掌握難點,我在製作課件時把畫冊中的對話精簡。便於幼兒儘快理解故事內容和掌握動物間的對話。畫冊中減掉的對話放在活動延伸上去完成。

三、説教學具的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物質上的準備

我給小朋友們準備了小魚、小青蛙、月亮頭飾,這是為了讓幼兒更能進入到這一遊戲角色中;根據故事,我佈置了小河等情境,這是為幼兒在情境中游戲,並能加深故事的理解而準備的;音樂,是為了進一步營造遊戲的氣氛而準備的。

(2)知識上的準備

我讓幼兒先認識小青蛙,瞭解了小青蛙的基本特徵。幼兒練習過遊及跳這兩個基本動作。

四、説教法和學法:

(一)教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為了有效地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的是一種視、聽、講、做結合的方法。

所謂"視聽講做結合的方法","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課件中的內容;"聽"就是傾聽教師的語言啟發、引導、暗示和示範;"講"就是幼兒的講,滿足幼兒想説的願望:"做"就是讓幼兒表演故事中小魚和小青蛙的語言,滿足幼兒樂於表現的願望。這個方法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處於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當中。

五、説活動過程

根據本課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整個活動分為三大部分,設計了以下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以謎語引出課題,激發興趣:師:"小朋友們,我們來猜個謎語吧!"幼兒猜對後師説:有一隻青蛙今天特別高興,我們來猜猜為什麼,好嗎?(這一環節的設計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幼兒集中注意力,充分運用感官感知遊戲內容,為實現本次活動的重點做好鋪墊。)

第一環節。師幼一起觀看動畫。不出示任何教具,因為幼兒的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有意注意還不穩定,為了避免分散幼兒的注意力,影響幼兒對故事內容的感知,所以,只運用幼兒觀看感興趣的動畫片,看完後,提出簡單的問題:"故事的名字叫什麼?故事中有誰?它們在幹什麼?"等問題。

二、理解內容,掌握學習方法。

第二環節。演示多媒體教學軟件,第二次欣賞故事。分段演示多媒體教學軟件,再次欣賞故事。播放課件,依次出示故事的幾個畫面(點擊出畫面),每個畫面設計幾個開放性的問題,請幼兒思考,例如:畫面一,設計了這樣的問題:"誰能看出這是在哪兒?為什麼這樣靜悄悄?"引導幼兒結合畫面及自己的生活經驗講出夜靜悄悄的主要特徵。畫面二,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小魚看見月亮出來了,它心裏怎麼樣?""它怎麼做的?"這些開放性問題的設計具體、明瞭,每個幼兒通過思考能得出一個較合理的結論,都能有話説。在充分調動每個幼兒回答之後,點出課件對話,讓幼兒初步瞭解故事中角色的對話。對每一個幼兒的回答,都根據幼兒的個體特點,給予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肯定。同時,老師在講述中運用豐富的表情、肢體語言來表現故事,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在這種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中,幼兒想説、敢説,喜歡説,不僅初步掌握了故事中小動物的對話,而且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三、遷移故事主題,滲透思品德教育。

第三環節,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故事表演。這一活動的主要目的是進一步鞏固幼兒對故事主要情節的理解,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使幼兒更加喜歡故事。這種分角色表演不但極大的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較有成效的掌握了動物間的對話,並把其中的禮貌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而且又進一步明確了故事的主要情節,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養成了幼兒注意互相傾聽,積極應答的習慣,使語言理解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第二步利用電子白板的隱藏功能,師幼一起復述故事,進一步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師小結時,遷移故事主題,滲透思品德教育。

六、説活動延伸

為幼兒準備多種材料,充分發揮幼兒的想像,引導幼兒開展區域活動。

美工區--繪畫:通過《給小青蛙穿衣服》塗色活動讓幼兒進一步對小青蛙的認識。

表演區--表演遊戲:小青蛙聽故事

把活動中用過的頭飾放到表演區,滿足活動中沒有表演的幼兒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生動逼真地表演,促進幼兒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

