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六上數學圓教案模板8篇

制定有針對性的教案能夠幫助教師有效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通過書寫教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增強學習的積極性,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六上數學圓教案模板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六上數學圓教案模板8篇

六上數學圓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學會比較物體的大小,能用“大”或“小”來表述物體。

2.體驗物體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1.各種實物:如雪花片大、小,皮球大小等,大小筐各一隻。

活動過程

一、比比哪個大,哪個小

1.逐一出示各種實物(如碗,皮球等)每種大小各一個。

提問:這是什麼?哪個大?哪個小?

2.再出示大小籃子各一隻

請幼兒按大小給實物分類,大的放在大的籃子裏,小的放在小籃子裏。

二、遊戲:聽口令舉雪花片

請幼兒每人拿一種圖形雪花片,大小各一片,聽教師的口令舉雪花片。

如舉大的圓形雪花片,舉小的正方形雪花片等等。

三、遊戲:揀皮球

1.幼兒圍在皮球周圍念兒歌。

小小皮球真調皮,一眨眼兒跑掉了。

唸完兒歌后,教師把大小皮球向四周滾出去,幼兒分散撿皮球,

撿到皮球后説,“我撿到一個大(或小)皮球。”

2.出示大小筐各一隻,請幼兒先想一想自己的皮球應放在哪個筐裏,然後把自己的皮球放到筐裏。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小貓玩球

家都是能幹的小朋友,現在現在讓我們帶着小花回家吧!”(播放音樂《郊遊》)原路返回。

六上數學圓教案篇2

一、教學目標

1、掌握矩形的定義,知道矩形與平行四邊形的關係。

2、掌握矩形的性質定理。

3、使學生能應用矩形定義、性質等知識,解決簡單的證明題和計算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4、通過性質的學習,體會矩形的應用美。

二、教法設計

觀察、啟發、總結、提高,類比探討,討論分析,啟發式。

三、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1、教學重點:矩形的性質及其推論。

2、教學難點:矩形的本質屬性及性質定理的綜合應用。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一個活動的平行四邊形),投影儀及膠片,常用畫圖工具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具演示、創設情境,觀察猜想,推理論證

七、教學步驟

【複習提問】

什麼叫平行四邊形?它和四邊形有什麼區別?

【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知道平行四邊形是特殊的四邊形,因此平行四邊形除具有四邊形的性質外,還有它的特殊性質,同樣對於平行四邊形來説,也有特殊情況即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堂課我們就來研究一種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矩形(寫出課題)。

【講解新課】

制一個活動的平行四邊形教具,堂上進行演示圖,使學生注意觀察四邊形角的變化,當變到一個角是直角時,指出這時平行四邊形是矩形,使學生明確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特殊之處就在於一個角是直角,深刻理解矩形與平行四邊形的聯繫和區別)。

矩形的性質:

既然矩形是一種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就應具有平行四邊形性質,同時矩形又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比平行四邊形多了一個角是直角的條件,因而它就增加了一些特殊性質。

繼續演示教具,當它變成矩形時,學生容易看到它的四個角都是直角;它的對角線也相等(寫出這兩個結論),指出觀察出來的結論不能做為定理,需要證明。引導學生利用平行四邊形角的性質證明得出。

矩形性質定理1: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矩形性質定理2:矩形對角線相等。

由矩形性質定理2我們可以得到

推論: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於斜邊的一半。

(這實際上是 △的一個重要性質,即 △斜邊中點到三頂點的距離相等,它在求線段長或線段部分關係時經常用到)

例1 已知如圖1 矩形 的兩條對角線相交於點, , ,求矩形對角線的長。(按教材的格式

(強調這種計算題的解題格式,防止學生離開幾何元素之間的關係,而單純進行代數計算)

【總結、擴展】

1、小結:(用投影打出)

(1)矩形、平行四邊形、四邊形從屬關〖〗系如圖。

(2)矩形性質。

1、具有平行四邊形的所有性質。

2、特有性質:四個角都是直角,對角線相等。

3、思考題:已知如圖, 是矩形 對角線交點, 平分 , ,求 的度數

八、佈置作業

教材p158中2、5,p195中7.

九、板書設計

十、隨堂練習

教材p146中1、2、3、4

矩形

一、教學目標:

1。理解並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

2。使學生能應用矩形定義、判定等知識,解決簡單的證明題和計算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二、重點、難點

1。重點:矩形的判定。

2。難點:矩形的判定及性質的綜合應用。

三、例題的意圖分析

本節課的三個例題都是補充題,例1在的一組判斷題是為了讓學生加深理解判定矩形的條件,老師們在教學中還可以適當地再增加一些判斷的題目;例2是利用矩形知識進行計算;例3是一道矩形的判定題,三個題目從不同的角度出發,來綜合應用矩形定義及判定等知識的。

四、課堂引入

1。什麼叫做平行四邊形?什麼叫做矩形?

2。矩形有哪些性質?

3。矩形與平行四邊形有什麼共同之處?有什麼不同之處?

4。事例引入:小華想要做一個矩形像框送給媽媽做生日禮物,於是找來兩根長度相等的短木條和兩根長度相等的長木條製作,你有什麼辦法可以檢測他做的是矩形像框嗎?看看誰的方法可行?

通過討論得到矩形的判定方法。

矩形判定方法1:對角錢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矩形判定方法2: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指出:判定一個四邊形是矩形,知道三個角是直角,條件就夠了。因為由四邊形內角和可知,這時第四個角一定是直角。)

五、例習題分析

例1(補充)下列各句判定矩形的説法是否正確?為什麼?

(1)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2)有四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3)四個角都相等的四邊形是矩形;(√)

(4)對角線相等的四邊形是矩形;(×)

(5)對角線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邊形是矩形;(×)

(6)對角線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邊形是矩形;(√)

(7)對角線相等,且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8)一組鄰邊垂直,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矩形;(√)

(9)兩組對邊分別平行,且對角線相等的四邊形是矩形。(√)

指出:

(l)所給四邊形添加的條件不滿足三個的肯定不是矩形;

(2)所給四邊形添加的條件是三個獨立條件,但若與判定方法不同,則需要利用定義和判定方法證明或舉反例,才能下結論。

六上數學圓教案篇3

菱形

學習目標(學習重點):

1.經歷探索菱形的識別方法的過程,在活動中培養探究意識與合作交流的習慣;

2.運用菱形的識別方法進行有關推理.

補充例題:

例1. 如圖,在△abc中,ad是△abc的角平分線。de∥ac交ab於e,df∥ab交ac於f.四邊形aedf是菱形嗎?説明你的理由.

例2.如圖,平行四邊形abcd的對 角線ac的垂直平分線與邊ad、bc分別交於e、f.

四邊形afce是菱形嗎?説明理由.

例3.如圖 , abcd是矩形紙片,翻折b、d,使bc、ad恰好落在ac上,設f、h分別是b、d落在ac上的兩點,e、g分別是摺痕ce、ag與ab、cd的交點

(1)試説明四邊形aecg是平行四邊形;

(2)若ab=4cm,bc=3cm,求線段ef的長;

(3)當矩形兩邊ab、bc具備怎樣的關係時,四邊形aecg是菱形.

課後續助:

一、填空題

1.如果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加上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是矩形;加上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是菱形

2.如圖,d、e、f分別是△abc的邊bc、ca、ab上的點,

且de∥ba,df∥ ca

(1)要使四邊形afde是菱形,則要增加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使四邊形afde是矩形,則要增加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答題

1.如圖,在□abcd中 ,若2,判斷□abcd是矩形還是菱形?並説明理由。

2.如圖 ,平行四邊形a bcd的兩條對角線ac,bd相交於點o,oa=4,ob=3,ab=5.

(1) ac,bd互相垂直嗎?為什麼?

(2) 四邊形abcd是菱形 嗎?