閲讀區--多種形式的聽故事,如:邊看畫冊邊自己講故事、聽錄音故事等。

活動反思:

?小青蛙聽故事》選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並喜歡的小青蛙和魚兒、月亮為角色,講述了一個小青蛙聽故事是不安靜、亂插嘴的故事,特別是小青蛙認真聽故事的這個情節既讓人覺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齡特點,考慮到現在的小朋友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特別是小班幼兒年齡小,個個都“以自我為中心”,缺乏集體意識,所以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本次活動我把知道故事的名稱,理解內容,懂得聽故事時應安安靜靜的,不能大聲説話作為本課的重點。活動開始師我邊敲擊圓舞板邊有表情的説:“我是一隻小青蛙,唱起歌來呱呱呱。”有一隻青蛙今天特別高興,我們來猜猜為什麼,好嗎? 這一環節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幼兒集中注意力,充分運用感官感知遊戲內容,為實現本次活動的重點做好鋪墊。講述故事的過程中通過一系列的提問:“誰能看出這是在哪兒?為什麼這樣靜悄悄?” “小魚看見月亮出來了,它心裏怎麼樣?”“它怎麼做的?”這樣的問題讓每個幼兒通過思考能得出一個較合理的結論,都能有話説。在充分調動幼兒回答之後,我講述了故事中的對話,,讓幼兒初步瞭解故事中角色的對話。在孩子瞭解對話的基礎上,我結合故事的主要情節,運用多種形式引導幼兒學説小魚 、小青蛙的對話。如運用師引導全體幼兒説,師生分角色説.男孩女孩分角色説等。這種靈活有趣的師幼互動,幼幼互動的學説方式,不但極大的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較有成效的掌握了動物間的對話,並把其中的禮貌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而且又進一步明確了故事的主要情節,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養成了幼兒注意互相傾聽,積極應答的習慣,使語言理解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樹的教案及反思篇4

活動目標

1、可以區分紅、黃兩種顏色,並進行分類。

2、能夠兩人抬球向前走。

3、萌發喜愛小螞蟻的情感,體驗與夥伴合作勞動的快樂。

4、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5、鍛鍊幼兒的團結協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幼兒活動中靈活性和協調性的培養鍛鍊。

2、難點:幼兒對活動的參與性的積極性和個別幼兒協調性的培養,體驗與夥伴合作勞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螞蟻媽媽的頭飾一個,小螞蟻頭飾若干個。

2、紅、黃兩種顏色的皮球(與幼兒的人數相等),用大紙盒做成的紅黃兩種顏色的洞口。

3、錄音機一台,磁帶,歌曲《勤勞的小螞蟻》。

活動過程

一、找豆

1、教師帶着螞蟻頭飾以螞蟻媽媽的身份出現。師:“寶寶們,今天天氣真好,媽媽帶你們到外面去找豆豆吃好嗎?”(好)師:“我們一起唱着歌去吧!”

2、引導幼兒邊唱歌邊表演,兩到三遍。唱完一遍時,教師可以説:“我們到這邊來看看有沒有豆豆。”

二、搬豆豆

1、師:“寶寶們,你們看前面有很多豆豆!”“你們高興嗎?”(高興)師:“你們想不想把這些豆豆運回洞裏去?”(想)師:“可是這些豆豆非常大,我們一個人拿不動。這可怎麼辦?快想想辦法吧!”(可以抬着一起走)

2、講解遊戲規則師:“請你去找一個好朋友,兩個人拉手走到豆豆跟前,然後抬起豆豆,抬到洞口來。”“兩個人拉手站好了。好朋友一對一對排好,我們要有秩序的運豆豆,要不然會堵死洞口的。”

3、引導幼兒遊戲,運完豆豆的“螞蟻”要給其他“小螞蟻”加油。

三、分豆豆

1、師:“寶寶們,你們看,我們運回的這些豆豆有什麼顏色的?”(紅色的,黃色的)師:“你們能不能幫媽媽把紅豆和黃豆分別放進兩個洞裏,這樣方便儲藏?”(能)

2、引導幼兒把紅豆和黃豆分別放進紅黃顏色的洞裏。師:“請你去找你的好朋友一起來放豆吧!”師:“讓我們再到外面去找一找看看有沒有其他的豆豆吧!”