3.如圖,在□abcd中,已知adab,abc的平分線交ad於e,ef∥ab交bc於f,試問: 四 邊形abfe是菱形嗎?請説明理由。

4.如圖,把一張矩形的紙abcd沿對角線bd摺疊,使點c落在點e處,be與ad交於點f.

⑴求證:abf≌

⑵若將摺疊的圖形恢復原狀,點f與bc邊上的點m正好重合,連接dm,試判斷四邊形bmdf的形狀,並説明理由.

六上數學圓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相似圖的比較培養細節觀察的能力。

2、體驗每次發現後的成功和喜悦。

活動準備:

1、豬八戒黑白輪廓圖每人一張。

2、油畫棒。

3、班級集體照照片3-5張,1-20數字順序任意排列的數字圖表3-5張。

4、教學掛圖60-51、練習冊。

活動過程:

一、 比較通過添畫完成的兩幅圖的細微差別。

1、教師出示豬八戒黑白輪廓圖。

教師:這幅圖漂亮嗎?怎樣能讓它變漂亮一些呢?

2、請幼兒説説想添畫些什麼東西。

3、教師代表添畫要求(任意選擇顏色塗色,最多添畫三樣東西),幼兒進行添畫。

4、添畫完成後,教師選取兩張畫,請幼兒比較發現兩幅圖的異同,説一説哪裏不同,共有幾處不同。

5、清幼兒兩兩比一比兩幅圖的異同,看誰發現的不一樣的地方多。

二、 分組活動,從複雜的背景中找出某一指定人或數字。

1、幼兒分組,每5-6個人一組。

2、教師為1-3組幼兒每組提供一張班級集體照片,請幼兒先找找自己在哪裏,找一找自己的好朋友在哪裏,或組內的每一個成員任意説一個照片上幼兒的名字,組內其他幼兒一起找找看,看誰找的快。

3、教師為其他組的幼兒每組提供一張1-20數字順序任意排列的數字圖表

請幼兒按照順序從1-20一個一個地找一找,看誰找的快。

4、組與組之間交換數字或照片圖表。

三、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進行練習。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完整大圖,説一説上面有什麼。

2、教師再引導幼兒分別觀察每一幅小圖,説一説畫的是什麼,找一找在大圖的什麼位置。

3、請幼兒拿出練習冊,對對本活動進行練習。

六上數學圓教案篇5

活動名稱:

數學:排序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交替的規律給圖片排序。

2、體驗交替排序的規律和方法。

活動準備:

洋娃娃、小熊、圖形卡片、小紅旗、綵帶、膠棒、草地背景圖片、背景音樂、洋娃娃和小熊的音樂。

活動過程:

1、導入:小朋友們,請你們輕輕閉上眼睛,睜開。你們看,誰來了?(洋娃娃)。

2、今天,洋娃娃要搬新家,她邀請小熊去她家裏玩,可是,洋娃娃想把新家裝飾的漂漂亮亮,洋娃娃走呀,走呀,來到了哪兒?(草地上)看見了什麼?(許多花)。洋娃娃高興極了,小朋友,我們一起也來看看都有什麼顏色的花?(紅色的花,黃色的花),教師邊指花邊和幼兒一起説:“紅色的花,黃色的花,紅色的花,黃色的花.......”,小朋友,你發現有什麼祕密嗎?這些花是怎麼排隊的?(幼兒回答:一個紅色的,一個黃色的,一個紅色的,一個黃色的.....)。

3、那我們一起從小紅旗後邊,沿着這條紅線來幫小紅花排隊。一個黃色,一個紅色,一個黃色,一個紅色,誰知道,接下來要排什麼顏色的花?(紅色的)接下來是什麼顏色?(黃色的)哦,我們做成了漂亮的花環,小朋友們真棒。

4、教師小結:這些花是按照一個黃色,一個紅色,一個黃色,一個紅色......的規律來排隊的。

5、洋娃娃做好花環回到了家,回家看見家裏有許多圓形,正方形的積木,亂糟糟的,看着很不好,洋娃娃想把圓形,正方形的積木一個一個的排好隊,可排着排着洋娃娃就不知道這兒要排什麼顏色的積木了,她想請小朋友們來幫忙。

6、教師出示

這些形狀是怎麼排隊的?(一個圓形、一個三角形、一個圓形、一個三角形......)接下來是什麼形狀?(圓形)接下來是什麼形狀?(三角形)嗯,小朋友們真棒,幫洋娃娃把積木也整理好了。

7、教師小結:這些積木是按照一個圓形、一個三角形、一個圓形、一個三角形......的規律來排隊的,所以家裏就不亂了。

8、洋娃娃和小熊把家裏都收拾整齊了,她們想邀請小班的小朋友們一起來她家裏跳舞,但是她們要做許多有規律的花環,現在請小朋友們一起來做漂亮的花環吧。

9、播放背景音樂,幼兒動手操作。

10、結束活動:幼兒戴花環和洋娃娃小熊一起跳舞。

六上數學圓教案篇6

各位評委、各位專家,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必修)《數學》第一章第五節“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下面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分析、教學重難點分析、教法與學法、課堂設計、效果評價六方面進行説課。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既是國中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在知識上的延伸和發展,又是本章集合知識的運用與鞏固,也為下一章函數的定義域和值域教學作鋪墊,起着鏈條的作用。同時,這部分內容較好地反映了方程、不等式、函數知識的內在聯繫和相互轉化,藴含着歸納、轉化、數形結合等豐富的數學思想方法,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概括能力、探究能力及創新意識。

(二)教學內容

本節內容分2課時學習。本課時通過二次函數的圖象探索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通過複習“三個一次”的關係,即一次函數與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關係;以舊帶新尋找“三個二次”的關係,即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關係;採用“畫、看、説、用”的思維模式,得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品味數學中的和諧美,體驗成功的樂趣。

二、教學目標分析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本節教材的特點和高一學生的認知規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目標——理解“三個二次”的關係;掌握看圖象找解集的方法,熟悉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能力目標——通過看圖象找解集,培養學生“從形到數”的轉化能力,“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的歸納概括能力。

情感目標——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觀察、分析、探求的學習激情、強化學生參與意識及主體作用。

三、重難點分析

一元二次不等式是高中數學中最基本的不等式之一,是解決許多數學問題的重要工具。本節課的重點確定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要把握這個重點。關鍵在於理解並掌握利用二次函數的圖象確定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方法——圖象法,其本質就是要能利用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認識方程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與函數圖象上對應點的橫座標的內在聯繫。由於國中沒有專門研究過這類問題,高一學生比較陌生,要真正掌握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本節課的難點確定為:“三個二次”的關係。要突破這個難點,讓學生歸納“三個一次”的關係作鋪墊。

四、教法與學法分析

(一)學法指導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學是中心,會學是目的。因此在教學中要不斷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本節課主要是教給學生“動手畫、動眼看、動腦想、動口説、善提煉、勤鑽研”的研討式學習方法,這樣做增加了學生自主參與,合作交流的機會,教給了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思考問題的方法,使學生真正成了教學的主體;只有這樣做,才能使學生“學”有新“思”,“思”有新“得”,“練”有新“獲”,學生也才會逐步感受到數學的美,會產生一種成功感,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只有這樣做,課堂教學才富有時代特色,才能適應素質教育下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需要。

(二)教法分析

本節課設計的指導思想是:現代認知心理學——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應把學習看成是學生主動的建構活動,學生應與一定的知識背景即情景相聯繫,在實際情景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與經驗同化和索引出當前要學習的新知識,這樣獲取的知識,不但便於保持,而且易於遷移到陌生的問題情景中。

本節課採用“誘思引探教學法”。把問題作為出發點,指導學生“畫、看、説、用”。較好地探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五、課堂設計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充分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和探究能力,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體現理論聯繫實際、循序漸進和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激發興趣,使學生在問題解決的探索過程中,由學會走向會學,由被動答題走向主動探究。