四、放歌曲《勤勞的小螞蟻》,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1、對幼兒發展的反思:在活動的過程中,幼兒大多數能參與過來,通過活動幼兒的身體靈活性和協調性得到了一定的鍛鍊,一些平時不合羣的幼兒也能參與到活動中來,使其孤僻的行為得以有所改觀。

2、對師幼互動的反思:對活動中個別幼兒對老師的指令理解不清時,可以降低對其的要求,大部分幼兒都可以按照老師的指令參與進活動中,使活動可以順利開展,幼兒體驗到了合作互助的氛圍和樂趣。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整個活動幼兒參與度較高,但是對一些發展快的幼兒來説,活動相對簡單,因此出現了個別幼兒的熱情的持久度不高的現象,在今後的活動中我要充分考慮到這一方面的問題,使所有的幼兒都能以熱情積極的態度參與到活動中去。

4、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更加細緻地考慮活動的各個環節,在基本活動的過程中適時的提高一些活動的要求,讓發展快的幼兒也能全程投入到活動中來。我還會適當的延伸活動,比如:用紅豆和黃豆去煮分給幼兒吃,讓他們分別説説當中的味道,還可以用豆豆去做各式各樣的手工,作展示等。

樹的教案及反思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信號燈、斑馬線、天橋等交通設施的功能,能遵守基本的交通規則,在交通設施的幫助下安全通行。

2、能在遊戲中鞏固基本的交通規則。

活動準備:

1、信號燈、斑馬線、天橋圖卡。

2、在教室裏佈置道路場景,包括若干輛小汽車、用紙畫出的斑馬線、信號燈、用平衡木充當過街天橋。

3、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卡,喚起幼兒已有經驗,導入活動。

教師:

(1)小朋友們,這是什麼?你在哪裏看見過這些東西?

(2)這些都是在馬路上經常看到的東西,他們可以幫助和保護人們安全通行,叫做交通設施。

二、使用道具佈置道路場景,引導幼兒觀看情景表演,瞭解常見交通設施的功能。

教師:爸爸送丫丫去幼兒園,他們一路上會經過哪些交通設施呢?小朋友,一起來看一看吧。

(1)在情景表演中瞭解信號燈和斑馬線的作用。

旁白:爸爸和丫丫站在那路邊,他們想過馬路。馬路對面有個信號燈,這個信號燈是幫助我們過馬路的,他會告訴我們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

(2)綠燈亮啦可以走了,等等你看地上有什麼?好多白線好像斑馬身上的花紋一樣。這就是斑馬線。“條條斑馬線,連着路兩邊,過街線內走,大家才安全。是保護我們安全通行的,我們一起走斑馬線過馬路吧。

(3)沒有斑馬線怎麼過馬路呢?你看,這是天橋,它使行人從車輛的上面通行,避開了車輛,避免了被車撞到的危險,所以天橋也是保護我們安全的交通設施。“空中一座大橋,橫跨馬路架牢,行人橋上走過,汽車橋下奔跑。

三、邀請幼兒扮演行人在情境中游戲,參與表演。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關於交通安全意識和體能遊戲相結合的活動,主要通過遊戲、兒歌等形式引導幼兒認識紅綠燈以及一些常見的交通標記,培養幼兒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

這次活動過程中學習兒歌環節我應該放到第一個環節。這個問題我之前也有想過,我當時的想法是把談話放在第一環節能吸引孩子注意和興趣,能讓活動更好的進行,現在的孩子都是很少步行過馬路,對於基本的斑馬線等交通標記的作用瞭解甚少,我們在以後的活動中可以讓幼兒親身體驗,感受這些標記的重要性。

標籤:教案 反思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