(一)創設情景,引出“三個一次”的關係

本節課開始,先讓學生解一元二次方程x2-x-6=0,如果我把“=”改成“”則變成一元二次不等式x2-x-60讓學生解,學生肯定感到很突然。但是“思維往往是從驚奇和疑問開始”,這樣直奔主題,目的在於構造懸念,激活學生的思維興趣。

為此,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

1、請同學們解以下方程和不等式:

①2x-7=0;②2x-70;③2x-70

學生回答,我板書。

2、我指出:2x-70和2x-70的解實際上只需利用不等式基本性質就容易得到。

3、接着我提出:我們能否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呢?學生可能感到很困惑。

4、為此,我引入一次函數y=2x-7,藉助動畫從圖象上直觀認識方程和不等式的解,得出以下三組重要關係:

①2x-7=0的解恰是函數y=2x-7的圖象與x軸

交點的橫座標。

②2x-70的解集正是函數y=2x-7的圖象

在x軸的上方的點的橫座標的集合。

③2x-70的解集正是函數y=2x-7的圖象

在x軸的下方的點的橫座標的集合。

三組關係的得出,實際上讓學生找到了利用“一次函數的圖象”來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讓學生看到了解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希望,大大激發了學生解決新問題的興趣。此時,學生很自然聯想到利用函數y=x2-x-6的圖象來求不等式x2-x-60的解集。

(二)比舊悟新,引出“三個二次”的關係

為此我引導學生作出函數y=x2-x-6的圖象,按照“看一看 説一説 問一問”的思路進行探究。

看函數y=x2-x-6的圖象並説出:

①方程x2-x-6=0的解是

x=-2或x=3 ;

②不等式x2-x-60的解集是

{x|x-2,或x3};

③不等式x2-x-60的解集是

{x|-23}。

此時,學生已經衝出了困惑,找到了利用二次函數的圖象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

學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不妨趁熱打鐵問一問:如果把函數y=x2-x-6變為y=ax2+bx+c(a0),那麼圖象與x軸的位置關係又怎樣呢?(學生回答:△0時,圖象與x軸有兩個交點;△=0時,圖象與x軸只有一個交點;△0時,圖象與x輛沒有交點。)請同學們討論:ax2+bx+c0與ax2+bx+c0的解集與函數y=ax2+bx+c的圖象有怎樣的關係?

(三)歸納提煉,得出“三個二次”的關係

1、引導學生根據圖象與x軸的相對位置關係,寫出相關不等式的解集。

2、此時提出:若a0時,怎樣求解不等式ax2+bx+c0及ax2+bx+c0?(經討論之後,有的學生得出:將二次項係數由負化正,轉化為上述模式求解,教師應予以強調;也有的學生提出畫出相應的二次函數圖象,根據圖象寫出解集,教師應給予肯定。)

(四)應用新知,熟練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藉助二次函數的圖象,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學生形成了感性認識,為鞏固所學知識,我們一起來完成以下例題:

例1、解不等式2x2-3x-20

解:因為Δ0,方程2x2-3x-2=0的解是

x1= ,x2=2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是

{ x| x ,或x2}

例1的解決達到了兩個目的:一是鞏固了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應用;二是規範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題格式。

下面我們接着學習課本例2。

例2 解不等式-3x2+6x2

課本例2的出現恰當好處,一方面突出了“對於二次項係數是負數(即a0)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可以先把二次項係數化為正數,再求解”;另一方面,學生對此例的解答極易出現寫錯解集(如出現“或”與“且”的錯誤)。

通過例1、例2的解決,學生與我一起總結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驟:一化正—二算△—三求根—四寫解集。

例3 解不等式4x2-4x+10

例4 解不等式-x2+2x-30

分別突出了“△=0”、“△0”對不等式解集的影響。這兩例由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講評學生完成情況,尋找學生中的閃光點,給予熱情表揚。

4道例題,具有典型性、層次性和學生的可接受性。為了避免學生學後“一團亂麻”、“一盤散沙”的局面,我和學生一起總結。

(五)總結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四部曲”:

(1)把二次項的係數化為正數

(2)計算判別式Δ

(3)解對應的一元二次方程

(4)根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結合圖像(或口訣),寫出不等式的解集。概括為:一化正→二算Δ→三求根→四寫解集

(六)作業佈置

為了使所有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我佈置了“必做題”;又為學有餘力者留有自由發展的空間,我佈置了“探究題”。

(1)必做題:習題1.5的1、3題

(2)探究題:①若a、b不同時為零,記ax2+bx+c=0的解集為p,ax2+bx+c0的解集為m,ax2+bx+c0的解集為n,那麼p∪m∪n=______________;②已知不等式(k2+4k-5)x2+4(1-k)x+30的解集是r,求實數k的取值範圍。

(七)板書設計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1)

五、教學效果評價

本節課立足課本,着力挖掘,設計合理,層次分明。以“三個一次關係→三個二次關係→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為主線,以“從形到數,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為靈魂,以“畫、看、説、用”為特色,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思想上既注重知識形成過程的教學,還特別突出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探究能力的訓練,創新精神的培養,引導學生髮現數學的美,體驗求知的樂趣。

六上數學圓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幼兒利用層級分類板將三角形、圓形、方形、菱形等若干圖形進行二級次分類。

2、觀察分類板、看是否標記嘗試把圖形二次分類。

3、在“闖關遊戲”中充分體驗分類的快樂。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形寶寶,引入主題。“今天除了客人老師,還有誰來到了我們班?是什麼圖形寶寶?圖形寶寶來幹什麼呢?”

二、在闖關遊戲中把圖形二次分類。

1、闖關開始:請觀看唐老鴨設計的路線圖,這個路線圖應該怎麼走?幼兒嘗試操作。

2、幼兒操作,看標記把圖形進行第一次分類,並請幼兒講述操作結果。

3、繼續闖關:

(1)小組討論路線圖;

(2)請個別幼兒介紹操作方法;

(3)幼兒操作,教師巡導;

(4)幼兒的操作結果展示在黑板上,一起驗證。

三、闖關成功。請幼兒講講在這次闖關遊戲中的感覺?

六上數學圓教案篇8

教材分析:質數和合數,是在約數和倍數以及能被2、3、5整除的數的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質數和合數是求最大公約數、最小公倍數以約分、通分的基礎。因此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掌握質數、合數的概念,而且能較快地看出常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教科書第58頁、第59頁上半頁的內容及練習十三中的1~4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掌握質數和合數的概念,知道它們的聯繫和區別。

2、能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3、培養學生判斷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質數、合數概念,會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教學難點: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教學關鍵:使學生把握住質數和合數的根本區別在於:質數,只有1和本身二個約數;合數,除了1和本身,還有其它約數。

教具準備:紙片、投影器、投影片等。

教學過程:

一、複習。

師:“我們學過求過一個數的約數,那麼每個數的約數的個數又有什麼規律呢?這節課我們來探索這個問題。”

師:“誰能説説什麼是約數?”

生:“如果數a能被數b(b不等於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數,b就做a的約數(或a的因數)。

師:“誰又能説説每個數的約數有什麼特點?”

生:“一個數的約數的個數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約數是1,最大的約數是它本身。”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

教師出示例1(紙片)時説:“請兩名學生分別寫出左右兩排數的約數。”點兩名學生上黑板完成例1。

例1 寫出下面每個數的所有的約數。

1的約數:1 7的約數:1、7

2的約數:1、2 8的約數:1、2、4、8

3的約數:1、3 9的約數:1、3、9

4的約數:1、2、4 10的約數:1、2、5、10

5的約數:1、5 11的約數:1、11

6的約數:1、2、3、6 12的約數:1、2、3、4、 6、12

師:“誰能根據這些數的約數的個數進行分類?”教師在黑板上板書:

有一個約數的是:(生)1

有兩個約數的是:(生)2、3、5、7、11

有兩個以上約數的是:(生)4、6、8、9、10、12

請一名學生上黑板進行分類,其餘學生在書上完成。

師:“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這樣的數叫質數(或素數)(張貼質數概念)。例如,2、3、5、7、11都是質數。誰能説説,還有哪些數是質數?”

生:“13、17、19、23……”

師:“質數的個數數得完嗎?”

生:“數不完,質數的個數有無數個?”

師:“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約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張貼合數概念)。例如,4、6、8、9、10、12都是合數。誰能説説,還有哪些數是合數?”

生:“4、6、8、100……”

師:“合數的個數數得完嗎?”

生:“合數的個數數不完,它的個數有無數個。”

師:“1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張貼概念)。”

2、教學例2

師:“根據質數和合數的定義,我們可以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請看例題。”

投影:

判斷下面各數,哪些是質數,哪些是合數。

17 22 29 35 37 87

質數有:(生)17、29、37

合數有:(生)22、35、87

師:“根據質數和合數的定義,質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合數除了1和它本身外,還有別的約數,請某某同學上來找出所有的質數,並把答案填在投影片上。”

學生填完後,師:“請你説説是怎樣想的。”

生1:“17、29、37是質數。因為17只有1和17兩個約數,29只有1和29兩個約數,37只有1和37兩個約數。”

師:“請某某同學上來找出所有的合數,並把答案填在投影片上。”學生填完後,

師:“請你説説是怎樣想的。”

生2:“22、35、87是合數。因為22除了1和22兩個約數外,還有2、11兩個約數,35除了1和35兩個約數外,還有5、7兩個約數,87除了1和87兩個約數外,還有3、29兩個約數。”

師:“這兩位同學回答得很好,老師相信大家都能夠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了。下面請同學在書上第59面完成中間的做一做。”

投影:

下面哪些數是質數,哪些是合數?

19 21 43 67

質數:(生)19、43、67

合數:(生) 21

請兩名學生在投影片上分別寫出答案,並請學生説説怎樣想的。

師:“請同學們做一做,20以內的數中,有哪些數是質數。”

學生自己動手製出20以內質數表。

師:“如果給我們一個數,如87,我們怎樣知道這些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是個質數呢?”

生:“我們可以用2、3、5、7、9……去除這個數,如果這個數不能被2、3、5、7、9……這些數整除,就説明這個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那麼它就是一個質數。”

師:“這位同學回答得非常好,判斷一個數是不是質數,我們通常可以用2、3、5、7、9、11……這些數除這個數,如果都不能整除,就説明這個數是質數。”

三、鞏固練習。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幾個練習,請看屏幕。”

投影:題??

檢查下面各數的約數的個數,指出哪些是質數,哪些是合數,分別填在指定的圈裏。

27 37 41 51 57 69 83 87

質數 合數

投影:題二

在自然數1~20中:

奇數有: 偶數有:

質數有: 合數有:

投影:題三

下面的判斷對嗎?説出理由。

(1)所有的奇數都是質數。

(2)所有的偶數都是合數。

(3)在自然數中,除了質數以外都是合數。

(4)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四、引導小結,板書課題。

師:“請同學回顧一下,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

生:“學習了質數、合數的定義;知道了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學會了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知識的課題就是……(板書課題:質數和合數)。”

五、佈置作業。

師:“請同學們從課本第62面的第1題中的99數中,先劃掉2的倍數,再依次劃掉3、5、7的倍數(但2、3、5、7本身不劃掉),自己動手製作100以內的質數表。做完以後與第59面中間的質數表對照一下,看誰能夠一氣呵成,製出100以內的質數表。我們今天到此為止,下課!”

六、簡評。

這節課的主要特點是:循循善誘,層層深入。首先,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對例1中12個數的約數的個數的分類,初步使學生認識到根據一個數的約數的個數,可以把自然數分為三類:質數、合數和1。其次,教師進一步讓學生認識這三個概念。再次,教師讓學生從例2中漸漸熟悉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的方法。最後,通過練習使學生完全掌握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的方法。同時,讓學生知道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